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提高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1:5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提高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摘要    一年聋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听障儿童。由于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偏远的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和语言康复训练。他们对文字、语言、数字缺乏起码的敏感性。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也是聋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要让聋生学好数学必须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使聋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感情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学业的进步和潜能的开发。根据聋童视觉敏锐,爱玩,爱动的特点,运用看图表演,动手操作,游戏,生活体验等策略,构建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聋生;数学学习;策略; 效果

聋生与健听学生有着相同的学习需要,普通小学的教学规律和内容同样适用于聋校的数学教学。但是,由于聋生特殊身体条件的限制,聋校的数学教学与普通小学存在很大差异,听觉障碍学生对比健听学生来讲,一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二是几乎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学前数学启蒙教育,数学认知为零;三是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能力尚且需要培训和引导,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更是薄弱。这样一来,对聋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主要困难就在于,一切要从零开始,启蒙、启发一起搞,数学语言和数学逻辑一起抓。那么,如何才能把数学形象与表述语言联系起来,形成聋生数学经验?如何才能让刚入学的聋孩子学习好数学呢?唯有牢牢把握一年级聋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找到聋生的兴奋点,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寓教于乐策略,让聋生乐学数学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分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吗?”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聋哑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各类游戏,寓教于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第一册第一节“数一数”这一课,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游戏活动:猜一猜,老师手握着几个小彩球?再数一数,是否猜得对。猜对了老师奖励一朵大红花。猜错了,数对了或者猜对了数错了,老师就奖励一个笑脸。学生们挣着猜,抢着数,开开心心地游戏着。愉悦的课堂气氛造就了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操作策略,让聋生知数学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论智力形成的几个基本阶段时说,“只有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活动形式才是完备的智力活动的源泉。”这就是说,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在对物体(或物体的代替物,如模型、标本等)的动作中形成。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一年级聋生缺乏生活经历和逻辑分析的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思维分析,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对初入学的聋生教学,我充分使用教材中出现的大量的情景图让聋生们放眼去看,动手去做,用实验、操作的方式让他们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摸摸袋里有什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接着又引导学生触摸、观察、比划物体的表面,使学生的观察实现从“体”到“面”的转移,初步感知“面”与“体”的关系。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的一个平面比着边画一画,或用印泥印一印,可以从它们身上分别取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而三角形则利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以后获得。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猜、摸、看、画、折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发展聋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聋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融入生活策略,让聋生用数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1:55:50 | 只看该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因此,在引导聋生进行数学学习时,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聋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才有利于聋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例如,在教学”第几”这个环节时,我设计了排队的情景:“同学们,我们现在排队去操场,话音(手势语)一落,同学们已经按照平时做操时排队的样子站好了位置。“我来看看谁排在最前面。”接着,我把写着”第一”的卡片交给他,”你排第一,那么第二是谁 ?让学生讨论“第二”这张卡片该给谁.确定后,我又让学生说一说第“第三,第四”的卡片该给谁.这样,通过排队这一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学生对第几的意义也就轻松地理解了. 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我创设了超市情境让聋生模拟实践,补偿了聋生缺少实践经验的弱势,让聋生陶醉在因学数学而能购物会算账的喜悦之中 。
四、用多媒体策略,让聋生悟数学
广泛利用科技因素,充分调动聋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在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对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些教学上所遇到的问题。如第一册“加减混合”是第六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我在教学上运用了电教手段,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在教学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时,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的场面,引导学生用手势语和口语描述画面,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计算顺序。这样,轻松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在黑板上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五、感受成功策略,让聋生爱数学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的成功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这是教育的首要的金科玉律.”聋童比健全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遇到挫折他们往往更脆弱,更容易灰心丧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努力,不断发现新的“自我”,在心理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每当进行鼓励、表扬活动时,聋生都期待着自己能成为被表扬的主角。此时,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激励评价语言,鼓励聋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例如:引导看图时,可评:你观察真仔细!你能从左往右有顺序地观察真棒!回答问题很完整时,可评:说得这么完整,大家鼓掌吧!说得很清楚,大家一起跟着说一遍!除此,竞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产生荣誉感和幸福感。 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火车算一算”, “夺红旗”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例如:在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摘苹果”的比赛.答对一题就可以拿到一个大红苹果图片,拿到五个苹果就能换一颗红花星(红花可以贴到班级光荣榜内).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个个精力集中,答题认真仔细.当摘到苹果时,特别高兴。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总之, 有效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运用生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学习,让成功的良好体验为聋生注入新的活力,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促进聋生的潜能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4: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