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723|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六年级毕业阅读与训练题及答案资料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8:0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4-2-25 18:17 编辑

松山一小六年级阅读与训练题(一)
播种希望的日子
[美]康纳德•克奇尔
小时候,我每年夏天都要随父母去内布拉斯加州我爷爷那里。
我记忆中的爷爷是佝偻着身子,瘸了腿的。听爸爸说,爷爷年轻时很英俊,很能干。他做过教师,26岁时就当选为州议员了。可是正在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患了病——严重的中风。
宽阔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牛声,脆脆的鸟鸣,使我流连忘返。“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一天早上,我兴致勃勃地说出我的愿望。
“那,你想种什么呢?”爷爷笑了。“种西瓜”。爷爷棕色的眼睛快活地眨了眨:“那么让我们赶快拖播种吧!”
我从邻居玛丽姑姑家要来了五粒黑色的西瓜籽,取来了锄头。在一棵大橡树下,爷爷陪我翻松了泥土,然后把瓜籽撒下去。忙完这一切,爷爷说:“接下去就是等待了。”
当时我并不懂“等待”是怎么回事。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去查看我的西瓜地,也不知为它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一片泥浆。谁知,直到傍晚,西瓜苗却连影子也没有。晚餐桌上,我问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了,还得等多久?”
爷爷笑了:“你这么专心等待,也许苗会早点长出来。”
第二天早晨,我一醒来就往我的瓜地跑。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了!
稍大些,我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瓜地里的。尽管这样,我不认为那是一种游戏,不是慈爱的爷爷哄骗孙子的把戏,而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如今,我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事业上也有所成就。而我觉得自己乐天的性情与成功的生活是爷爷为我在橡树底下播的种子长成的——爷爷本来可以告诉我,在内布拉斯加州种不出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种瓜的时节,而且树荫下边也不宜种瓜……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让我真真实实地体验了“希望”与“成功”的滋味。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原野      (       )的草垛    (        )的鸟鸣
(       )的牛声      (       )的西瓜    (        )
2、说说下面四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1)可是正在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患了病——严重的中风。(    )
2)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去查看我的西瓜地。(     )
3)我兴奋极了——我种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地。(     )
4)而我觉得自己乐天的性情与成功的生活是爷爷为我在橡树底下播的种子长成的——爷爷本来可以告诉我……(          )
3、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4、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5、仔细阅读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1)句中的“这”是指(         ),“那”是指(      )
(2)“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是指(                  )。
6、你是怎样理解“而我觉得自己乐天的性情与成功的生活是爷爷为我在橡树底下播的种子长成的”这句话的?
                                                                           
7、填空。
(1)为了实现“我”的愿望,“我”决定(             ),爷爷是这么做的:(                 )。
(2)在“等待”的过程中,“我”(         ),爷爷是这么做的:(   
                   )
(3)当“我”得到大西瓜时,“我”(                  )。
8、从文中你读出了“希望”和“成功”各是什么滋味吗?说说看。
“希望”的滋味:                                                                  
“成功”的滋味:                                                   
9、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8:07:45 | 只看该作者
松山一小六年级阅读与训练题(二)
血  源
刘兴沛
夏天的清晨,乘公共汽车上班去。我坐在靠外侧窗边,停站时,习惯地望着上下的人。关门的气泵声“哧”响起的时候,我忽然看见前方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妇女直奔过来,急切地喊着“等一等”;但售票员看惯了此类情景,不为所动,门关上了。然而车并没有接着起动,因为在关上车门的同时,那位年轻母亲朝前跌倒了。她是用裸露的双臂托着孩子奔跑的,跌下去时,双肘触地,孩子因惯性和震动而从臂中脱出,向前滚了一转,就像女排运动员扑身垫球而未垫起。幸好,离路旁铁杆尚有半尺之距。孩子当然是哭了,但只有两三声便立刻休止——因为母亲极其敏捷快速地重又把他抱起了。母亲边哄孩子“勿吓”边说自己的不是。售票员说:“快上来吧!等你哪!”那关上的车门已经打开了。
眼见此景的坐客全都站起让座。她坐到我的位子上。我透过近视镜片注视着那小孩,黑亮的眼睛竟望着我,还似乎有些笑意,他早已忘了——或根本就不知——刚才的惊险。显然他毫发未损。然而每亲忙开了,孩子的头、身、足、手固不用说,连孩子的胖屁股也仔细看了看。母亲的脸色由苍白渐渐转为红润,还环视一下周围的人,难为情地露出歉意。人们也就跟着放下了心。突然,她发出一声惊呼:“呀!”大家也禁不住被她引出了一句“啊?”原来她在孩子的衣襟上发现了鲜红的血迹!她刚刚转过来的面色立即又恢复到死灰,双手颤抖着,迅即重新开始更仔细的大检查!找不到这血源,如何能罢休?接着又听到了她一声极欢快的“噢——”,乘客们又被她引出了一句“啥?”原来她找了血源——就在她自己的双肘上!她抬起臂,我看到皮肤已擦烂,血粘着灰砂,当中露白处,我猜想是肘骨。显然她伤得不轻。
然而年轻的母亲笑了。笑得那么坦然,那么舒心,那么轻快,那么不可抑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近义词。
坦然——(     )  敏捷——(     )  急切——(     )  舒心——(    )
反义词。
苍白——(     )惊险——(     )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颤(   )(      )   似(     )(     )
  (   )(      )     (     )(     )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空,并说说从所填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1)孩子当然是哭了,但只两三声便立刻休止——因为母亲(          )地重又把他抱起了。
(2)我体会到了:                                                            
(2)然而母亲忙开了,孩子的头、身、足、手固不用说,连孩子的胖屁股也(       )看了看。
(3)她刚刚转过来的面色(     )又恢复到(     ),双手(    )着,(      )重新开始(     )的(     )!
4、问答。
(1)文中的“血源”指的是什么?
                                                                  
                                                                     
(2)用“——”标出能看出母亲“伤得不轻”的句子。
                                                                       
                                                                 
5、按要求做题。
(1)突然,她发出一声惊呼:“呀!”(写出这个“呀”包含的具体意思)
                                                                        
(2)大家也禁不住被她引出了一句“啊?”(写出这个“啊”包含的具体意思)
                                                                     
(3)接着又听到了她一声极欢快的“噢——”(把破折号后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6、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7、试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写一句话。
                                                                  
8、用“∥”给短文分段。
9、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8:07:59 | 只看该作者
松山一小六年级阅读与训练题(三)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元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的。”
    小男孩子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子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学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子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贵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来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的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累(   )(     )  量(    )(      )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拖累(      ) 贡献(     )  独一无二(     )
反义词:自卑(      ) 幸运(     )
3、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再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4、填空。
(1)小男孩就读的学校是(         ),这一次老师交代的“功课”是(        )小男孩打算(                  )。
(2)小男孩的妈妈捐了(           ),小男孩(       )看着妈妈签名,想(        ),却(      ),后来小男孩说他不是想(    ),也不是(    ),只是(        )。
(3)经过妈妈的一番开导,第二天小男孩(            ),从此以后,小男孩(                )。
5、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2)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学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6、仔细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问题。
小男孩在这一次学到的“捐”的“意义”指的是(       ),别人不能“捐”到的指的是(                )
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8、用“——”画出最能体现妈妈那番话对小男孩的影响的句子。
9、当妈妈取出5块钱时,小男孩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8:08:16 | 只看该作者
松山一小六年级阅读与训练题(四)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时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完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底拉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那一穗。”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来;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应该追求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组词。
甸(    ) 穗(     ) 拣(     ) 垄(     )即(     )悟(    )
旬(    ) 惠(     )练(     ) 聋(     ) 既(     )语(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如(  )初(   )   不(    )时(    )  东(   )西(   )
错失(   )(   )   实(    )在(    )  挑(   )拣(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读短文,回答问题。
(1)苏格拉底给了他的弟子们什么任务?
                                                                     
                                                                     
(2)弟子们的表现怎么样?
                                                                     
                                                                          
5、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他们叫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必要过早地定夺。
                                                                  
(2)弟子们的表现怎么样?
                                                                        
                                                                     
6、填空。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      ),似乎在嘲笑他们。”这种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7、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体会。
                                                                  
                                                                    
8、概括本文的主要意思。
                                                                     
9、“当然,应该追求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8:08:30 | 只看该作者
松山一小六年级阅读与训练题(五)
让中国人自豪的兵
王伟1981年底从陕西省兴平县入伍,经过刻苦训练,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神枪手。成为神枪手后,他曾经为120名外国元首、将领进行过射击表演。
这是一个不巧的日子,意大利的一位将军前来观看北京卫戍区某团射击表演,正赶上瓢泼大雨。也许这位将军认为这样的气候更能看出军人的本色,因此,他希望表演照常举行。
王伟心中打起了小鼓,尽管他久经沙场,百步穿杨,但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中表演还是头一次。
糟糕,靶台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瞄靶时臂肘撑地一下陷进好几厘米,密集的雨点打在枪上,使准星缺口难以贯平,远处的靶子像在云中雾里。小王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调度枪身,用右眼死死盯住模糊的缺口、准星、靶心。枪声响了,快速射4秒钟10发10中,微型目标靶5发5中,显字靶10发10中。
将军激动了,紧紧握住小王的泥手,把一枚意大利奖章挂在他还滴着泥水的胸前。∥
有一次,美国的一位上将别出心裁,要看“战场观察射击”,并提出看王伟组织的群体表演。这无疑是将了王伟一军。“战场观察射击”,没有预定目标,它是由观摩台人员按动电钮,随心所欲地显示目标。看来,上将要考王伟的智勇和指挥艺术。
进攻令发出了。王伟手提冲锋枪,带领步枪射手李光宏、轻机枪射手王和荣在开阔地上搜索前进。突然,100米正前方出现3个胸环靶,王伟眼疾手快,将目标全部报销。
然而,枪声刚落,险情发生了   右前方150米处冒出运动靶2个   左前方180米出现半身靶3个   正前方200米出现人头靶3个    正前方偏右300米出现全身靶3个   王伟倒吸一口冷气。面对复杂的情况,他迅速观察“敌情”,果断进行战场分工。嗒 嗒 嗒  冲锋枪  步枪    轻机枪同时响起,仅用3分25秒,就消灭了全部目标。
上将看到了这精彩的一幕,“OK,OK”声脱口而出。∥
多年来,王伟所得的奖章已有200多枚。他的确是让中国感到自豪的兵。
1、多音字组词。
调(tiáo)(      )   模(mó)(      )  恶(ě)(    )
   (diào) (      )    (mú )(      )   (è)(    )
                                         (wù)(   )
2、缩句。
(1)意大利的一位将军前来观看北京卫戍区某团的射击表演。
                                                                     
(2)也许这位将军认为这样的气候更能看出军人的本色。
                                                                     
3、读短文后回答。
(1)王伟最出色的技能是什么?
                                                                     
(2)王伟为意大利的一位将军表演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3)王伟为美国的一位上将表演的难度又在哪里?
                                                                     
                                                                     
4、分别用“     ”和“     ”画出文中描写王伟两次排除险阻的句子。
5、短文已用“∥”分为四个大段,请概括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6、本文通过记叙(                    )和(               )这两件事,赞扬了(                              )。
7、给第8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8、读了文章后,你怎样理解文题中的“让中人自豪的”?
                                                                    
                                                                     
9、你认为王伟这个怎样?假如王伟就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对他说的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8:08:47 | 只看该作者
松山一小六年级阅读与训练题(六)
牛顿的童年
每个人都有童年,科学家的童年也跟同学们一样,爱玩,爱问为什么,不过有时他们玩的很特别。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童年时代喜欢做机械模(型  形)和思考问题。妈妈给他一点零花钱,他都用来买木工工具,做小风筝、小风车、漏壶等,做的东西都很精巧。
一次,镇里安装了一架用于水利灌(溉  概)的风车。大家都感到新奇,从老远的地方跑来看。牛顿趴在草地看了一天,风儿吹,车儿转,能灌溉,牛顿看得入神了。回到家里,牛顿找来工具,叮叮当当干起来,做成了一个风车的小模型。
小风车很精巧,牛顿想让同学们都看一看。于是,他把风车带到了学校,摆在桌子上,用书扇一扇,风车就转起来。同学们一边看,一边说:  太妙了   太妙了    看着    看着    一个同学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风车会转呢        是啊       为什么不扇就不转了呢      大家一起问牛顿           
“这,这道理,我也不懂。”牛顿羞得满脸通红。
从此以后,牛顿懂得了做事情(    )要动手,(    )要动脑,一定要弄清为什么。从此他读书更加用功了,有时,妈妈让他去赶集卖东西,他却坐在篱笆下津津有味地读书;妈妈让他去放牛,他一心只管读止,结果迷了路。读书多了,牛顿又长了许多知识,(     )会模仿,(      )还有创造。
有一天,牛顿做了一灯笼挂在风筝的尾巴上。夜晚,点着的灯笼随着风筝飞到空中,随风飘动,非常好看。邻居看到天空中的这种奇怪情景,非常惊讶,以为是出现了(慧  彗)星。牛顿十六岁的时候,有一天狂风怒吼,大雨倾盆,人们都已躲到屋子里,可牛顿却偏偏跑到暴风雨中,一会儿顶着风走去,一会儿顺着风回来,看看走路的速度差多少,计算一下风的力量有多大。还有一次,他帮妈妈提着一桶牛奶,提着,提着,他忽然想到如果牛奶桶快速转起来,牛奶会洒出来吗?想到这儿,他提起牛奶桶在头上抡着转动起来,噢,牛奶并没有洒出来。他并不就此为止,直到找到答案,才肯罢休。
牛顿童年时代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玩法,从中他发现了许多问题,养成了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习(惯  贯)和兴趣,最后,终于成为一们伟大的科学家。
1、划掉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巧(     )  特别(      )  惊讶(      )  探索(      )
4、给文中空处加上标点符号。
5、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1)牛顿是怎样懂得做事情除了要动手、还要动脑弄清为什么的道理的?
                                                                  
                                                                        
(2)文章写了牛顿童年时代想出了哪些别人想不到的玩法?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此读书更加用功了”?找出有关的句子抄写下来。
                                                                     
                                                                     
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7、给短文分段,写出段意。
                                                                       
                                                                  
8、结合句子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妈妈让他去赶集卖东西,他却坐在篱笆下津津有味地读书。
                                                                  
(2)有一天狂风怒吼,大雨倾盆,人们都已躲到屋子里,可牛顿却偏偏跑到暴风雨中。
                                                                     
9、你认为牛顿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与他童年时代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玩法有关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8:08:58 | 只看该作者
松山一小六年级阅读与训练题(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性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载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录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点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爷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着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他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身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胡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总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再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轮廓(kuò guō)   侮辱(wū  wǔ)  有棱有角(léng  líng)
惟妙惟肖(xiāo xiào)  油渍斑斓(zì  zé)
2、写出与下面带点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1)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
(2)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
(3)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辨了几句。(     )
3、用“——”画出与“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相照应的句子。
4、联系全文回答。
(1)作者说“他的相貌很古怪”,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2)“徐老虎”这个绰号是怎样来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用“√”标出。
(1)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
(2)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
(3)鼻尖有一点红,像酒糟的。(     )
(4)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    )
6、用“∥”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7、“我至今不能忘记”这位国文老师的原因是什么?
                                                                       
                                                                    
8、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你怎样评价这位国文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18: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