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几和第几”后,曾遇到这样一道试题:
小红排在第 个,这一排一共有 人。
情境图中,由于戴帽男孩(姑且称他“小淘”)不遵守秩序,与另一男孩并肩前行,造成学生对这一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小淘没有站在小红的一排中,所以按照从前往后数的生活习惯,小红排在第6个,这一排一共有8人。另一观点则认为:小淘应该算排在队伍中,只是没有排齐,所以小红排在第7个,这一排一共有9人。
不难发现,该题的目的是想通过学生排队放学的情境,考查学生对数的序数与基数意义的理解。但两种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一数学问题,由此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两种答案孰是孰非?事实上,在我们试图作出判断的同时,也已经背离了试题考查的初衷。
我们知道,数的序数意义基于事物本身具备的一定顺序。情境图中小淘的存在,使队伍的顺序变得模糊。所以,选取这样的生活场景显然有失妥当。
新课程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并不代表数学与生活从此可以“亲密无间”。设计情境图时,要合理、慎重地选择一些含有特定数学内容的生活素材,防止出现影响数学知识形成的干扰因素,不要让生活的面纱遮掩数学原本清晰的面容。
类似的情况,我们还可以在如下的情形中再一次得到印证。在教学“连加、连减”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呈现了情境图(如右上图)。由于画面是静态的,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更大的个性化阐释空间。有学生理解为:原来左筐中有4个南瓜,右筐中有2个南瓜,又运来1个南瓜,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也有学生理解为:现在一共有7个南瓜,原来左筐中有4个南瓜,右筐中有2个南瓜,求后来又运来多少个南瓜?由此使学生在理解问题时产生一定的歧义,也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教材不妨补充文字信息,明确每题的条件与问题。如情境图的旁边可注明:原来左筐中有4个南瓜,右筐中有2个南瓜,又运来1个南瓜,一共有多少个南瓜?教师在教学时还可根据文字说明,把情境图改造成连续“合起来”的情境分步出示,或者将画面改造成一组连环画,化静为动,凸显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编者的意图得到真正的体现。
这样看来,如何使“生活化”的情境与“理性化”的数学相得益彰,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认真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