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秀参赛论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数学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2: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优秀参赛论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数学教学
摘要:借助教育信息化优势,加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信息化应用的落脚点,信息技术只有深入课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传递信息 激发兴趣 贴近生活 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美妙艺术 事半功倍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与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的形式与数量等,而且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时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掌握知识。
我在执教“相遇问题”一课时,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利用多媒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3分钟就有了3段这样的小线段,他们的总长度也就两人走的路程和。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提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须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达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强化数学的“生活化”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顺利,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原因时我们教师教学时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力量。既能用数学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环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到数学。数学产生于实践,数学的最终目的也要为实践服务。力求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与“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和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数学与生活便捷地接轨。
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理解数学生活化的含义,在学生探究得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纸盒、鱼缸、火柴盒等,演示他们的表面积展开图,让学生灵活利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从简单的求一个纸盒的表面积(六个面)入手,进而得出了鱼缸的表面积(五个面),包括灯管的纸盒的面积和火柴盒的面积(四个面),甚至有的学生又得出了求一个长方体的占地面积(一个面)等。当他们面对这些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时,不仅能清楚的体会到数学的内部联系,而且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也就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2:30:34 | 只看该作者

三、化抽象为直观,领略“数学美”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成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小学生由于手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一些数学你概念,无法通过蚊子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从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我在教学“时、分、秒”时,制作了这样的课件: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得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地认识。
枯燥的练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生喜欢的儿童读物创设情境,也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选择了《西游记》——这一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读物,来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孙悟空是孩子们最崇拜的“明星”,他的“火眼金睛”、“七十二变”和“如意金箍棒”,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神奇宝物。针对孩子们的这些心理特点,我巧妙地在《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单元中引入了孙悟空,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段,把孙悟空的这些本领与数学技能巧妙联系,延伸到数学领域,满足了孩子们的强烈好奇心。如在“真假分数”这一课中,引入“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使学生在期盼成为“火眼金睛”的孙悟空的强烈好奇中,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好奇心的驱使,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动力。在进行了新知识的系统学习之后他们豁然开朗,原来掌握了“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这些“法宝”后,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正确识别真假分数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在数学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由整数与假分数的互化,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这“四变”,扩展到后面学习的百分属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十变”,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本领相结合,使学生在《西游记》这一故事情境中,解决数学的能力逐步提高。
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因为可大可小,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打败许多妖魔鬼怪。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单元时,播放孙悟空的法宝——“如意金箍棒”,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和通分,可以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变大或变小,根据我们自己做题的需要,随时变化,而到了最后的结果,就可以像孙悟空一样把它变小(最简分数)收藏起来。在分数加减中,只要运用好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根“如意金箍棒”,就没有做不出来的题。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深切感悟到这一性质的确可称之为本单元的“如意金箍棒”。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更主要的是让孩子领略了数学的魅力。学生在学完这一单元后兴奋地说“说不定吴承恩就是根据数学采编出了令人这么好看的《西游记》呢!”
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2:30:37 | 只看该作者

四、化静为动,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我们学校门口到华兴超市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000米的路程时比较长的。接着出示学校的操场图,操场一周200米,思考并想象:绕操场几周是1000米,并想象一下1000米有多长。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带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
有了信息技术这一平台的支撑,使原本让学生感到抽象,甚至有些鼓噪的数学概念、法则、定义等变得生动具体、易于接受。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时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数学教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3: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