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2-28 16:49:04
|
只看该作者
三、“六步三查、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流程
第一步:课前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并完成上面的练习,第二天早上交到科任老师处,经教师批改后于课前下发。各小组学科组长交替检查,根据完成情况对各小组进行打分,并将分数公布在黑板上的“课评表”预习栏内。
第二步:小展示——让每个孩子在每堂课上都能发言
课前各学科组长根据能力大小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上课一开始,全体组员站立起来,围成一个圈,依次展示自己分配到的问题。如有不同答案就进行全组讨论。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学科组长将题序填在黑板上的“课评表”前。此时,教师的任务是深入各个小组,主要是监督(打分)、答疑、发现亮点、分配下一步大展示任务。
第三步:大展示——突破学习难点
根据教师的分工,各小组依次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可以通过朗读、讲解、板书、表演等形式进行。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补充、质疑、对抗。教师的任务是激励、引导(深度、方向、节奏)、评价、适时地点拔和讲解。
第四步:课堂小结——不是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会了多少
通过课前自学、课堂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小结,并构建出知识框架。并让之前得分最少的小组进行展示,其它小组补充。
第五步:当堂训练——我想知道这堂课是否高效
小结之后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巩固练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题目也分成A、B、C三类不同的难度。必需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必需让绝大部份孩子能当堂完成、当堂核对。
第六步:汇总记录
教师在学生做当堂训练时,对黑板上“课评表”中每个小组的各项得分进行汇总,并在本节课结束时对优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课后学科的科代表将分数记录在“日评表”中。
“六步三查、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四个变化:教师由“独奏者”走向“伴奏者”;学生由接受知识转为“学会学习”;课堂由预设建构转向动态生成;评价方式由一元评价发展为多元评价。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1、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实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得愉快。孩子普遍都爱学习、会学习,学得轻松而有效。自改革以来昆铜中学的老师不加班、不加点、不准学生购买任何课外练习,而全校的统考成绩却从全县第14名跃升到第3名,连续三年居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学生在体育、艺术、信息学、科学、数学竞赛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研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人都在谋课改,课堂天天有变化。任何时候,访问团来昆中听课时,学校都不会提前通知老师,也不特意安排,让来访者随堂听课。课改不是作秀,而是常态,是每堂课的课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来访的学校已超过千所,接待的来访教师已超万人。
3、昆铜中学课改的进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安吉县教育局宋焕新局长亲自担任昆中的联系领导;全县初中教育质量分析会两次在昆中举行,分管教育的金凯县长亲临指导;湖州市教育朱宏局长、朱建平副局长亲临昆中听课、指导;湖州市教研室全体教研员来昆中进行调研;安吉县教研室多次组织教研员来我校指导课改工作;安吉县县委唐忠祥书记率领人大、政协、政府多位领导来昆中调研、指导;湖州市副市长沈建平多次询问昆中课改情况,并在全市会议表扬昆中课改工作。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张丰主任亲临昆中,调研课改情况,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也在全省会议上表扬昆中课改工作。
5、学校自从2009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教育信息报、浙江省文明网、教学月刊、浙江教学研究、湖州日报、传媒湖州、湖州广播电视报、安吉报等相继对我校进行了采访报道,安吉电视台的《对话星期天》也对我校进行了专访,2012年4月11日《浙江日报》第12版以《一个农村中学的课堂革命》为题整版报道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和《中国教育报》也专门对我校的课改工作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6、随着学校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成果的不断显现,来自山东、甘肃、江西、江苏和浙江省境内的学校、教研室、教育局慕名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来我校参观学习的教师、领导、专家已近万人。学校校长和一批骨干教师也先后到杭州、、台州、黄岩、金华、、南京、成都、宜宾、上饶、甘肃陇西等地进行课改专题报告和交流。阳光、自信、自由、合作的课堂给了他们强烈的震撼,正如一位来参观的教育局长所说:昆铜中学的课堂是开放的、老师是自信的、学生是阳光的、分数是绿色的。
7、两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课改联盟学校、湖州市文明单位、湖州市德育先进集体、湖州市德育特色学校、湖州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安吉县中小学区域性课改实验学校、安吉县校本培训先进集体、安吉县教育系统五好班子、安吉县绿色学校、安吉县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巩固年先进学校、安吉县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
【参考文献】
[1]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陶成生.新课标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J].语文建设,200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