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信息技术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20:5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王洪峰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其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学生的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一般流程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主体探索小组学习;交流协作、解难释疑;成果汇报、问题解决。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若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
    现以教科书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为例来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学设计中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简介”和第二节“认识Internet”这二节课中,教师从故事开始创设学习情境:199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有一位女学生得了一种“怪病”,昏迷不醒,由于无法诊断病因,虽经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她的同学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各地的名医求助,在很短的几天内就收到大量的信息。最后,终于确诊为铊中毒,经对症治疗,昏迷五个月的女学生醒了。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产生浑厚的兴趣,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来介绍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在第三节课中,教师就日常话题开始创设学习情境:从计算机的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到来,从信息时代讲到Internet,再从Internet讲到“冲浪”,而我们“冲浪”的主要工具就是IE浏览器,从而使学生对学习IE浏览器的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有关知识,再要求学生通过书本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IE的常用功能。接下来介绍一些常用的网址,从而提供一些基本的资源,方便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自由发挥。第四节“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课,可以在学生掌握IE后设问:既然我们是在无边的“海洋”中“冲浪”,如何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拾取美丽的“浪花”?(素质教育:教育学生上网应有目的性、高效率,有所节制)学生的积极被调动起来。请教高手、上网搜索、网上BBS……,教师肯定这些方法,并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搜索来实现。用把这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目标,目标的实现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这些问题解决,从而实现意义建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20:53:08 | 只看该作者


    (二)小组学习,主体探索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网站。学生以3人小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学习中学生先分工,例如:各人在不同的网站上网搜索一些搜索的方法技巧,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在搜索到结果后大家一起研究,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又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性。

    这个环节充分利用Internet网站资源,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收集信息,并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有用信息,以寻求对前面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网上查询、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

    (三)交流协作,解难释疑

    学生完成了网上查询以后,让同组同学交流意见。首先了解本组同学为了解决问题各查找到了网站,搜索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方法快些?哪一种方法准确些?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化为语言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以形成对某问题的普遍认同。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环境中被交流。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在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共同体"的作用。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另外交流可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四)成果汇报,问题解决

    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接下来由各组组长汇报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教师可对学生的方案提出适当的建议,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帮助、促进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上网查询信息,最终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意义的建构。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20:53:12 | 只看该作者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造性和开拓性的能力。而现行的中学考试却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课程,一门随时间变化,内容迅速更新的课程,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它能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能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以实际例子来研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学科特点,唤起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我们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们先提出问题:“计算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我们接着问:“计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用处,那么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感到这个问题有些困难。

    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讲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当学生得知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算出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手腕上的电子表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时,感到非常神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如有一次,在讲“计算机与信息社会”一节课时,我问学生:“最近我国信息产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吗?”学生纷纷摇头,并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我告诉他们:这件大事是我国最大的计算机产业集团联想公司与我国软件业巨头金山公司联手合作。大家都知道联想集团是我国信息产业界硬件领域的骄子,而金山公司则在我国软件业一枝独秀。这一“硬”一“软”相联合,必将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借这件事,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信息产业与某些发达国家的差距,特别强调了美国微软试图垄断我国软件业的企图及金山公司的WPS作为唯一与微软的WORD抗衡的汉字处理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信息产业要赶超世界,需要包括他们在内的全体国人努力拼搏。由此学生更迫切地想要学习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学习,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创造激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20:53:15 | 只看该作者

    (三)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创新能力。

    要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必须“因材施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难以完全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特点则决定了“因材施教”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好地实行。

    开始本学科学习的第一节课,我都请学生完成一份问卷,以了解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态度,答案是: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毕业于不同的初中,有的学生初中学过信息技术课,有的家里有计算机;有的学生在市级竞赛中多次获过奖,有的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状况,我在讲课时先向学生提出:学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课,但要学会自学,把时间利用好,要借助已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乃至老师的前面;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在上机实习课上,根据学生的水平的层次,我要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初中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来带另一些同学,在小组里,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需要团结协作而不只是竞争,进而感到全班同学、学校乃至国家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决不能仅仅考虑个人进步、成功与否。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使他们分别得到提高。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新能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也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两者是相辅相承的。

    我们要发挥优势,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首先打破学生传统学习方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新兴、独立、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特点,为学生能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作一点微薄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0: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