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时间教学”的深层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阶段关于“时间教学”的内容主要有“认识钟表”、“时、分、秒”、“24时计时法”、“年、月、日”,这些单元分别编排在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关于“时间教学”中知识的掌握、智慧的提升、文化的熏染等问题,我们的思考达到了什么程度?

    时间的教学仅是记忆吗?

纯粹记住1日=24小时、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这些知识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记住,但时间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起点)却是真正感受1分钟的时间长短。我们的感受准确吗?

时间的教学仅是了解吗?

泛泛了解历法的故事,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些内容的阅读学生可自行完成,但时间教学的提升却是理解历法规定的合理性,敬仰人类的智慧。我们在“时间教学”中提升了学生智慧吗?

时间的教学仅是教育吗?

引导背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名言警句的教育作用不应是外在贴标签的,数学课应通过时间的教学由内而外生成一种文化的因子,这种文化因子又是什么呢?

究竟在“时间教学”中如何做好知识的掌握、智慧的提升、文化的熏染,对此,我们应该深入而具体的思考。

思考一:感受时间长度——掌握数学知识

我们可明确告诉学生1分钟的时间长度是一种规定,但1分钟的长度学生必须亲自感受,于是教学中有了这样的安排:

1.学生自我测脉搏,统计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

    2.看1分钟动画片,感受1分钟的长度。

    3.同桌之间比赛,看谁1分钟跳绳个数多。

    二年级小学生很难搭准自己的脉搏,结果数出来的脉搏数量离奇得很,有200多,也有30几,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已转移到测脉搏上(因为此前学生并未进行过测脉搏活动)。显然,数学课想通过测脉搏感受1分钟是失败的。

学生一看熟悉的动画片就兴奋了,他们在重温精彩的情节和画面,早已忘记了感受时间,主观偏向中只觉得1分钟时间太短。看1分钟动画片体验也是不妥的。

再者,1分钟比跳绳,学生之间缺少可比性,有多有少,学生的注意力已转移到了比多少上,并没有静静地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把感受1分钟重新设计成3种活动,即:

1.在1分钟内循环播放国歌。

2.学生静坐1分钟,听嘀嗒的声音。

3.在1分钟内数秒针走动的格数。

国歌是学生唱的最多听得最多的歌曲,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感受迁移。静坐听嘀嗒声音无主题、无干扰,1分钟的感受异常宁静而深刻。而在1分钟内数秒针走动的格数则是进一步把学生的感受从准确引向标准,又自然为教学“1分=60秒”开了头。

计量教学中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重量单位可谓“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眼用手,较为直观,而时间的教学要用“心”感受。上述感受的方法科学求真、贴近生活,完成了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即知识的掌握。

    思考二:理解历法规定——提升数学智慧

    在时间的教学中,当我们完成1年=365(366)天等相关知识目标教学的同时,往往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补充阅读凯撒大帝与历法的故事等相关内容,但更多的是停留于对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判断上,除满足于知识面的拓展外,我们能否在时间的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呢?如:

    1.为什么要用24时计时法?

2.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3.历法规定为什么这么繁乱?历法是否可进行变革?你有什么不同的方案?

用24时计时法,避免了表述的歧义,只是数学精确性的显现。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是人们面对变化的世界采取不断调整的策略,显示的是古人的智慧。对历法规定的思考及方案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

此时的“时间教学”已不止于演算、不止于平年与闰年的方法判断……总之是不止于知识了,而是透过知识敬仰人类的智慧,并在敬仰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完成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即智慧的提升。

思考三:感悟运动思想——熏染数学文化

在进行时间教学时,教师会带领学生记诵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做法意在教育学生守时惜时,似乎是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或是语文诗词教学中“文以载道”的任务,在数学课上记诵诗词格言,有贴道德教育标签的感觉。

我们知道数学与哲学的内在联系,数学和辩证法是一对孪生姊妹。作为数学课,哪怕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在“时间教学”中可以从运动的角度深层次理解时间概念,从中感悟数学文化。我们能否设计这样的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1.用图或其他方式表示时间。

    2.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表达你对时间的感受。

    3.为什么要有时间呢?时间的存在有用吗?时间会停止吗?

    用图或其他方式表示时间,是较为直观地把学生对时间的理解表示出来,可画成无始无终的“数轴图”,也可能画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图”等。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表达你对时间的感受,提升了学生对时间的理解深度,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世界是运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逝去的将不再复返等思想。关于“为什么要有时间、时间的存在是否有用及时间会不会停止”的思考已远远高于教导学生守时惜时的教育,此时完成了数学教学的久远任务,即文化的熏染。

    数学是知识,数学是智慧,数学是文化。知识是智慧和文化的载体,智慧是知识的升值与变通,文化是知识和智慧展开过程的积淀和凝练。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肩负着知识掌握、智慧提升、文化熏染的重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3: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