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6 05:01:00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记者:我想问一下宋司长关于师范生支教的问题,我调查到,要求师范生在支教过程中要不少于一个学期,这么长的时间,我想了解一下对他在本校的教学计划会不会有影响?再一个问题,师范生支教的地方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实习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
宋永刚:谢谢你对师范实习支教的关心,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制订教育部相关政策的时候,当时有不少同志们就提出过,通过实践证明,组织师范生进行一个学期的实习支教,不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还会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刚才你提到实习时间的问题,我们国家原有的规定是师范生进行不少于8周的实习,在2007年教育部做出的新的规定,将时间由8周延为一个学期,也是总结国内外教师培养经验所做出来的调整。据我们了解,英国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是15-20周;美国师范生的时间更长,实际上15周是最低保障时间,有的是半年;法国是27周;德国不仅要求在大学修研阶段参加大学20周的实习,大学毕业以后,还要进行18-24个月的实习;日本、俄罗斯的师范生的实习,不仅时间比较长,而且贯穿到整个学习的阶段,所以我们认为半年实习时间还是比较恰当的。
第二个问题是实习应该是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是在培养重要环节,因为教师职业实践性很强,理论学习不可少,但是仅仅读理论的书是不够的,必须像培养医生一样要有临床实战的经验,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我们很多城市中小学,要找到实习的机会有难度,只有到了农村学校才有半年的真刀真枪实践的教学机会,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半年的实践对他们的观念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培养老师既要提升他的教育教学的能力,让他有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师范生未来成为一个教师必须有好的师德。在农村学校半年实习,对于他们给学生之间培养这种爱心,对于进一步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实际上对于他们进一步确定他们学习研究的方向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到河北师大、忻州师院跟实习生进行了座谈,跟他们进行了交流,他们感觉到实习之前有犹豫,实习过程感觉到很甜美,实习快结束后舍不得离开,回到学校以后还经常思念他所教的孩子,并且原来觉得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现在都觉得鲜活起来了。我想通过实践说明了我们实习的效果。当然实习支教具有双重任务,作为学生是完成了实习任务,作为支教要顶岗上课,所以我们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实习之前要组织集中的岗前培训,在实习过程中,不少学校加强了指导,实际上这个指导不仅仅是高校做指导老师,同时还请了一些中小学老师,包括所任教学校的有关老师联合组成一个培养指导小组,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同时,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编组上,不是单个派遣,而是考虑到实际需要的学科结构甚至是男女结构比例,3、5人一组,实践证明这也起到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所以,通过实践看,实习是完全有必要,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所以我们要好好总结一些好的学校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在全国进行推广。谢谢。
人民政协报记者:我们欣慰地看到,十年前的包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公平教育的呼声逐渐地变成教育部门的实际行动,特岗教师应该是在师资均衡方面的重要措施,我们很欣慰在这方面做出的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地方同时存在着原来的农村优质师资向城市集中的这种现象,这样的话我们派到农村的优秀师资、优秀大学生支教资源跟原来的优秀师资之间发生了一个对冲,也许我们的好效果就被对冲掉了,请问宋司长怎么评价这样的现象,我们有没有解决的措施?
还有一个,在今年的工作计划上面,有一个研究制定特岗计划与免费师范生就业相结合政策,我想请您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不知道现在出台没有?谢谢。
宋永刚:您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怎么样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问题。应该讲,中央和各级政府对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直重视,十七大里面也讲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因为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大头,农村教师队伍是我们整个教师队伍的大头,这几年,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示范性的举措和措施,首先,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待遇,这是一个关系到职业吸引力的问题。这两年非常实的一项举措就是国务院贯彻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农村教师是大头,是受益的群体,同时对于老师来讲,职称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价杠杆,在相关部门制定的政策里面,高级职务职称比例要向农村倾斜,特别是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要统一中小学的职称系列,也是提高小学包括农村教师待遇的一个有效措施。
同时,对于在岗老师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政策,包括教师的表彰奖励,大家可能也注意到这个导向,对于在岗的农村教师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提升的机会,实际上现代社会培训也是一项重要的福利,这几年大家注意到教育部明显加大了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最近三年,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不断地加大投入力度。前年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资金是1000万,去年是3000万,今年是5000万,大家能体会到资金支持的幅度在不断增加,并且正在研究明年的培训计划,估计资金支持幅度会更大。“国培计划”的资金投向中西部农村地区,今年5000万,我们是用较少的钱,办更大的事,5000万资金培训老师的覆盖面达到了40多万人。同时进行了培训机制的创新,就把集中的培训与远程的大面积的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是一些农村为主的优秀教师,它们来学习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自己直接受益,同时他们要带着问题来,在这里进行双向互动,回去以后还要给其他教师培训上课。在此之前,首先是在我们国家级的远程培训网上当辅导员,通过这种方式,让有限的资源、让优质的教师资源在广大农村学校覆盖面更广,我想这也是吸引我们稳定教师的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刚刚提到教师的流动问题,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流动本身也是一个规律,但是我们要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让我们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大部分老师还是留在当地任教的,可能会有少量老师往外流出,目前没有这个准确的数量比例,但是从政府的政策导向来讲,我们希望:一是要稳定当地的农村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二是要输入新鲜血液,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要不断地补充到教师队伍里面去。
第二个问题是特岗计划与免费师范生实习怎么有效结合的问题,这位记者朋友问了一个超前性的问题,也是创新性的问题,也是当前我们必须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免费师范生政策和特岗计划本身就是两项创新,把两项创新怎么结合?刚刚在北京我们开了一个研讨会,也是总结2007年实施师范生免费政策以来的一些做法、经验,同时针对社会上和学生所关注的政策点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我们初步考虑要这两项计划一个结合点,就是实施教育素质计划改革,我们现在整个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在改革,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也在进行改革,我们希望按照国办5文件的要求,免费师范生毕业以后能够在职攻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同时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我们免费师范生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去任教,要到农村学校去任教两年,把到农村学校去任教的服务与特岗计划的服务结合起来,目前初步找到这么一个结合点,但是因为这两项计划的实施时间、实施范围、实施的政策空间还没有完全一一对应,现在我们正在研究这两项工作怎么有效的衔接,目前就进展到这个程度,谢谢你的关注。
北京电视台记者:首先我们知道前一段教育部成立了一个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不知道这个小组的成立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什么作用?刚才续主任提到高校自主招生已经实施了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在高校推荐制的制度下,教育部有没有对优秀的学生有一个认定的标准,是成绩第一,还是在某一个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长?另外,关于校长推荐,会不会在今后的试点当中在全国高校进行推广?另外提到素质人才培养,不知道教育部觉得怎么样真正培养出杰出人才?我们可能想到前一段提出的钱学森之问,不知道教育部下一步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续梅:首先第一个问题,你问到前不久刚刚成立的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大家知道,学风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评价一个学校好不好,说校风好不好、学风好不好,学风承载了育人的功能,它对于一所学校培养青年学生会发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现在我们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从全国的范围来讲,应该说我们广大的教师、科研人员都是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在学风建设方面表现很不错,但是学术不端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情况极其恶劣,大家也都注意到,最近也有媒体有相关报道,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的身上,但是它的影响却是非常恶劣的,应该说是败坏了学术风气,影响了学者的形象,所以下一步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遏制这种情况。教育部非常重视学风建设,曾经下发过多个文件,包括今年3月份也专门召开了学风建设的座谈会,而且下发了要求高校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通知,也做了一些工作。这次成立这么一个学风建设的协调小组,也是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一项重要的举措。
刚才记者问到这个小组准备干一些事情,有什么样的职责,我想主要是制定学风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宏观指导、协调我们高校学风建设;受理关于直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受理社会上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
另外,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现在我们遵循一个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主要负责的是直属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包括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学风问题的查处;省属高校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查处,省属的一些高校校领导班子如果有学术不端行为,由他们负责查处。责任主体还是在学校,学校只要有学术不端行为,由学校负责查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还是自主招生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叫自主招生?就是学校充分地发挥它的自主性,依照各个学校的办学特点,它愿意招什么样的哪方面特长的学生,由学校自己定。总体的原则还是希望体现不拘一格选人才,希望能够把综合素质非常全面又在某个方面非常有特长的这些学生,能够选拔出来。至于具体选拔哪一类,还是由各个学校自己定。
第三个问题是钱学森之问。最近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个问题大家特别的关注,媒体也有很多的报道。前一段时间,安徽省的媒体联合安徽省的教授给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写信,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前两天媒体打电话采访我,我也做了一些具体的解释,因为今天的主题是教师问题,我就不再具体的介绍了,大家可以看相关报道。
中国教师报记者:请教宋司长一个问题,第一是核实一下您刚才说今年招收特岗65000多人里面,只是中央特岗还是包括地方特岗?
宋永刚:中央特岗。
中国教师报记者:还想知道中央特岗和地方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有什么区别?刚才介绍特岗教师工资调整以后,大概一年有两万多,如果他们三年期满留任转为地方财政的话,他们还能够保证这个收入吗?
宋永刚:谢谢。刚才讲到六万多师资中央特岗计划的数据,地方特岗计划数据正在统计,我们要求中央特岗计划和地方特岗计划同步推进。
关于工资的问题,因为中央特岗计划工资政策明确的是中央负责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地方津补贴由地方负责,20540元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结算标准,不足的地方要由地方补齐,要求做到与当地同等老师的同等待遇,特岗教师只是服务期三年的工资性支出由中央负责,其他和当地老师一样,这个机制设计得到了很多方面的赞同,这个机制设计非常好,好在有利于特岗教师三年以后能够落实岗位。
记者:刚才两位记者谈到了中学校长实名制推选学生去北大学习,这个制度教育部在执行过程中,对这种可操作性以及执行的公正性细节是否进行过一些论证,还有就是说这个制度是否能够成为推选素质性人才可推广的方式,还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教育部是如何面对这个质疑的呢?
续梅:看来大家对北大自主招生的改革非常关心,刚才我已经说到了,既然是自主招生,我们的责任主体在学校,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完全由学校自己决定,由他们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包括刚才大家提到的实名制推荐,我想也是一些高校在尝试大学和中学联手共同构建、完善教育的诚信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多监督。我想任何一所学校,不光是北大,他们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都是本着积极探索的态度,会尽可能比较完善地设计政策,在实践当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也会高度关注并加以完善和解决。谢谢。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一次感谢宋司长,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下次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