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4-4-6 15:10:09
|
只看该作者
7、编辑展评法
即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班内或小组同学的优秀习作集中起来。每个小组一个“编辑室”,学生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修改、欣赏文章,进而提高写作技巧。将这些编辑过的优秀习作办手抄报,组织小组评析,写出评语在班级交流。有时还可以向报刊杂志社推荐。这种方法能鼓励先进,习作成绩差的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心向往之的感情;这种方法还能增加习作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8、对照评语复作再批法
即要求学生在初作的基础上,对照教师的评语进行又一次批改的方法。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语,既是对该生本次习作的小结,又为下次习作指明了方向。读眉批,可在遣词造句、叙述描写等技巧上得到提高;读总批,可在选材定题、布局谋篇上获益。长期以来,小学写作教学普遍存在量少、质差的状况。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前往往一题一作。要求学生复作,相当于作家创作过程中的“数易其稿”,给学生以反馈矫正和再实践的机会,最后拿出“拳头产品”。复作后,指导学生进行再一次批改。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力,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写好文章的信心。
9、修改要领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改时,要让学生掌握修改要领。一是删:即删去多余的不必要的成份。文章怕读,一读毛病就出来了,写完了要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章念一遍,是否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要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改。二是增:增补欠缺部分,把内容写具体,进一步修饰润色。三是换:即换掉错误的成份,换上正确的成份或前后互换。
(三)作文批改符合的研究
①错别字:在错别字上画一圆圈,改正处画一红色方框让学生订正,或者是教师直接将正确的字写在错别字的上方或下方。
②删除:
③病句:在其下面画
④佳词佳句:在其下面画~~~~~~~~~~~
⑤换位:
⑥增添:
⑦复原:
⑧前移←,后移→
(四)教师个性化批语研究
针对性
这里所说的针对就是指写评语要看对象,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对语文成绩好,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就应在章法和文笔上要求“严”一些;对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的习作要求相应的“松”一些。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文体,其要求也各不一样。即使在某一学期中,同一个学生的各次作文,除了文章体裁的差异外,每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也肯定不会完全相同的。那么,教师的评语就不应该千篇一律,千批一腔。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要针对习作者的具体情况,针对具体的习作,确定评语的内容。只有这样的评语,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启发性
作为优秀的批语,一般很少出现“不错”“很好”之类笼统的判断式的语言,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而是轻点细拨,巧妙引导,让师生摆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创设民主的气氛,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渠道,让学生乐于接受,以达到所期待的结果。如学生在写清晨的中山公园时,教师的评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中山公园就像一幅画。读你的作文,老师心情十分愉快。如果把你当时愉快心情也写上,是不是更佳?”这种批语,富有启发性,也不失指导性,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学生改起作文,方向更明确,效果更明显。启发学生思考的批语,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他们获得“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所以,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充分体现在习作批语中。
· 情感性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习作批语实际是教师内心情感流露.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他们希翼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教师批写批语,必须用上真情,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使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写了自己家庭困难,爸爸又卧病在床,一家老小全靠妈妈一个。面对逆境,妈妈咬紧牙关,硬是以瘦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全文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洋溢着孩子对母亲挚爱赞美之情。读了此文,老师写下这样的批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内心极不平静,你的生活令人同情,你的妈妈令人钦佩。都说母亲是伟大的,从你妈妈身上,我真正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有这样一位坚强的好妈妈,还有什么逆境不可战胜!真诚祝福你一家早日摆脱贫困,走向幸福。”这位学生读了这一批语,激动对老师说:“老师,谢谢你,你的话增强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报答妈妈养育之恩的。”在这里,习作批语成了连接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老师和作者间建立了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友情,这种友情在学生中互相传阅时,又将感染其他学生。于是,老师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在习作批改中与学生共享教与学的乐趣。
鼓励性
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欣赏鼓励。教师应用一种充满赞赏的眼光阅读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因此,写作文批语一定要多给些鼓励,要由衷为学生文章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用得形象,一个词语用得生动,一个标点用得准确,也要为其叫好,给予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心,让他们不再感到手中笔的沉重,让他们时时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觉始终有人关注他。如一学生在《难忘的一件事》一文中写道:“也许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我的心像一只兔子不住地乱跳,手一个劲儿地抖动着,我紧张地四下张望,手像触电似的缩回来。”教师给这段的批语是“描写细致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十分传神,真不简单。”又如教师在学生《我成功了》的批语是:“你的蛋炒西红柿做得那么好,有机会让老师一饱口福吗?能写出这样一来精彩的文章,一定是你多动手勤思考的结果。”如此批语,虽是只言片语,但蕴含教师真诚的赞许,由衷的喜悦,相信学生读后一定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学生信心一定会倍增,教师给予孩子莫大的成功喜悦。
幽默性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喜欢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获得教益,喜欢在笑声中悟出道理。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大多是幽默风趣、知识广博、能说会道的,对其他老师应该也是这样。给学生写评语也是一样。一条有趣的评语,学生会竞相传阅,仔细体会评语中的“味道”,最终悟出其中的道理。如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我远远地看见前面走过来一位老人,他头发灰白,满脸皱纹……”语文老师为之写了这样一条眉批:“你是长着千里眼,还是戴着望远镜呢?”结果全班同学竞相传阅,以后学生习作中此类错误就很少出现了。譬如一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老师写了这样的批语:“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怎么忽视我在文中应有的位置呢?” 这些批语,诙谐中见师情,幽默中见力量,学生会在一笑中受到思想震动,认识不足,学到知识,这恐怕要比直说更引人深思吧!
协商性
如果学生写的作文,无论在立意方面,还是在选材方面,或者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基本上是可以的,但从较高的要求来看,又似乎有某些方面的不足,为使学生知道不足,以致填补不足,力求立意更新颖,选材更新鲜,布局更得当,给人们的感染力更强,教师的批语往往采用协商的口气,在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中,向学生指出更高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