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6 04:41:00
|
只看该作者
缪宇虹:我觉得倪老师关于“学案”设计的想法很有新意。她提醒了我们,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应该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不过,“教学”“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有机整体。教学设计中,既应该体现对教学方法、策略等的通盘考虑,也应该体现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的综合分析。二者合二为一,共同构成教学设计的全部。当然,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对学的关注相对欠缺,这倒是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并在实践中予以改进的地方。
许科勤(无锡市教学新秀):我觉得,今天我们专门花时间在这儿谈教学设计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课程推进到现在,教学设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如今的教师十分崇尚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甚至有人提出,教学设计应该粗线条进行,列个框架就够了,更多的精彩应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碰撞、生成出来。对这一现象,不知老师们如何看待?
缪宇虹:生成性确实是当下课堂的重要特征,它的存在也的确深刻影响了我们对教学设计的看法。就拿前不久听的“认物体”一课来讲,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搭一搭、分一分、认一认、摸一摸,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对乒乓球非常感兴趣,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没等活动开始,便忙着研究如何让那些老要滚到地上的乒乓球变得“老实”。教师发现这一现象后,临时调整教学设计,索性让全班学生展开研究,结果,课堂在兴味盎然中生动展开,不同物体的特征在学生的“玩”中得以深刻建构。
竺雪群:与其说这是动态生成,不如说,这是教学的现场“再设计”。只不过,这时的设计不再只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机械把握与客观判断,而要更多关照课堂中生成的一些即时要素,如学生中生发的需要、质疑、困惑等。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学设计这项工作并不是到上课开始就结束了,而应贯穿于整节课。
徐佳乐:而且,强调“生成”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淡化“预设”,或者干脆消解教学设计的作用。可以说,离开精心的预设,仅靠“守株待兔”,是很难等来所谓的精彩生成的。
陆琰:有效的教学设计还应因数学内容的特点而有所区别。比如,概念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丰富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还要注意运用诸如比较、判断等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本质属性等。计算内容的设计要注意将问题置于特定情景中,引导学生经历算法“再创造”的过程,要注意算法多样化后的优化,并关注学生计算技能的习得。总之,教学设计不应该是一个大一统的过程,不同的数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方法、思路及注意点,设计过程中,大家应区别对待。
秦惠(无锡市北塘区数学学科带头人):作为年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还会找一些特级教师的经典设计来看、来学。对此,我的体会是:名师的经典课例是其对教材深入研究后精心设计而成的,同时也是经受过时间考验的,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学习。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或是迷信经典。就拿我上过的“认识平行”来说吧,我曾听过特级教师魏洁的课,魏老师准确到位的语言、环环相扣的设计使学生对平行概念的认识十分到位。但这些设计一到我的课堂里,却全都走了样。后来一琢磨才发现,不同的教师,教学设计的风格、习惯、思路都是不尽相同的。魏老师的设计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不可能全部适用于我。于是,在重新设计本课时,我借用了魏老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环节,但在情境创设上重新下了一番工夫。比如,我用刘翔引出跑道线;在分类认识相交和不相交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小甲虫沿着直线向前爬的动画;在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龟兔第二次赛跑……这次成功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念:名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学其精髓,而非习其一招一式。
顾晓华:秦老师的话启发了我,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也同样体现在他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比如,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双基”的达成,有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与感悟,有些教学设计则更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等等。我觉得,好的教学设计不能一概而论。只有适合教学者自身教学风格的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才可能赢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记得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实,课堂教学或是教学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竺雪群:老师们,今天的沙龙是一次思想碰撞、思维交流、观念提升的过程。通过讨论,大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要让我们的教学设计真正有效,关键在于三个把握,把握观念、把握教材、把握学生。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的设计既要重预设,更要重生成,这就对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只有夯实基础,锤炼内功,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我们的教学设计才会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从低效走向高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