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2-21 09:48:50
|
只看该作者
二、掌握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上好科学课,是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收到实效,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做好外,教学方法的科学有效地运用,上好科学课是关键。教学活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刀真枪”地做,“做”就要善谋略,讲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本身的特点选择并运用恰当有效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实落实。经过近一时期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此目标,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体现科学课程性质,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教师要树立大教学观的思想,把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置身于科学课程这一大背景下去通盘考虑,既要明确每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又要知道这节课的教学与整个课程的关系,即要见树木又要见森林,站在课程的高度去分析、看待每一节课,就会避免就课论课,偏离课程目标的问题出现。其二:教师在设计、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目标都要兼顾,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使三维目标都有所落实,哪一个目标都不能偏废。使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是在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与形成添砖加瓦。
2.科学课要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科学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目标是由多因素组成的,因此教学目标也是多元的。目标的多元性除了科学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而达到,而必须是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而成。例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在“怎样比较三个高矮、粗细不同的水瓶中装的水哪一个多哪一个少”引发的问题中,经历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分享成果等过程,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了“科学结论的获得要通过科学实验的证明”这一认识。其中,在预测哪一个瓶子装的水多这一结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讲明预测的理由,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对所研究问题的关注程度,对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也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水在倒来倒去的过程中尽量不洒,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认真观察能力(认真观察水位置的高低……);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学会反思与修正……总之每一个探究过程无一不体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价值所在。因此科学课要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逐步形成的目的。
3.让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课堂。活动性是科学课的特点之一,这是由于科学启蒙这一特点决定的。教师要精心设计难易程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的具有典型科学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智慧、长才干。要争取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例如《骨骼》一课,教师所组织学生开展的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摸自己身体的骨骼:每一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组的意愿,随意选择自己的手、脚、肋摸一摸是有多少块骨头组成?每一块骨长的是什么样的?摸后小组学生相互交流。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情绪高涨,尤其摸脚骨的学生纷纷脱下了袜子,也顾不得小脚丫的臭味儿了,认真地摸着、数着,有时数不对,小组同学帮着一起数,直到自己认为数对为止。第二个活动是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学生各个高举右手,踊跃发言,惟恐教师没有叫到他,失去了汇报成果的机会,课堂的活跃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第三个活动安排的是:教师针对每个小组所探究的内容,发一张相应的手、脚、肋骨X光的照片,让学生对照照片进行第二次观察。不用教师多言,学生都认认真真的对照、观察,修正自己的错误。安排的第四个活动是:在学生对人体骨骼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发给每一位学生一套人体骨骼模型图,让学生进行组装。学生再一次遇到难题,左右胳膊、脚,总有组装反的现象,不是脚朝后,就是手向外,这又迫使学生自发的再一次地去认真观察X光照片。纵观整个探究过程,教师没有对学生提过多的要求,学生都自发地去观察、比较、再观察,直至学生对所探究人体骨骼部分有了大致的了解,获得了他们自己满意的结果。为什么有这样的教学效果呢?可以归因于教师所组织开展的几个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活动本身的魅力吸引了学生的探究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得到了培养与发展。很好地体现了科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4.教师适时适度有效地指导。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课程倡导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但在学生亲历活动中,是否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呢?事实证明不是的。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只有不到10岁的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已有经验、动手能力、思维发展等一系列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他们探究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困难,甚至是不可解决的,怎么办?在此时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适时有效地指导,关键是教师要讲究介入时机,介入多少的技巧。过早,会阻碍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过晚,学生会处于无助的状态。前后两种现象都有损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所有教师必须掌握指导时机、多少的技巧,努力做到适时、适度、必要、有效。例如《分离混合物》一课,教师指导学生对混合在一起的锯末和螺丝钉进行分离。学生提出四种分离的办法:①用磁铁。②用手拣。③用筛子。④用水。接下来学生就要动手实验来证明他们提出的方法可行。在此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这四个实验都做,有顺序吗?”学生们马上意识到,用水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应放在最后。教师的这个指导就是适时必要的指导。否则学生实验会一塌糊涂。再如《磁铁性质》一课,当学生想用实验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性质时,学生一时想不出实验方案,处于无助状态,学生活动无法继续下去。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必须发挥。于是教师启发“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两块磁铁就不能看到实验现象呢?”学生会说:“是桌面的摩擦力太大,使磁铁不能转动。”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我们想办法不让桌面的摩擦力限制住磁铁的运动不就可以了吗?”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用绳吊、用支架、放在水面的泡沫上……对比前两个教师指导的例子:第一个指导属于浅层次的,只要教师想到了,就能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二个指导属于较高层次的,即使教师知道该指导,但常常苦于无“招”,找不到指导的办法。这就要求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就是高手、高招。这样使教师的指导不但适时,而且有效。这里还要注意一点:教师指导的是思路,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具体做法,明确今天的指导是为了明天的不指导,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5.科学课堂应具开放性,充满生机。开放性是科学课程的基础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开放的。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做适当的增减;对于教学过程,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新生成的问题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于教学结论,不强调所有学生的答案是一致的,况且科学课的结论有时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时间和空间,要更多的给学生自由,不要用上课的时间、课堂来束缚住学生的手脚,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才是学习科学的第一大课堂。科学课程资源是丰富的,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众多资源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供己所用,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使我们科学课的学习充满生机。科学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新兴的学科,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困难,正像郁波研究员在一次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另人困惑的阶段,对于新理念的把握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漫长的过程,是新理念与旧观念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反复体验去‘悟’它,如果想法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经过磨砺是不可能获得真“经”的。为此,科学教师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课程改革中,要坚持不懈,励精图治,力争早日取到科学教学的真“经”,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