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因此,在引导聋生进行数学学习时,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聋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才有利于聋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例如,在教学”第几”这个环节时,我设计了排队的情景:“同学们,我们现在排队去操场,话音(手势语)一落,同学们已经按照平时做操时排队的样子站好了位置。“我来看看谁排在最前面。”接着,我把写着”第一”的卡片交给他,”你排第一,那么第二是谁 ?让学生讨论“第二”这张卡片该给谁.确定后,我又让学生说一说第“第三,第四”的卡片该给谁.这样,通过排队这一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学生对第几的意义也就轻松地理解了. 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我创设了超市情境让聋生模拟实践,补偿了聋生缺少实践经验的弱势,让聋生陶醉在因学数学而能购物会算账的喜悦之中 。
四、用多媒体策略,让聋生悟数学
广泛利用科技因素,充分调动聋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在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对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些教学上所遇到的问题。如第一册“加减混合”是第六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它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我在教学上运用了电教手段,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在教学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时,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的场面,引导学生用手势语和口语描述画面,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计算顺序。这样,轻松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在黑板上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五、感受成功策略,让聋生爱数学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的成功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这是教育的首要的金科玉律.”聋童比健全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遇到挫折他们往往更脆弱,更容易灰心丧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努力,不断发现新的“自我”,在心理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每当进行鼓励、表扬活动时,聋生都期待着自己能成为被表扬的主角。此时,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激励评价语言,鼓励聋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例如:引导看图时,可评:你观察真仔细!你能从左往右有顺序地观察真棒!回答问题很完整时,可评:说得这么完整,大家鼓掌吧!说得很清楚,大家一起跟着说一遍!除此,竞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产生荣誉感和幸福感。 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火车算一算”, “夺红旗”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例如:在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摘苹果”的比赛.答对一题就可以拿到一个大红苹果图片,拿到五个苹果就能换一颗红花星(红花可以贴到班级光荣榜内).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个个精力集中,答题认真仔细.当摘到苹果时,特别高兴。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总之, 有效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运用生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学习,让成功的良好体验为聋生注入新的活力,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促进聋生的潜能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