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生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翅高飞
长白山中等职业学校 徐刚 王桂彩
一、首先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标准
现在高中阶段学生偏重科学忽视技术,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理论实践,然而生活中处处又离不开技术。通用技术课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开设,它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有责任、更有远见、更有道德的方式学习技术,参与技术创新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养成良好的安全技术行为习惯,具有对技术使用、评价、选择、改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即要考虑课程标准,也要考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还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兴趣、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及文理科学生差异等方面。在教学评价等方面尽可能搞多样性和有所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避免机械而单一的学习。我们既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如我在开课初,在黑板上写了个1+1=1,让学生展开讨论,不少学生回答是对的并举出:1斤+1斤=1公斤,1里+1里=1公里,1滴水+1滴水=1滴水,甚至还有学生举出爸爸+妈妈=我、国家+技术创新=现代化的国家等很多例子。16-18岁的高中生正处在特殊的转型期,他们的想像力、批判精神、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因此,我们在上技术课时,要尽量鼓励学生敢于想像,敢于质疑,并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丰富的案例分析、马上行动、思考、讨论、探索、小实验、阅读、链接、小辞典、小资料、欣赏等栏目内容为载体,培养他们学习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从而使学生的技术创造潜能得到良好引导和有效开发,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学校、老师、学生要站在国家、民族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承担课改任务。
当今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并引发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中华民族面临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大考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国中学生普遍存在想像力差、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更差。通用技术学科的设置,技术素养的目标的确立,实现了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历史性突破,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对学生未来发展和现实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今天,在“应试高考”模式下,教育观被全面扭曲和异化,把教师、学生、家长机器般地组织起来,使之日夜运转,唯见考试成绩不见教育其结果。我们的学生背书可以,动手不行,创新更不行。中国人勤劳不富裕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的发明、创造较少,我们拥有“知识产权”太少,“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又太多。有资料表明:我们曾经质疑美国的基础教育,然而26年过去了,美国诞生的了4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17名知识型亿万富翁。今天仍有不少人看不起学习技术课,殊不知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更贴近“动手”,更贴近发明、创造,而技术发明创造是建立在各门学科知识基础上,并把这些知识融汇贯通的结果。有人看不起学习技术课,归根到底是技术在中国未纳入“主流文化”中,过去没有、今天仍然漫长。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中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创造、发明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小学、中学阶段有小发明,将来才会有大发明、大创造,我们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而“死记硬背”的考试只能埋没创造型人才,只能使学生在考试中成为“锅里争汤”的后果。今年初国家教育部在上海复旦、交通两所大学试行综合知识“面试录取”试改就是良好的开端。做为首批通用技术课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走技术创新之路。当然这段改革之路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可能会让家长、学生、同行、社会误解和曲解,甚至得不到尊重和支持。但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角度去考虑,这点曲解和误解又算得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