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演讲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演讲稿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千帆竞发,异彩纷呈,硕果累累。有目共睹。但也有不少新法是“银样鑞枪头”花样越翻越新,理论越讲越玄,课本成了图解“知识点”的范本,讲台成了演绎“知识点”的戏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网”。有些教师挖苦心思,殚精竭虑,毕其功于一役,在如何演好四十五分钟的戏上大做文章。语文教学成了“讲”学,讲风日渐浓厚,无限膨胀,愈演愈烈,分析课文面面俱到,点点承包;教材的编写者也不甘落后,煞费心机,唯恐师生读不懂,别出心裁地在每一单元和每篇课文前都冠之于“自学提示”,如今的校园“书声琅琅”已不复多闻,“习题如海”却蔚为壮观,师生盯住各类考题穷追不舍,“孜孜以求”,《作文技法》、《解题指南》充溢课堂,铺天盖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中有的早已离开了教改的初衷,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大异其旨。背道而驰。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这些时髦的做法和经验却被肯定和推广,许多教师趋之若鹜,争相仿之,一时间搞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好不热闹。我们暂且不论这个新法哪个模式本身价值如何,只要稍稍展望一下当今语文教学现状,不难发现教学效率不高也是一个让人不能不承认的事实。这种“少慢差费、高入低出”的现象已引起了语文教学战线上不少有识之士的忧虑,他们不只一次地大声疾呼:语文教学该是回归传统的时候了。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熟读成诵为前提,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剖析,最终达到理解掌握之目的。这种教学法在我国封建教育史上,特别是科举制下,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教育要比古代教育先进得多,但是古代教育中的教学法在今天
的语文教学中仍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它仍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教学把
熟读背诵看作是占有语言,即大量地占有语言材料的基本措施,利用青少年精力充沛,记忆力好的特点,让学生大量地占有语言,即大量地“采食”,“进食”到相当数量,再反过来咀嚼、消化和吸收。通过对名篇佳作长时间的熟读吟诵,最后达到对语言的积累和自悟。“口而诵,心而惟”让读者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积少成多,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使其言若出吾口,使其意若出吾心”,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层次、内容、语感、文气、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等全部潜移默化到读者的脑海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地概括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见,传统教学法并不对学生侈谈多少阅读和写作的理论,而是让他们模仿、积累、训练、自悟,老老实实地读、抄、背、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数年之后,腹中渐富,这样经过不断地“反刍”、“融洽”、“互训”、“揣摩”,当然少不了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于是丰富、充实、提高、成才。《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教香菱学诗,不是大讲“写法”一类的东西,而是先让香菱诵读王摩洁(王维)的诗作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再诵读老杜(杜甫)一二百首,再诵读李青莲(李白)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广泛涉及其他诗人的作品。过了几个月,香菱就写出清新有趣的诗来。鲁迅先生在《二心集,做古人与做好人的秘诀》中也说过:“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之类,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绝口不说坏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两位大师所言庶几如出一辙,其核心都是”勤读书而多为之。“多看和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纵观古今,熟读成诵教学法曾经培养出一大批诗人和文豪。蔡文姬凭着识记给后世留下了他父亲400多篇佳作,而她自己因此成为千古才女: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如不是从小受到严格的诵读教育,我想他也不能“斗酒诗百篇”了,北宋的欧阳修小时候每天背300字,终于把〈〈论语〉〉、〈〈孟子〉〉、〈〈大学〉〉等书全背诵了,成了流芳百世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国明代的著名学
者顾炎武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儒而彪柄千古,除了他的刻苦勤奋之外,难道不也是得益于他那“过目不忘”的知识能力吗?茅盾能背〈〈红楼梦〉〉,苏步青会背〈〈左传〉〉。巴金说:“现在有两百多篇
文章储存于我的脑海里,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这些学习语文的经验并未过时,只有积累融合,才能贯通运思,才能阐发与创造,也才能写出有灵气和灵感的好文章来,如果背得不多,腹中羞涩,词汇贫乏,怎么能出口成章,又何以下笔有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许多持所谓新理论观点的人,不负责任地大肆诋毁传统教学法,把它斥之为“死记硬背”而置之一边,认为语文学科的识记是低层次、低能力的,联想、推理、综合、分析才是高层次、高能力的,使得教师们不敢理直气壮抓背诵,学生们也不愿多背诵,这其实是对熟读成诵的经验方法的一种误解,我们应抛弃的是死记硬背的僵化模式,而不是熟读成诵的经验方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背诵可以增强人的记忆,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只有记住了知识,才能引起思考,记不住的知识,就思考不起来。没有信息,就无从处理信息,没有储存也就不会有输出。熟读背诵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是形成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最便利、最有效的科学方法之一。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学生趁着大好时光多背点东西,认真读书,充实大脑,日后用起来不至于腹中空空,写起文章来无处下手,讲起话来吱吱唔唔,张口结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张志公先生早在1990年就以《提高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深入研究传统》为题发表文章,提出了“深入研究传统”这一发人深省的命题。我们在探索研究新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切不可忽视从古到今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经验,重新认识传统,借鉴继承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引导学生抓熟读成诵这根牛鼻子不放,把它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充分认识熟读成诵在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语文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精讲少讲,苦练内功,加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教学研究,坚决抵制语文教学上风雨变幻、跟着风向走的不正之风,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原理,和语文学习特殊规律,大力提倡多读多背,让熟读背诵在校园形成风气,使目前语文教学尽快走出“少慢差费”的低谷,落实到“素质教育”的实处。
这就是我今天这番讲话的主旨,实施素质教育,不能抛弃传统语文教学法的精华!谈不上经验,但也许切中了语文教学的时弊。
谢谢各位领导和同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4: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