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中这位学生的问话,显然有点出乎教师的意料,打乱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师的回答,显然也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在教学中,这样的现象绝不是偶然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可以碰到。久而久之,学生会越来越“理解”教师,这样的“题外话”会越来越少,课堂会越来越平静。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的眼中有什么?知识,还是学生?尽管在教案上知识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写得很详细,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眼中仍然只有知识,没有学生。特级教师吴正宪曾介绍过她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一开始,吴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一半”。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将一个圆分成两半。还有一个学生画了一个桃,用一把刀把它切开,旁边还有两片桃叶。这时吴老师出示1/2这个分数,告诉学生所有这些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就是生活中的“一半”,你们心中的“一半”。教师随手就把黑板上的这些图都擦掉了。因为按照吴老师的设计,她要利用黑板展示得出1/2的过程。这时,她发现刚才画桃的那个男孩很生气,用力地把文具盒一扣。下课后,吴老师问他:“刚开始上课时你那么积极,后来为什么不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呢?”没想到学生反问道:“你为什么要我们画,又把它擦掉?”
这件很小的事情,引起了吴老师的反思。她认识到在这个教学细节中,教师还是习惯于知识的传授,还没有真正将目光投向学生。后来她改变了教学设计,当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他们心中的“一半”之后,吴老师说你们愿意擦的可以擦,愿意保留的也可以保留,结果有的学生不愿意擦。本来就紧张的黑板,被孩子们占了,怎么办?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吴老师用红笔把学生的作品圈在一起。
吴老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分数这个知识,而且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就受到尊重,感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和幸福,那么他也会学着去尊重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学会欣赏学生,赞扬他们的发现,分享他们的成果。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可能会把教师设计得既美观又整洁的黑板冲击得乱七八糟,可能会对教师设计的“井然有序”的教学过程提出挑战。但是所有这一切在学生的需要面前都可以牺牲,在学生的发展面前都可以调整,因为教师的教最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德国哲学家博尔诺夫说过:“人不仅在其说出的话中代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也正是在其说出的话中真正形成这种意见并使之明确起来。”试想一下,教师在课堂上冷冰冰的话语:“按运算顺序计算!”传递出什么信息呢?是不是按部就班才是最好的学生?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敢于尝试和创新的思考不就被扼杀了吗?教师完全可以转换一种方式:“你想到了用‘好’的方法计算,真不错,试试吧。再想想,能不能将‘好’方法的道理讲给大家听听呢?”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不要用无形的手,扼杀学生的思想。对每个学生来说,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的教育不容有半点闪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