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个体的认识转化成群体的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4: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执教上述案例中的教学内容时,班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当时要求学生做这道题时,有几个学生就举手提出:每组两题的计算结果是相等的。一下子,大多数学生都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况。此时,如果教师提出:你能算出每组的得数是多少吗?就可以把学生引回到预设的环节中,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已认识到这是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再让学生计算后去体验就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于是,我便让他们在每组算式中选择一道题进行计算,结果学生在第一组中选择了38 + (76 + 24),第二组中选择了45 + (88 + 12)。当被追问为什么时,学生异口同声说因为能使计算简便。

    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我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写道: 教材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时,虽然没有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但却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对加法运算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能从算式上判断出得数相等,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运算律;能选择算式计算,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简便计算。这样做最大的收获在于尊重了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首先是来自于几个“特别”的学生,他们没有计算便知道每组的得数是相等的,正是由于他们的提示促成了大多数学生的深入思考:“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把个体的认识转化为群体的认识。

    当学生在计算38+76+24和38+(76+24)时提出: 第一题能不能用好的方法计算?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已经产生了简便计算的需要,当这种需要产生以后,教师不要因为这是个别学生的需要而拒绝,而应思考这种个体需要能否转化为学生群体的需要。事实上,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时,完全可以让他们用自认为“好”的方法去做,做好后交流自己的方法“好”在何处,促使班内大多数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并内化自己的认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4:41:00 | 只看该作者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部分学生过早地提出或回答问题会替代其他学生的思考,换个角度看,他们的这种“先知先觉”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在多哈亚运会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冠军并且打破了亚运会的记录,另一名中国运动员史冬鹏也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赛后刘翔坦言,自己跑这么快,主要是感觉后面的史冬鹏一直在追着自己。而史冬鹏也因为想要追赶刘翔,所以才跑得更快。学生之间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了差异的存在,才能使他们能够相互促进。教师要做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认识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同时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思考,让不同的思考进行交汇、碰撞,直至出现火花。把学生个体的认识转化为群体的认识,就是在尊重客观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现主动、和谐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21: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