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现状及加强师德培养的策略
[摘 要]教育部长周济曾经指出:“百年大计,教育是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前形势给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尤其是农村教育。未来也给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农村教师。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教师师德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师德建设;原因;策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本性,其首要任务是促进儿童生命中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使生命中的知与情相互作用、相互提升。因此,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性措施。2004年3 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蓝图进行了总体的规划,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现状已有所好转,但在一些教师群体中,依然滋生、蔓延和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师德缺失问题。
一、师德含义及其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大多数人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这无可非议,但从教师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的地位和社会对教师人格的期望评价,以及众多优秀教师的素质表现,可以看出,师德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和一般道德的范围。师德不仅包含道德,也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总的说来,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当前,师德建设的重要,已成为古今中外的共识,成为不言自明的常识了。师德建设不但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势在必行之举。这表明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狠抓不懈。教师的师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教师应具备比常人更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师德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保证,是提高教师各种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催化剂,是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合力效应的粘合剂,也是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靠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道德行为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总的说来,师德是学校教育力量、教育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列宁所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有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领导’、 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决定的课程的方向。”因此,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