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5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2、荣誉激励:
做惯了学生,如有机会转换一下角色,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如,“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等。我在上“爱吃的水果”的口语交际时,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美食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讲完后,争先恐后举手发表意见。有时我还会设置一定难度,让他们把稍长的话再完整复述一遍,当“小播音员”“金话筒”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即地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种种从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有时我“无意”间坐到“听众”席,真诚地和他们一起聆听,让听者更感兴趣,说者倍添兴奋。
二、善引导,提高倾听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我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在不断引导中提高其“听”的能力。
1、课堂引导循序渐进:
首先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最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讲话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你的同桌说了什么或要求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再连起来说说等,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为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如在教学《小兔远南瓜》时,由于学生过于关注自己想的办法而忽略了听别人的内容,以致生生互动较少,我就设计了一个“你说我听”的活动。先让一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办法,另一部分学生听。然后请听的一方汇报:“我听懂了××的办法是……”但双方交际并没有在这一层面上终止,紧接着,汇报者还要征询原说话者的意见:“请问我说得对不对?”促使原讲话的一方也认真倾听,根据汇报者的表述,做出相应的对答。这样一来,学生的倾听有了目标,交际的双方不断地发出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又随着交流的需要不断转换,成为真正互动的口语交际。
其次,在听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听出一些要点,加进自己的思考,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自己的判断。如,请学生听出优点。课堂上,我常会问学生哪儿说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表扬等,提高他们听优点的能力。教学《我们的画》时,一个孩子介绍自己画的白雪公主很有特色,我及时引导学生:“呀!他介绍得真不错,你们发现他的优点了吗?”稍后,有孩子真诚地说:“老师,他说的白雪公主真漂亮,金黄的头发,亮亮的眼睛,和我想的一样。”“他用的颜色好,那个‘渐变色’是美术课里教的。”这时,我又提醒:赞美的话可当面说,受表扬的人也要有所表示。一时间,气氛热烈起来,一方说:“你的声音很响亮。”一方回答:“谢谢,你也说得挺大声。”在你来我往中,听者发现了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说者备受鼓舞,增强了表达的自信。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