|
反思 一节评优课之后的反思
北京海淀区农大附小 张春玲
“课前我想送给大家一份礼物”。红英小学的付继新老师微笑着对石油附小二年级的孩子们说,会是什么礼物呢?我和孩子们同样期待着。
原来是一段视频,欢快的乐曲声中,是在座孩子们的一张张照片,坐着的、站着的;自己的、和家人的、和朋友和同学的,这些是不同的;相同的是,背景里都有各种植物,人与自然是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因为要讲的这节课和植物有关,所以付老师特地营造了这种氛围。对此,孩子们异常惊喜,每当出现自己的照片脸上露出笑容,还有的自豪地跟旁边同学说“快看,是我!”真是一份奇妙的礼物啊!
讲这节课之前,付老师真是花了很多心思与精力准备,她巧妙地把今天的主题蕴含在这段视频中,让同学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人与植物共存的美好,体会到了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植物,而且,照片中有“我”啊,我是重要的一员,我是全班同学中独特的一个存在,我是受到老师关注的,还有什么比这一点更让孩子振奋的呢?孩子怎能不对将要讲的内容感兴趣、怎能不在以下的听课过程中全心投入呢!我们的教学研究本质不就是研究学生嘛。只有研究了学生之后才能设计出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在讲授“植物的作用”这一内容时,付老师的一项小实验再次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她准备了一个装着土的透明盒子,语调生动地说:“大风来了!”只见她拿着一个吹风机,冲着盒子吹,土顿时四散开来。“假如这块土地种上草坪会怎样呢?”她问。然后拿出一块人工草坪,铺在土上,再拿起吹风机,使劲地吹,结果土地纹丝不动。
孩子们的认知来源于具体的事物,“植物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一内容就此从学生的只是“听说”变成了体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付老师课前进行了学情调研。在调查中,她发现大多数孩子只知道植物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她在教学过程中特设计了这个环节。我再次想到了张老师的这段话“教学设计理论主张‘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有效地学习为目的。教育现实中不可能有同时满足几十位学生的设计,但我们要追求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地去满足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学情。”
学情调研是为学情分析服务的,一堂好课的前提是在学情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学情分析。学情的主体是学生,分析的主体是老师,没有调研的分析,就不能很客观地看待问题,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教育。因为做好了学情调研,并以此为依据用心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所以付老师的这节课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我听课之后的反思,这节课对我今后展开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