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3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摘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我们在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中,依据新课标、新理念,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载体,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主体合作探究式解决问题;同时,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为支点,通过实践应用、归纳总结,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重点研究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扎实、高效,使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问题解决;新课程;发展;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我们在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中,依据新课标、新理念,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载体,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主体合作探究式解决问题;同时,以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为支点,通过实践应用、归纳总结,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重点研究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扎实、高效,使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不断反思总结,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运用”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发现问题—依托情镜,提出问题—借助情境,分析问题—运用情境,解决问题—拓展情境,应用问题—回归情境,发展问题”六个环节。具体描述如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能”的基础上增加提出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这两种能力,变成了“四能”。发现问题,它是指学生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当中,去找到数量或者空间方面的某些联系,或者找到数量或者空间方面的某些矛盾,并且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而提出问题,是指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这些联系、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集中以问题的形态表述出来。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它们都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必不可缺又极为重要的。因此,“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解决的教学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且又贴近生活实际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通过小比赛、填空、口答、动手操作、讲数学故事、设疑等方法,创设恰当的有价值的数学情境,还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总之,要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中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萌发出学习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直接观察或感受到的,可以是通过对比等简单方式间接得出的。具体操作如下:
    1、创设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2、中段: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包括隐含信息。
  低段:学生观察主题图。思考:“图上画得是什么,写得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3、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32:48 | 只看该作者

    4、教师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梳理信息。必要的板书。
   二、依托情境,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学生获取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之后,要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依托生活情境提出有价值的、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数学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从来源说,可分为三类:一是教科书中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二是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的;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的。针对后两种情况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浓厚兴趣;更要善于鼓励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具体操作如下:
    1、根据发现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教师激励,进一步规范所提出问题的准确性及价值所在。
    3、根据本课需要,梳理问题,提炼重点问题,揭示课题。
   三、借助情境,分析问题
   学生借助情境自主探究新知,是问题解决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而借助已有情境,在情境中探究会给探究活动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生命因素。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教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指导解题策略,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具体如下:
    1、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个人独立思考。
    3、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采取讨论、实验等方法逐步得出结论。
    4、教师参与,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指导解题策略。
    5、学生独立选择算法。

   四、应用情境,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过去课堂教学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数学公式、法则、定理、数量关系式,能否利用这些概念完成题目的正确计算,而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我们需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起来,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问题解决就更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反而更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觉。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解题思路。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解题策略。教师在重点的地方,难点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思考方法,具体如下: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理清思路。
    2、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解题思路,进行说算理训练。
    3、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
    4、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32:52 | 只看该作者

    5、教师在关键处、重点处点拨总结。
    五、拓展情境,应用问题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应用到现实生活。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的数学模型定要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要围绕生活实际拓展生活情境,展开习题设计,针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练在关键的地方,着眼于指导思路和方法与技巧的形成。练习题的选择要照顾全体学生,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层次性。实践应用时,给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注重完善结论、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行优化;鼓励进一步提出新问题。
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好练习。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分层练习。
一层次:基本练习,注重知识再现,基本技能训练,关注学困生。
二层次:变式练习,通过对应用情境、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习题类型的变化引导学生熟练应用知识。关注中下生。
三层次:综合练习。通过知识间的基本联系综合应用,可新旧知识结合应用,融会贯通,关注中上生。
四层次:拓展练习,重在创新,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提高学生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关注优等生。
    2、评价反馈应用情况。
    3、进一步提炼方法,进行优化,总结经验。
    六、回归情境,发展问题
此环节是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回归课堂主情境,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简单小结,主要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激励、评价,切忌形式化。“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们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让学生继续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继续探索。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操作如下:
    1、生谈收获。
    2、师顺势引导,谈思考方法,知识技能……
    3、生反思评价。
    4、激励提高、兴趣延伸。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现出4个优势: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习方式。但我们更加深知,我们对于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我们会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它,逐步完善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3: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