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让我的课堂“活”起来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激发兴趣 优化课堂 突破 科学途径 教学效率
论文摘要:多媒体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又能有效诠释化学反应过程本质和化学规律。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不但能有效理解知识内涵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意味着把网络作为教学的环境,它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使静态变为动态,把抽象化为了具体,大大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教学效果,对化学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我从事教学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里,我深深感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学生不再靠想象去理解抽象的化学问题,多媒体把它们化为了有形的﹑生动的﹑真实的画面,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学看得见,摸得着的化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良好的兴趣自然会迸发出学习的磅礴力量,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到极点。
如教学《分散系》一节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制成了动画媒体,将本课中“丁达尔效应”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好象在看着一部有趣的动画片,精彩的画面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唤起了们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学着、想着。愉快的学习情境,使教育信息处于最佳的传输状态。
视频、图片、flash动画等手段,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氯气的教学中,首先播放了一段一战期间使用氯气作为化学武器的视频,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随后展示了二张氯气泄露对农作物危害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中大面积枯黄的农作物,马上就意识到氯气是一种危险的气体,我再结合一些氯气泄漏的图片展示,使学生对这种危险的气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用一些真实的图片和视频,可以使学生快速获取直观印象,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物质结构知识过于抽象,仅凭教师讲述学生难以形成空间想象,理解起来困难多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flash动画的形式,将物质的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例如我在教授金属晶体时,利用flash动画将金属晶体的不同方式展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对化学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及成绩起巨大的作用。
二、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化学的新课,不容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子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
如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抽象,教师不易教,学生不易学,此时可用软件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高速运动示意图,学生可从动画演示中了解电子层概念及电子核外运动一般规律,从而使只能通过口头语言描述的抽象问题,变成动态的直观图示,有效的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原子结构、电离及导电、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原子间重组历来是难点。采用多媒体摸拟整个过程,以微观世界粒子的移动来揭示其变化实质,学生就很易明白产生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以较高的效率深刻理解、掌握内容。
实践证明: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欢悦的气氛中,接收知识快,课堂效率高,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使课堂教学得到了最大的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