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在编制多媒体课件过程中,精心设计每张图片的播放方式,力求与图像内容相一致,给学生美的享受。如通过播放花、果的彩色照片展示生物自然的美;用计算机精心制作的动画图片,科学美观,线条轮廓清晰,色彩柔和,比例适当,前后图像整齐配套,运动轨迹平滑,给学生和谐的美,从而感受生命活动的美;配套音乐选用我国民族乐器古筝演奏的乐曲,引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接受美妙音乐的陶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主要有理论知识发现、实验探究等形式,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它整合了传统的各种大众传媒,构建出跨地域最广、信息量最大的全球信息传播系统,它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迅速而及时地向学生传播着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等,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搜索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四)教学中各个环节都能应用到多媒体
1.课堂复习回顾阶段
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老师总是习惯于先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这样既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为学习新的内容做了铺垫,利于学生理解前后所学知识的联系。刚开始上课,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后情绪高涨,注意力很难一下子就集中到学习上来,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平静其情绪,使他们迅速投入到学习中来,是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有鲜艳色彩的对象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引人入胜,无疑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但所选题材应尽量与本节课内容相关联,切忌花里胡哨,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将学生带回课堂中后,多媒体呈现上节课的整体知识框架,使学生一目了然。
2.新课导入阶段
对于新的知识学生是否有兴趣去学,最关键的是导入阶段,看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愉快地去接受它、学习它,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兴趣。在每堂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呈现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态的动画等等,展示出教学的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从感官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有意识的刺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要学习”的冲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但图像、动画不必太繁杂,避免学生不能从欣赏中转移到重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阶段。
3.新课讲解阶段
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东西,比如细胞的结构、DNA的分子结构、基因的表达过程等知识的讲解,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展示其内部结构或动画的过程演示,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该阶段的课件设计应当更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毕竟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使学生疲惫不堪。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两者交融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要使学生不疲劳,我们必须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学习活动安排的有张有弛、变化多样,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轻轻松松巩固所学的知识。
4.课堂小结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