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4-4-14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一、加强口算训练,夯实计算基础。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计算的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持续训练。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笔算、估算及简便运算的基础,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笔算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就成了无源之水。著名数学奥林匹克专家裘宗沪认为“如果你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会算,而且要算得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要熟练和准确。不但会笔算,还要会心算。心算是一种思维能力。心算好,脑子里能盘算的问题就多,随时随地都能想问题”。
在各种培训与辅导活动中,大家要注重基本口算的训练,相当多的学校也改变了一上课就呈现一个情境的做法,在计算教学中,先练口算,再创设情境导入新授。应该说,基本训练也好,情境创设也罢,都是相当重要的,关键问题是要准确处理好,情境创设要真正为教学服务,要尽可能控制无效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干扰,确保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使学生在有效的思维训练中不断提升思维品质。
二、重视算理教学,注重策略优化。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计算依据法则,而法则是根据数的性质以及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推断得来的。充分重视算理,驭理入法,方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计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切实的保证。比如说:一位教师在教学9+6时,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办法,象9+6=9+1+5=15;9+6=6+4+5=15;9+6=10+6-1=15……教者没有停留在算法多样上,更没有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法相通的地方,都是通过凑十来达到口算的目的,使学生懂得这种题目通过“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口算,这种“凑十法”的口算策略同样适用于后续学习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因而这种策略的优化其潜在价值巨大。再如一位老师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让学生尝试计算28×45时,学生出现了竖式计算和这样三种解法:(1)28×45=28×40+28×5=1120+140=1260;(2)28×45=20×45+8×45=900+360=1260;(3)28×45=28×5×9=140×9=1260。教者先让学生观察分类,让学生明确前三种方法其实都是先把一个数的个位与十位数字分别与另外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而这种讨论,其实就是一个算理的明晰过程。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课堂上,教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同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
三、注重练习编组,逐步深入推进。
计算教学在练习的设计上一般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的发展顺序。一般先是例题模仿练习,然后是形成性练习(相对于模仿练习而言,题量稍大,且题目由浅入深,层次明显,一般评析时突出提高练习题)、变式练习(一般以判断、选择、匹配的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的外延与内涵,从而使学生深层次地把握知识)和综合运用(一般通过解决一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通过练习的逐步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借助于练习的多形式、多角度,使大家都能体验到成功解题的快乐,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注重知识迁移,适当延伸拓展。
奥苏伯尔提出要“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盛大启老师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能根据后继学习的需要,适时地、有限度地作一些拓宽、渗透,就可以把各个部分的知识像链条一样连结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越多,越容易产生正向的迁移。在新课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挖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的因素,创设迁移情境,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比如说,由百以内加减竖式计算法则,迁移到后面学习万以内、多位数加减计算,由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法则,迁移到后面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尽管三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已经不作笔算教学要求,但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之后,要适当地加以拓展,帮助学生明确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并辅之以少量的计算以帮助学生掌握,因为在后续知识的学习中,这种计算还是难以避免的,而有时强调用计算器计算又是不现实的。当然,这种拓展不宜过多、过滥,要准确地把好度。
五、强化验算意识,着眼习惯养成。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拥有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从我县近三年四年级调研测试的情况看,做丢题目,审题不严,读题不完整,不会验算导致的无谓失分很多。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们发现苏教版四下教材仅有三处提及验算,其中一处是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另外两处是用计算器验算,故而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略了验算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教师必须确立“凡做题必验算”的思想,教会学生验算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验算习惯。比如说,计算题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写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这是有益学生终身的好事情,我们必须切实抓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