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遇见真实的你第一届读书交流好书推荐活动暨重读《活着》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13:0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遇见真实的你第一届读书交流好书推荐活动暨重读《活着》有感

在我的家中珍藏着两本余华的《活着》。
其中一本,2008年版,作家出版社出版,红色的封面上有我国著名画家韩美林篆刻的“余华”二字。这本书是我于2009年4月随同海口一中的部分领导,在北京十一学校参观考察期间,参与学生组织的午间跳蚤市场的学生书摊上购得。我清晰地记得,在午间书市,我与那位俊朗的十二岁的男孩短暂的交流之后,他应我的请求在书的扉页写下的留言及签名“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十一学校 王昱森”。他说,不论人类社会,还是我们的国家都应该不断地追求完美,让人们不再经受苦难。这本书,这位12岁的小男生,还有他那远大的志向让我记住了北京十一学校,记住了这一个学生组织的午间书市……
第二本是精装本。它是我购买的《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四本之中的一本,2013年版,作家出版社出版,水墨色的封面上有余华的签名。这是今年我与女儿到广州办理签证后,在广州购书中心六楼购得,一起购得的图书还有《陈寅恪全集》。记得书屋主人曾感言:现在都市读书人越来越少,书屋难以为续。环顾书屋四周,我发现在此书屋里摆放的图书皆为大家、名家之作,它不同于其它满装着流行书籍或功利应考书籍的书店。我在书屋购书的近三个小时内,唯有一儒雅的老者在此屋住足静读,难怪书屋主人有此感言。我想书屋难以为续的原因可能还的一个,那就是今天的网络世界越来越丰富,网上购书的人也越来越多。只是,我还是非常留恋在书店里徜佯在书海中的那一种别样的感觉。因此,有空时逛书店的热情依然没减。
家中还有一些余华的其它作品,比如《现实一种》。
自从2009年在北京飞回海口的途中第一次阅读了《活着》之后,我一直排斥余华。虽然知道他的作品曾获得众多国际大奖,但是总觉得他的作品过于沉重,在阅读过程中太多的苦难让人时几乎无法呼吸,找不到阅读的快乐。家里藏有的余华的作品与我似乎只有那本红色封面的《活着》是一种偶遇,其它作品则都只是女儿自己的,我从来没有对它们的阅读计划。

昨天在学校读书交流活动中,年青美丽、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冬儿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与《活着》的故事,谈到了她对于余华的解读,也谈到了《活着》给予她的对苦难的理解。短短的20多分钟,从冬儿坚定的眼神与充满磁性魅力的话语中,我突然觉得我对于《活着》的理解是如此的片面与肤浅。
冬儿老师在结束语中说到:“当你读过这部小说后,我想我们的人生经历会因此变得的更加厚重。在遇到人生惨淡的时侯,我相信我们会有勇气。”感谢你,冬儿!你让我鼓起了重新阅读余华的勇气。
当晚,我重新调整了阅读的方向:从阅读女儿18岁时第二次阅读《活着》时写下的读后感开始,重新阅读家中藏有的余华的所有作品。
正如女儿在感言所写“的确,福贵是不幸的,但是这所谓‘不幸’也仅仅是我们对他一生的理解。他也有他幸福时刻啊,儿子的出世,妻子的归来,赌气的儿子牵着自己为他买来的山羊又兴高采烈的走在了前头,女儿出嫁时女婿为了他的那句嘱咐大摆筵席……他用心体味着丝丝快乐,就像他咬牙度过悲伤一样。”十八岁的女儿从苦难中读出了主人翁丝丝的快乐,理解了是这些苦难中的快乐的力量。正如余华在韩文版自序中所写到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我想,我得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重新阅读余华。如余华在日文版自序所写: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从一本《活着》,从余华的作品中我应该读出更为宽广的世界,更为厚重的思想内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13:05:28 | 只看该作者

附女儿的读书感言

活着?活着!
——关于《活着》的一些感悟
最先读完的书是《白鹿原》,可最给我撞击感的却是《活着》。
总觉得作者用最平淡的言语完成了对苦难的叙述,不夹带任何评论,仅仅是简单的记录。可这反而让我开始怀疑,讲述着自己故事的福贵究竟是万幸还是不幸——他幸免于乱战,也逃脱了对地主的惩罚,可发生在他身上的几乎都是让人唏嘘的悲惨故事啊。这是怎样一位老人,他看得清自己过去的模样甚至是自己如何走向衰老。一个活着的人所讲述的故事里都是他爱的已逝去的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所谓命运对福贵的一生可能是抱着捉弄的态度吧——因为自己的浪荡败光了家产,父亲承受不起打击过世后他还差点失去妻儿;为了重病的母亲进城寻医,却被抓壮丁差点当了炮灰;好不容易回到家才知道母亲病逝,女儿也因病致哑;劳苦中妻子患上不治之症,饥荒袭来全家勒紧裤腰带困难度过,小儿子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离开;女儿出嫁后传来有喜的消息,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又再次上演……就这样,福贵含着泪送走了女儿、女婿和最后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孙子。
但他终究是走出来了,走出家道败落后的世态炎凉,走出丧父的自责无奈,走出天灾和那场十年浩劫,走出家人接二连三的离去,他知道自己要承担的是什么。他想要补偿,想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即便直到最后都没有得到这个机会。为什么我从他对老牛说的话里也读到了爱意呢,他承受着一次次的切肤之痛,却能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世界。的确,福贵是不幸的,但是这所谓“不幸”也仅仅是我们对他一生的理解。他也有他幸福时刻啊,儿子的出世,妻子的归来,赌气的儿子牵着自己为他买来的山羊又兴高采烈的走在了前头,女儿出嫁时女婿为了他的那句嘱咐大摆筵席……他用心体味着丝丝快乐,就像他咬牙度过悲伤一样。套用作者在前言里的话:“他忍受着,去忍受命运赋予他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他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
作者的笔调是淡淡的,是点到为止的,又是让人浮想联翩的。行文当中正面描写福贵面对家人离去时痛哭流涕的片段不多,反而是通过凤霞稚嫩的问话、福贵失去理智的愤怒、呼啸的寒风和年老福贵平静的微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这同样也是福贵本人对待苦难的态度吧,他在一个午后讲述着自己的一生,讲得是如此精彩,那样的引人入胜,就连他自己也在阳光下笑开了花,皱纹像田间的小道弯曲密布。他并没有控诉也没有喊叫——都只是些他自己的感受罢了。他从是浮夸少爷的自己讲到一无所有的自己,讲到他买了一头活不了几年的老牛,因为好像在老牛身上看到了自己。他叫着亲人的名字催老牛耕田,希望老牛不要觉得孤独和难过,就好像自己还希望家人都陪伴在身边,他说着“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我有点说不清是怎样的感受但我总觉得我能够看见:看得见凤霞和有庆的天真无邪,看得见家珍的隐忍与陪伴,看得见福贵那颗充满愧疚自责却一心想保护家庭的心。
到最后我甚至开始感谢,感谢福贵的生命中所出现的人们,谢谢他们的善良友好,谢谢他们都不是坏人。长根,老全,二喜……即使是出老千的龙二,即使是饥荒时候向他们家讨米的队长,甚至是导致有庆因抽血过多死去的春生的县长身份。又或者,是福贵让我这么以为的。你要知道,他从来没有怪罪过谁,这么多的磨难下来,他反倒是不留余地的埋怨自己。
每当落入低谷时,看着陪伴在身边的母亲、妻儿,福贵心中滋味或安慰或悲凉,但这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啊。可当这些至亲至爱一个个离开之后呢,福贵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家走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在前面时间里等待他的是什么。他只是活着,孤零零的活着。
我想我没有办法评价福贵的一生,这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活着。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活着。他所讲述的并不是一种折磨,而是属于福贵自己的对生活的感受。
而余华,则让时间帮助着一个人的一生在几万字的篇幅里栩栩如生。
(后记:
说“余华总是近乎偏执地迷恋对于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这个我不能做出评论,因为我只读过《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但是我确实读出了叙述语言中的平淡和冷漠。感觉余华对悲伤、痛苦、难过、死亡和变故的描写是安详的,甚至是轻描淡写的——《许三观卖血记》里大篇幅的对白让人看不清人物的表情神态,可是你却可以更贴近的去感受——一种直面不幸和灾难的力量,不是诅咒抱怨,不是苟且偷生。他笔下的人物好像都没有太大的仇恨,即便是许三观时时念叨的一乐的亲生父亲,到最后许三观也逼着一乐去呼唤他的“灵魂”。慢慢的你会发现好多人的善良,发现作者笔下的人都有一个真实的跳动的心,很暖,你会发现人性的美妙,感谢书中的人物能够遇上那么多充满善意的人们。
就像余华自己在《活着》前言里说的那样:“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们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一种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我想他确实做了一件很高尚的事情。)

附2:与女儿曾经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我们是否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活着》,从作品的名字我们如何来解读作者的用意?
2、名人作家对它评论是什么?国内?国外?
3、能否用它与鲁迅的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比如《祥林嫂》?
4、作者用平淡的语言,让读者“看见”了若干个鲜活的生命历程,从而引发读者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你的思考是什么?
5、随着年龄的增长,福贵对于生活的理解有怎样的变化?
6、阅读时,我们关注些什么?是语言、结构、故事的发展还其哲学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4: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