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3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四年级数教研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一、认真学习了评价细则

  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再次认真学习了评价细则,然后我们统一了评价的方案和策略。

二、解读第一单元教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讨论、交流本星期教学中的问题

  例:我们在预设教学例3这节课时,我们觉得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跨度有点大,所以我们觉得教学例3之前铺入一题有乘、除和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感悟计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然后再教学例3乘除加减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运算顺序。这样,我们执行下来,效果很不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我们三位老师相聚在办公室,认真学习了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然后我们对照着教学常规,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具体如下:

在上课这一块第15条: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安排要有明确的数学教学目的,注重实效。在课堂上有时觉得时间很紧,便把这种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的环节省略掉了。其实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得出的结论比老师灌输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环节的切实应用,注重实效。

在备课中要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做得比较欠缺,难得有几节课这样设计的。

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作业中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没有做好。我们要努力去做,包括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精彩的方面也应该记录下来。

在辅导方面,常规中第20条: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原则。辅导要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既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又要关注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既要关注个性化的学习,又要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这里由于现在很强调关注后百分之二十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我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而往往忽视了学有余力的学生,想来这对他们来说很不公平,也不利于他们更好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位置与方向》单元解读和交流本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这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单元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而作业正确率也比较低。作业本上还有这样一道题:小女孩子说我在你的东偏北30度方向上,距离10米。然后小男孩说我在你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   )米。还可以说:我在你的(          ),距离(   )米。




    对于前半道题目没什么疑问,但后半道因为在教授例1时就强调了一下: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所以做这道题目时学生就有问题了,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另一种方法还是让学生填较大角的这种说法,即南偏西60度,因为这样也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方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王勤峰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讨论中段数学组课题的初步思考方向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审题能力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平时的作业或单元检测中,大多数的错误在于没有把题目看清或审题能力欠强,解决问题时往往丢三落四,还出现思维定势。比如这次单元检测中有一题:

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1)学校在图书馆的正南方向1000米.(2)体育馆在图书馆的东偏北40度方向1500米处.有许多孩子在画距离时,不看图上的比例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米,(因为作业中较多出现这样的)应该是6毫米表示实际距离500米的等等。

二、讨论初步解决的办法

1专项训练:课堂中,以同一组信息创设不同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2在多样的信息情况下,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3语言规范性:课堂中,尽量做到严谨地提问,防止随意性.

4课堂讲解和板书规范性:

5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关注信息与问题的联系,寻找合理的切入点解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讨论一些问题

1.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如教科书第61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 等。

2.老教材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但本教材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我们觉得学生会很难理解,我们查了一些资料:“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感觉到学生很难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我们觉得这个单元里,孩子们计算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知道了顶角,怎样求底角;知道了底角怎样求顶角是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由于创设了故事性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小数的加减运算变得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例1,父子看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边看边计算成绩,形如场外裁判;例3,一家三口看环城自行车赛,边看边用自己的方式计算运动员还要骑的路程,有一种为运动员着急、鼓励运动员快速、顺利抵达终点的关爱情怀;例4,两位学生推测校运动会中本班4×100米接力赛的成绩,体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从例1~例4,教材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严肃的学习面孔,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2: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