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园文化建设的最近发展区设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6:2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的最近发展区设想
——基于英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文昌市公坡中心小学  符史云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存在的根本因素,是学校的立校之基、育人之本。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着科举制度文化的深刻影响,教育的选拔功能使得学校始终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可喜的是,新课程改革之风在中国大地上卷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向应试教育发起了挑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勾勒了一副美好的蓝图。然而尽管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十多年,我们并没有感受到教育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庆幸的是有了这个理论的引领,还是有少数有志之士愿意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建设了杭州市第十五中学、严州中学等一批品牌名校,为我们的发展树立了榜样,积累了经验。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日益被教育系统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在我们身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早在2007年,杭州市就启动了“十一五”名校长培训工程,不少校长都选择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专题。通过学习他们成功的研究成果,我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深刻反思之后也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有了简单的设想。
一、对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盘点与反思
尽管都是校园文化浓厚的高品质学校,但他们的文化却各具特色,同时具有生成性和过程性,也说明了没有可以完全复制的校园文化。只有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念,并贯穿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始终,才是这所学校真正的文化,真正的灵魂。
英敏小学是1988年由香港同胞陈文民先生捐资复办的一所农村小学。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复办25年来,在陈文民先生的鼎力资助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英敏小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无论是质量监测还是升学考试,平均分均列全市前列。近年来还获得了“海南省文明生态学校特等奖”、“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小学,在领导、家长和学生的眼中,英敏小学无疑是一所优质的学校。回头盘点下学校的文化建设:校园内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美丽景象;教学楼上高高挂着“诚信、文明、勤奋、自强”的校训;教室内外的每一块墙上挂满了伟人肖像与名言;楼梯口与走廊间也用醒目的宣传标语提醒着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文明礼仪,争做文明小公民;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别具一格的“怀乡堂”综合楼、“念慈苑”宿舍楼等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历史的建筑设计等这些物质文化建设基本已完成。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熏陶下,孩子们的成长会“入芝兰之室,久而自香”,“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实践卓有成效。
虽然看起来英敏小学的学生在道德水平和文化知识方面获得了双丰收,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赏,但是,当我们从专业的角度用前瞻性的眼光去审视学校的文化建设时,才发现在诸多光环笼罩下,我们变得固步自封,导致我们的文化建设滞后了。如:学校的很多制度已“老龄化”,不能与时俱进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优越感使得部分教师变成井底之蛙,课堂教学缺乏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个人提升意识薄弱;网络硬件建设的严重落后等。   
一所高品质的学校是从学生和教师的感受来界定的。从精神文化更深的层面去反思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我们的学生是否愉悦,教师是否幸福,他们能否得到全面的成长等。成功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者利益的共存和价值的最大化。如何深化管理,使师生的发展能全面和谐、持续有效,是我们创建学校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很多人都说,学校文化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甜,做起来却很难。或许,要参照名校的标准,对我们农村的小学而言似乎遥不可及。但如果我们用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观点去分析,只要我们愿意接受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会发现很多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其实是我们触手可及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6:24:06 | 只看该作者

一、  征集校园文化建设意见
设立对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开放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见箱,采取不记名投搞的方式,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研,更好地集思广益,让每一个校园人和关心学校发展的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亲身参与学校物质环境建设就是培养学生崇高道德,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种重要途径。他说“当每一个孩子都为美化校园倾注了心血,都有一株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校园里随意采花的行为就会自然消失了。”这也启示我们,当每一个人都为校园文化建设倾注了一份心血,他们就会视校园文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而倍加珍惜。
二、制度文化的修订完善
在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学校的每一项制度应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要服务于生命的内在的发展。知识社会的特征之一:“除了变化不变,就是一切在变”。然而我们学校的制度制订后,在新的课程理念和标准指引下也从未进行过调整或修改。为了实现民主、和谐、有效的管理,让制度体现人文关怀,更好地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我们应召开由全体教职工参加的制度修订会议,共同商讨后进行修改,让制度“来源于教师,服务于教师”。
三、以简单易行的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建设
1、“报喜鸟展板”的建设。这是名校的“喜鹊行动”的借鉴。在校园的文化长廊中为师生建设一块展板,把师生在课堂内外的成长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及获得的各项荣誉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给学生一份被欣赏的期待;给教师一种去发现的动力;更是给师生一种精神激励,使校园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充满希望的。
2、“国旗下讲话”、“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的落实实施。这样的名词,相信每位学校领导和教师都不会陌生,德育工作计划中也不乏它的身影,但在学校的日常活动实践中却是屡屡缺席。这样的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都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克服多大的困难,仅仅需要我们有这份意识,发出这项指令就能实现,然而它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
由于条件落后,我们开展不起也不需要五花八门的特色活动来支撑,把这样一两项简单易行的活动落到实处地开展好,我们的校园文化也会丰富多彩。
四、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制订新教师的成长规划
经验不足是新老师的致命弱点,但充满激情却是他们身上的最大亮点。德国教育家等斯多德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制订新教师的成长规划,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将成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有效促进学校的教研活动的开展。
五、书香校园建设
每一所名校的文化都各具特色,但也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共同的一点,那就是“书香校园建设”。古今中外,读书被视为个体精神发育和民族精神成长的需求。英国在1998年9月就提出了“打造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口号进行阅读推广;芬兰也启动了“学生阅读工程”;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也对阅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等足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围绕书香校园建设的三个要素,书籍、校园(良好的环境)和书香(阅读氛围),前两个我们都是具备的,缺的就是书香。如何才能让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所以,要营造书香校园,就要把教师和图书联系起来。图书室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但乡镇学校也几乎没有配备图书管理员,我也导致了我们这宝贵的资源只作为学校硬件的像征摆设在图书室里。相对于名校的“书吧”、“读书节”、“读书考级”、“藏书票”等富有特色的 读书活动,开放图书室,鼓励师生共读就显得容易多了。初始阶段可以用制度加以约束,促使这项制度成为习惯。这一项简简单单的举措也在体现着学生、教师、学校共赢的三维管理策略。
不管是哪个项目,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不能急功近利,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最近发展区的优势,以先进的理念作为引领,这项文化工程定会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深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将以高雅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播下一颗“精神的种子”,让他们带着美好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在向往的未知世界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校长研究丛书)作者项红专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2: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