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有效运用的分析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有效运用的分析与思考
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镇中心小学     燕晓飞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几年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用,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手段也日益丰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合理的现象,信息技术运用太过牵强,有些环节运用更有画蛇添足的成分,反而适得其反。本文针对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一些分析,从实践的层面提出一些反思。
关键字: 信息技术  运用  有效性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正在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有效载体。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各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老师们都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可以肯定的说信息技术已改变了现在课堂教学的模式,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回过头来看,我们也看到在有的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手段运用有效性不高的现象,许多课堂中信息技术运用不合理、不到位、不科学的状况时时出现,这样非但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反而适得其反,成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束缚。本文试着从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运用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加以反思,旨在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加深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一、正确认识,科学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需要的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应用到教学的过程中。但在实际的教学教程中,有些老师在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没有科学的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作用与内涵,不能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是“为了有信息手段而用信息技术”。过多的追求信息技术运用的外在形式,认为有信息技术总比没有强,没有信息技术运用的课堂一定不是好的课堂。从而产生了盲日追求“教育潮流”,不管什么课都要和信息技术搭边,而忽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经常在有些课堂教学中会看到“黑板搬家”现象,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变成现在的课件“满堂灌”的现象。有些课堂教学中,课件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笔者在几次公开教学听课中,甚至没有看到学生打开过课本,黑板上没有一字板书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在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老师们还要不断地提高认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加强学习与研究,科学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引导学习的有效工具、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激发思维的有效方式、突破难点的有效平台、互动交流的有效载体。
二、正视不足,注意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教育技术质的变革,让课堂从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课堂中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结构、内容创新、资源收集、方法建构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跨越。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课堂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上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这些年来在一线的教学中观察发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粗略总结有以下一些方面:
(1)信息技术运用功能形式过于单一,效能不高。这和老师的认识、教学准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有关,一节课中,信息技术运用了,但形式太过单一,如有些课上课件仅仅起到了黑板和节省板书时间的作用。有的课件,内容不少,但却是“书本搬家”,通过一个个问题,一道道题目,包括思考都展示给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一节课下来,学生甚至连教科书都不需要,黑板上也不会出现精美的板书,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解放”。这样的课,你不能说他没有用到信息化手段,但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只不过是在视觉上有了些“新玩意”,和传统的黑板、教科书其实在功能上没有多大质的飞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3:17 | 只看该作者

(2)多媒体技术运用太滥,影响教学效果。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以其在声音、动画、文字、图片等方面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很是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但在笔者最近听到一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一股脑地将这些声音、动画、视频、图像放到课件中来,从一上课开始,就感觉到是一场视听盛宴,孩子们上课上的开心,听了很多音乐,看了很多图片和视频,但是真正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探究学习的设计太少,一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老师仅仅是放映员,导致教学内容不清,主次不分,重难点不突出,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环境和空间,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反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施,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课件制作重形式轻内涵
现在课件制作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不断提高。在课堂上常常看到一些课件制作的水平真的很高,诸如运用Flash、3Dmax、网站式的制作层出不穷。课件的美工、功能、展现形式让人看了感觉真的是美不胜收,但再看看,你就会发现课件在突破教学难点,体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上做得没有外表这么出色了。在一节小学语文《狼和小羊》的课上,老师专门请人做了一段动画片,用来表现故事的延续假想,这样的制作真可谓“用心良苦”,但明白人都会想到,有这样的必要吗?更何况,这节课的课件除了这个动画,真没有太多的实质性的有利教学的东西了。这样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的经常看到,每一个课件都花了很多心血,但我们更应该重视课件的内涵,注重课件的“内在美”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
(4)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
现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太过依赖,好像离开的信息技术手段课都没法上一样。难道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都不能再用了吗?有一次在区级教学研究课中,突然遇到这样的现象:停电了,上课老师手足无措,对所有听课老师说课不能再上了,他的所有内容都在课件上。让大家感慨不已,这位教师的教学机智为什么会这样?真难想象10几年前的老师没有计算机是怎样上课的!再一次,听语文课,当给一段有感情的段落范读时,老师没有自己读,而是让“计算机”读,真难想象以往的朗读教学和一些好的传统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面前真的是这样“落伍”?
(5)信息技术运用太泛,忽视学科、内容特点
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让更多的老师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尝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但是,是不是课堂教学中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个重点教学环节都需要运用到信息技术手段呢?实践证明,不能将信息技术神化了,不能为了用信息技术而忽略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最终的教学目标,这是和现代教育理念所相违背的。在一次小学六年数学教学中,为了展示圆锥体积是和它同底同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通过动画形象的展现了圆锥倒3次倒满圆柱的现象。是不是这样的效果就一定是最好呢,让学生自己亲手倒一倒,远比看上这样的一段动画更让他们记忆与理解。所以在使用信息化手段时,要结合学科及内容的特点,科学的运用信息化手段,而不能不论什么课,不论学习什么内容统统照用,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南辕北辙,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3:22 | 只看该作者

(6)课堂教学受制于课件,影响师生发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实施,各学校积累了许多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加之网络的资源共享,各种资源库的建设。现在许多老师上课的课件直接来源于现成的资源,这样的状况常常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要兼顾到课件来进行设计,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不够。所以会看到有许多课的教学受制于课件的情况。这样一来,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遏制,学生的学习也会受到课件的束缚,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了课件与教师、学生的实际不相适应的情况,既影响了教学目标达成,也限制了师生能力的发挥。
(7)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者。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运用效果的好坏。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本身信息素养不高,但出于学校或大家都使用的压力被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且不说课件是不是他自己做的,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运用掉链的现象,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更何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的教育装备的不断投入,没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肯定不利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情况,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我们不能回避,要正视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寻找原因,从自身出发,从学科出发,从学生出发,努力克服,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注意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科学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给合传统教育手段的优势,让我们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真正提高。
三、研究与反思,提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融合,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师生能力等方面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精点的实例。怎样让信息技术更加有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加强备课管理,优化信息技术运用的科学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的教学准备是课堂效益的保证。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更加需要深入的研究技术手段在课堂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重点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不要用。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环节,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教程都必须要用到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施的,这在备课中要重点研究,不要让信息技术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二是:要怎样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目标,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所以在备课中,要明确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内容中运用的时机和方式,优化与内容之间的融合,才能科学有效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注重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让课堂教学增色不少,起到了有效的工具作用。但是同样也不能放弃我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传统教学中一些方法,如讲授、谈话、讲读、探究、合作、观察、参观、演示、实验、练习、阅读指导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永远都不会“落伍”。只有将传统教学中的优点,结合新课程的理念,配以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展现出高效的课堂。我们千万不能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绝对化,在教学设计中要有目的放矢的加以运用,该用的时候才用,不用的时候坚决不用,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要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和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从面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更大作用。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信息技术运用的实效性原则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路人。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师更要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用好信息技术方法,精心组织,适时、适度的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设计到运用做到准确把握,有效实施,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引思,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提高与进步。在实施过程中,克服唯课件是主体,老师和学生被课件左右的现象,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发挥出实效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3:26 | 只看该作者

(四)加强反思,在实践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而得到不断发展,是一个源源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总结与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紧密联系课堂,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促进自己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的不断进步。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反复体会,认真学习,加强总结与交流,丰富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多实践,引导大家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促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现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研究。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信息技术一定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03: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