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教研文章 小学习作教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5: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欣赏文章 小学习作教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重庆市巫溪县教委教研室 特级教师 彭辉鳌 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 陈道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习作教学是指导学生将大脑储存的语言材料,通过思维加工,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那么小学习作教学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呢?



一、生活性原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之源,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写成什么样的作文。因此,小学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广泛接触大自然,储存大量的习作素材,开辟习作之源,让学生心中有所积蓄,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为此,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不要把教材中的习作内容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引导学生广泛收集信息,大量储存习作素材,不断拓展习作空间,不断扩展、补充或更替教材内容,让习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习作形式变得更加活泼,习作话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生活成为学生的习作之源。



二、阶段性原则



“2011年版课标”在“学段目标”中,对习作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可见,小学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由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写比较长的、具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再到句群训练;第二学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构段”训练,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初步领会段的构成方式,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写一段表意清楚,语句连贯的话;第三学段重点是进行篇的训练,要指导学生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在年段目标的统领下,确定每一课时的具体目标,体现出训练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切实做好各学段习作教学的过渡和衔接,体现出学生习作水平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



三、序列性原则



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教材是以专题组成单元,每个专题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构成了一系列的训练序列,在多个训练序列的语文实践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同样,小学习作教学也具有序列性,这种序列训练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训练目标,精心设计训练步骤,将多个训练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个训练体系,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习作指导时可设计如下训练序列:第一步,指导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记下看到的和想到的,注意用上恰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并亲自参与喂养小动物的活动,指导学生按“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吃食的情形”等方面写出观察日记;第三步,观察一种虫子、昆虫捕食的现象,如蚂蚁搬家、蜘蛛织网、蜜蜂采蜜、飞蛾扑火等,写出观察日记;第四步,开展口语交际,让学生就上述三方面的观察所得进行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讲清楚观察过程以及观察后的所思、所想和体会;第五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教师要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格式:题目(写上“日记”二字,也可以根据日记内容概括),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正文。这样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观察小动物”“观察虫子或昆虫”“交流观察所得”等一系列的序列训练,学生练习写观察日记也就得心应手了。



四、体验性原则



体验学习是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的价值是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知,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在习作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写作的动机,变“苦写”为“乐写”,实现自主习作,快乐写作的目的。根据学生参与体验的感官的不同,体验可以分为活动体验,角色体验和情境体验。



1.活动体验:就是在习作前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对活动过程有亲身体验的经历。如写“记一次拔河比赛”“盲人贴象鼻”“乒乓球对抗赛”等活动类习作,可让学生先进行活动体验,然后把活动的过程清楚、明白地写下来,让习作变得轻松而愉快。



2.角色体验:就是让学生融入故事中的某个角色,用自己的思想、行动、情感和语言去碰撞、替换、触动、传达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行为、情感和语言,让故事变得鲜活生动。如指导学生写《我的老师》这类习作时,教师诱发道:“假如你是一名老师,面对调皮的学生、粗心的学生、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为了引导你的学生健康发展,你会怎么做,会怎么教育他们(对你的学生说些什么)”……这样,学生融入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有了亲身体验的真切感受,习作内容就会变得充实具体,人物语言就会变得生动传神,故事情节会变得高潮迭起。



3.情境体验:情境教学具有形真、境远、意切等特点。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习作情境,通过音乐、幻灯、多媒体、语言描绘,实验演示,现场表演等,带着学生走过亘古蛮荒,跨越时空长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习作课堂变得鲜活而灵动。如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听到音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给学生提供一幅(或一组)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展开想象和联想,编个故事;找几种动物、玩具,放在一起,想一想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引发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习作变得兴趣盎然。



五、读写结合原则



“2011年版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加强读写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从信息论的角度讲,阅读是吸收,是将外部语言通过视觉系统,传入大脑,在大脑的统一调控下,进行消化、理解,以形成自己的言语;习作是表达,是将大脑储存、消化、理解的语言材料,按一定的规范排列,用书面语言的形式,将内部言语转化成外部言语。所以,加强读写结合,能够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同步提高。



加强读写结合,一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积累语言的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就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在诵读的基础上摘抄下来,由课内积累延伸到课外积累,由有意的“他律”积累转换成无意的“自律”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记忆仓库,储存大量的语言材料,为习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根据年段目标和课文特点,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经常开发一些随文练笔,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做到一课一练,一练一得。例如,学完《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边看课文插图边提示:“看到这残垣断壁,你的心中会涌起怎样感动”;学了《狼牙山五壮士》,教师深情地启发道:孩子们,如果追随历史,五位壮士一定能够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现在大家仔细观察插图,结合你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把此时此刻你心中的感动写下来;学了课文《匆匆》,可让学生设计几句珍惜时间的警示语;学了《鸟的天堂》,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学习写一篇导游词;学了《两小儿辩日》,可引导学生编几句“三字经”……这样学生在练笔中,内化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催生了智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规范写作原则



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文章就是由字词句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组成的,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形式,要靠语言来支撑、充实和装饰。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规范的语言,习作就是指导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所以,习作要讲求语句通顺完整,语意表达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正确运用词语,做到遣词造句恰当,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写出来的语段才能表意清楚,通俗易懂;按照一定的句式或段式组织语言材料,正确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内容融会贯通,传达出作者的心声,否则,就会影响表达的效果。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年段目标,拟定出每次习作训练的点,锁定这一训练点,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写作,学生在多个训练点的集合中,通过一次次的写作训练,形成基本的写作技能、技巧,从而达到“自由表达”的目的。这样的自由表达才有凭借和依托,才能真正体现规则指导与自由表达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