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2: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甘肃省天祝县职教中心 刘 武 (733200)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孩子感恩之心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再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都把他们当作宝贝,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吃苦”,自然就觉得长辈付出他们接受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另外,隐藏于素质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得学校的品德教育出现了空架子,政治教育多于情感教育,从而导致青少年学生情感苍白、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不懂关心他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教育也是人文教育,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好人生的底色。而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面对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感恩之心的缺失,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识恩、知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报恩。
  1.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知恩
  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是知恩,也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识恩、知恩。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感恩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涉及自然之恩、养育之恩、他人之恩、祖国之恩等。
  自然之恩。自然之恩在中学语文教材最为丰富。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婀娜多姿;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展示了北国风光的绚丽;沈从文先生的散文《边城》,为我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故都的秋》则是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写景状物中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表达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
  养育之恩。中学语文教材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有《傅雷家书》中对儿子深切的期待和感人至深的舐犊之情,有《背影》中强忍悲痛宽慰儿子、无微不至地关爱儿子的父子深情,有《我的母亲》中教之严、爱之慈的母子深情,有《陈情表》中李密要赡养祖母的悲恻动人之情,有《祭十二郎文》中韩愈强忍悲痛宽慰侄子、无微不至地关爱的亲情……教师应当在教材中挖掘这些无比深挚的感情和优秀的品格,使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人之恩。中学语文教材也多方面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情。如《羚羊木雕》中好朋友万芳对“我”的恩情,《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的敬佩与感激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的报答,《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对师恩的怀念,《柳毅传》中龙女对柳毅感激之情……教材中这些动人的情感将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
  祖国之恩。中学语文教材有不少歌颂祖国灿烂文化、民族瑰宝和民族精神的文章。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体现我国独特的建筑艺术,《云南歌会》、《端午的鸭蛋》等展示了祖国灿烂的民间文化,《黄河颂》、《邓稼先》等抒写祖国深厚的民族精神……这些感恩的素材将会激起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
  2.深入品味文本,让学生感恩
  感恩教育的第二步就是感恩,也就是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从而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感恩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懂得珍惜生命。要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二是学会承担责任,要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报效祖国是自己应该尽的责任。三是学会和谐相处。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谐相处,自己才会幸福快乐。 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感恩的价值观,就要引导让学生深入地品味文本,具体地感受、体验。可以在朗读中感受、体验,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中,可以反复引导学生品读阿长买《山海经》部分,感受鲁迅先生对她的感激与怀念;在《背影》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品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感受父亲的爱子之情;在《陈情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第一段,感受李密家庭的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怀,也可以在思考中感受、体验;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品读文章结尾并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美丽的仙湖消逝,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品读文本中思考,明白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的道理。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报恩
  感恩教育的第三步就是报恩,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教师可以在写作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抒发感恩之情。比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老师写一封首诗,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写一篇歌颂祖国巨大变化的文章,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报恩情。如在“走进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野外种上一棵树,在公园里浇花除草;在“走进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给社区的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在“献给母亲的歌”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激励学生为减轻父母负担而发奋读书,也可让学生用为父母做家务、亲手为父母制作生日礼物等方式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步增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感恩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总之,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尽的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0: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