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美术课听课评课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0:2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广告创意》
——执教者显然属于那种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又善于营造交流感的“表演型”的赛手,这很能为自己的课“加分”。这是相当聪明的一位赛手!
  ——选取的教学内容也是很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此前感悟”的。
  所例举的实例有接近一半是笔者课前未曾留意过的,想来高中生忙于课业,也大多未曾看过,所以仅仅凭这些实例,也足以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和活跃,有新异感。
  ——对这节课,笔者也提出一、二处或许有别于其他观课者的思路:
  (1)笔者“顽固地”认为,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一样,本节课的执教者在教法上如出一辙,都是一种老师胸有成竹的“告诉”而非“师生共同经历”“共同探讨”。
  譬如在第三个教学时段“广告创意赏析”时,可否设计一个“教学变式”,先提出一个创意主题,让学生先“思”一下,然后再研讨,再共同归纳出一个“结论”呢?例子不一定要过多,深入些研讨倒不可少。
  (2)在“体验创意”教学时段所提出的题目是:“以‘远离网吧’为题,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听课时我与邻座陈强老师都表示了担忧,担心这个题目太难,学生完成不好。
  课一下,我到讲台上取走了全部共约30份学生课堂作业,此刻写这篇札记时逐幅作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有些问题被我们事先料中。譬如学生容易将“网吧”=“电脑”,“电脑=有害”。从而偏离了出题意图。
  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作业出乎我们的预料:相当好地用视觉形象传达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
  例如高二(3)班李博、涂婉依,高二(4)班李文立,高二(3)班龙晴,高二(6)班蒋颖,高二(1)班陈洋,高二(1)班陈茜、阮静,高二(1)班樊曦、谌望、王文君,高二(4)班谌洁。(还有几位同学未注姓名)
  此前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有些同学的设计相当巧妙,有趣味,但似乎一时无法表现青少年“为何要远离网吧”这个核心意思。一味负面地表现使用“电脑”的弊端,这显然与我们要大力促进中小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相抵触,有违命题本意。
  陈洋同学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将画面斜切为两半,左下角画一位女孩手持利剑劈开“知识的大门”,右上角画一位男生身背电脑,劈开“电子游戏”的门。中间斜行由上至下大书“网络双刃剑”,加注4行小字:“网络双刃剑/看你用哪面???/正确的选择/成功的关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0:23:34 | 只看该作者




中学美术课听课评课札记



■    《广告创意》
——执教者显然属于那种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又善于营造交流感的“表演型”的赛手,这很能为自己的课“加分”。这是相当聪明的一位赛手!
  ——选取的教学内容也是很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此前感悟”的。
  所例举的实例有接近一半是笔者课前未曾留意过的,想来高中生忙于课业,也大多未曾看过,所以仅仅凭这些实例,也足以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和活跃,有新异感。
  ——对这节课,笔者也提出一、二处或许有别于其他观课者的思路:
  (1)笔者“顽固地”认为,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一样,本节课的执教者在教法上如出一辙,都是一种老师胸有成竹的“告诉”而非“师生共同经历”“共同探讨”。
  譬如在第三个教学时段“广告创意赏析”时,可否设计一个“教学变式”,先提出一个创意主题,让学生先“思”一下,然后再研讨,再共同归纳出一个“结论”呢?例子不一定要过多,深入些研讨倒不可少。
  (2)在“体验创意”教学时段所提出的题目是:“以‘远离网吧’为题,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听课时我与邻座陈强老师都表示了担忧,担心这个题目太难,学生完成不好。
  课一下,我到讲台上取走了全部共约30份学生课堂作业,此刻写这篇札记时逐幅作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有些问题被我们事先料中。譬如学生容易将“网吧”=“电脑”,“电脑=有害”。从而偏离了出题意图。
  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作业出乎我们的预料:相当好地用视觉形象传达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
  例如高二(3)班李博、涂婉依,高二(4)班李文立,高二(3)班龙晴,高二(6)班蒋颖,高二(1)班陈洋,高二(1)班陈茜、阮静,高二(1)班樊曦、谌望、王文君,高二(4)班谌洁。(还有几位同学未注姓名)
  此前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有些同学的设计相当巧妙,有趣味,但似乎一时无法表现青少年“为何要远离网吧”这个核心意思。一味负面地表现使用“电脑”的弊端,这显然与我们要大力促进中小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相抵触,有违命题本意。
  陈洋同学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将画面斜切为两半,左下角画一位女孩手持利剑劈开“知识的大门”,右上角画一位男生身背电脑,劈开“电子游戏”的门。中间斜行由上至下大书“网络双刃剑”,加注4行小字:“网络双刃剑/看你用哪面???/正确的选择/成功的关键。”
  细看完这一叠学生作品,我对孝感一中的这群学生由衷表达欣赏与佩服!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个理念:我们老师或许低估了孩子们的创造性,低估了孩子们的思想深度。某些教学内容,完全用不着简单“告诉”,可以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以生本为本”的教法。
  教师“教”的效果要从学生“学”的效果来作考察。所以我一向特别留意公开课/竞赛课中学生的真实感受/真实状态/有形与无形的“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