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6 04:44: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王老师认可了该教师的首发提问“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只是建议执教者“在学生给出猜想之后,应适当追问”,而没认定这位教师的问题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否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积累进入课堂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不能无视其已有知识的存在,否则课堂会陷入一种无味无意的境地。特级教师夏青峰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或许能给我们启发。夏老师课始便问:“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简短的一句“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其次,课例中的教师在教学中漠视了学生的读“书”自学。通观课例,找不到读“书”的痕迹,而学生本应做到的课前预习却成了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从第一个学生直奔主题的猜想---180度中,我们不难看出课前预习对学生猜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干扰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操作活动中。”我们再反观夏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待学生七嘴八舌地汇报完所知道的“分数”知识后,夏老师接着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把心中的“小问号”逐一倒出后,夏老师顺势建议学生走进课本:“同学们,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好吗?虽然有些问题,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学完。不过我们有很好的老师---课本。大家自学课本,又能明白哪些新的知识?”同时适时教给学生读数学课文的方法: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同座交流自己的收获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书不仅是给教师用的,更是给学生用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本必须善读。阅读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教无定法,笔者无意否定“课例”中那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但该课忽略了文本的学习是不争的事实。夏老师曾在“分数的意义”一课课后谈到:“我在课堂上,没有帮助学生设计什么复习题,就直接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书上又能告诉我们什么?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这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回忆、交流、阅读与思考,同时也感悟一点学习的方法。试想,我们成人的学习,是否在很多时候也不自觉地运用过此方法呢?至少,我认为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我把它推荐给孩子们。”因此,当我们站在学生学习的真实角度去看问题时,一切都会变得透明、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