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学生为本,创设有生命力的问题情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学生为本,创设有生命力的问题情境
作者: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小学 夏明敏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以整理数据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打“√”的记录方法。前不久,笔者听了两节这一内容的公开课,由于课始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同,教学效果迥异。现摘录片段如下:
[案例1]片段:
师:屏幕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呢?(出示课本例题的插图投影)
生:小朋友在统计三角形、圆、正方形各有几个。
师:他们是怎样统计的呢?
生:一个小朋友报图形的名称,其余的小朋友记录。
师:你们也想玩一玩吗?
生:想!
师:好的,注意听清楚游戏的要求。老师在你们四人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一些这样的图形,请小组长拿出一个图形,报出它的名称,其余的小朋友想办法把这个图形记在纸上。这样报一个,记一个,直到全部记完。比一比,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又清楚又方便。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很快,有学生举手示意,他们小组做完游戏。老师走近这一小组,轻声询问活动情况。)
师:你们小组是怎样统计的?
生1:我们把图片倒在桌上数的。
生2:数了两遍呢,肯定错不了!
师:为什么不用老师讲的方法呢?
生3:我们都觉得这样太麻烦了。
师抬头望了一下,发现好几个小组都是这样做的,连忙中断全班的小组活动,再次强调游戏的要求……
反思:教者以教材为本,创设了统计盒子里图形个数的问题情境,力图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经历统计过程,掌握画图形、打“√”等记录方法。然而,执教者却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这一情境中,学生更关注的是如何快速准确地统计出图形的个数。对他们来说,盒子里的图形是静态的、确定的,利用已有知识,便可轻易解决问题,画图形、打“√”等记录方法是没有必要的。虽然开展了小组活动,但学生实质是尊是师而为,被动学习。这样的情境未能让学生体验到新的统计方法的必要性,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2]片段:
电脑演示:小朋友聪聪拎着一个大口袋,蹦蹦跳跳地走来了。
聪聪: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班大丰收,瞧,口袋里都是我们赢得的奖牌。○形的是金牌,△形的是银牌,□形的是铜牌,小朋友,请你们猜猜,我们得了多少块金牌?多少块银牌?多少块铜牌?
学生猜奖牌数。
聪聪:小朋友,你们猜得到底对不对?我们来数一数吧。
电脑演示:口袋倒置于屏幕上方,从袋口逐一漏出奖牌,消失在下面的盒子里,学生数奖牌数。
生:奖牌太多了,数不过来了。
师:那给你们一支笔、一张纸,你们有办法数清吗?
学生小组讨论统计奖牌的方法。
汇报:
生1:掉出来一个奖牌,我们可以把这个奖牌的形状记下来,全部记完后,只要数一数就知道了。
生2:可以把奖牌分成3类,然后用画竖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奖牌的个数。
生3:我们小组也想把奖牌分成三类,用打“√”的方法来统计各种奖牌的个数。
生4:还可以用画圆圈的方法来统计。
…………
反思:本片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统计随机性内容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富有情趣,采用逐个出示奖牌,随即消失的动态呈现的方法,唤起了学生的统计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奖牌的个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的思想得到了发展。这样的问题情境把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整个过程充满了人性化,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轻松自由,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感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勇于克服教材中的“先天不足”,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具有生命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信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内涵,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饶有趣味,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更具活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3: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