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4-10 18:12:36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何凤珠老师认为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知道谁除谁。图中表格呈现的形式与一般呈现的形式相反。一般总习惯天数放上方,件数放下方,形式固著。图中的表格件数放上方,天数放下方,很多孩子就“不认识”,不知道该谁除谁了,所以,一开始的错误率就很高了。
仔细看案例,
“当说清楚条件与问题后,不会的11人中已经有7人能正确列出算式。”“学生在小组内说出以前做过的类似练习。结果又有2人正确列出算式。”
“讲:如果我们把10变成3,把300变成12,那么题目就变成了工艺厂车间3生产了12件挂件,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我们会列式了吗?
学生轻松列出式子:12÷3,从而也轻松解决原来的练习:300÷10”
学生似乎真的如何老师说的,不知道谁除谁,不理解题目的意思。教师理清条件问题,有7人会做了。联系类似练习,又有2人能正确列式。具体将大数改成小数,全部人都能列式了。似乎学生的迁移出现了问题。学习困难研究群群共享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开篇导读写到“在一岁半、二岁到六、七岁之间,儿童处于前运算时期。儿童的心理表象还只是物的图象,并不是动作格式的内化,儿童还不能再思维中把事物的图式与造成图式改变的动作的格式协调起来,不能使前者从属于后者,因而无法进行真正符合逻辑的推理。”并有一例子来解释:当把一个“矮”而“粗”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高而“细”的杯子时。儿童或注意到高度(液面高了),或注意到宽度(液面大了),于是他们认为水量变了。儿童知觉得到的心理表象在思维中占有支配地位,他们还没有把初始的图式和倾倒后的图式,跟倾倒动作本身联系起来考虑,因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还处在前运算,具体运算的过渡阶段,他们的理解依赖于物的图像。解决问题这类题依赖文字叙述,比较抽象,为此,很多学生对题目本身并不理解。
在列算式的过程中,题目 “工艺厂车间10天生产了300件挂件,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学生不会,这是倾倒后的图式。题目变成“工艺厂车间3天生产了12件挂件,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学生都会,这是初始图式。既然学生不能将倾倒动作本身联系起来考虑,教师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
就如卢清荣老师说的,学生对平均分题目结构不明确,练习中学到的是把12个桃子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分多少?这是有物的存在,支撑学生建立动作上的分,而此题是时间,抽象的问题,要使学生从动作分上升到头脑中分,体会结构相同,都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当老师让学生回忆时,有了联系就有了思维上的链接。
案例中的教师就非常好的帮助学生建立了两者的联系。于是成功的解决了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