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课堂呼唤开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全体教师通过领悟新课标改革精神,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呼唤“开放式”,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

    一、营造教学氛围的开放——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教师不要长期居高临下,认为自己就是权威,而应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商讨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无论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上才喜欢提问题,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灵感才容易被诱发,擦出创新的火花。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一池融融的“活”水。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让数学知识有趣而有益。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如有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在学生初步了解并解决数的排列组织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小亮、小强获奖,现在要他们分别为一二三等奖,有几种不同的排序方法请你们排一排。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如在运用统计知识进行社会时间活动时,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我国六百个城市中,有四百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量达60亿立方米。一方面,缺水情况严重,而另一方面水源浪费资源同样不容乐观,下面我们通过实践活动来说明: 如果你在刷牙时任凭水流淌,后果将会怎样。   

    ⑴记录自己整个刷牙的时间。   

    ⑵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到一个大盆内,10秒后用量杯测量盆中水量。   

    ⑶运用⑵中的数据计算,如果你在刷牙时任水量流淌会浪费多少水。   

    ⑷收集全班的数据,然后计算出所有数据的平均数。   

    ⑸假定每个人刷牙时都任水流淌,估计一年里你们班所有同学因刷牙浪费水的数量(设想每个同学一天刷牙两次)继续估计全国人每年浪费于刷牙的水量。

    这个实践活动可能缺乏常规应用题的严谨与规范,但它可操作、富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昂的参与其中,锻炼了测量、统计、运算等实践能力,使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和杜撰的无聊题目,相反地它就显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初步感受到了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才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了如何在更大范围内运用数学服务与社会的思考。

    三、落实教学目标的开放——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般可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方面:借助计算机网络资源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实践探索,掌握规律,发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通过介绍和自己网上查找搜集有关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事例和数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来看,开放性比较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些认知因素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也注意了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学生的表达、组织、操作、创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四、注重教学活动的开放——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气

    传统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是划一的、趋同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目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1、首先是自主活动。以“设计新纸箱”为例来阐述。为了让处于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设计方案中来,为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设计,可对学生说:“在你们桌上放着几袋小方块,你可以利用小方块帮着设计,如果你觉得不必用小方块的,当然也可以。”这样,就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于是课堂上呈现出忙碌的景象:有的学生用小方块搭、拼;有的拿着笔在纸上画示意图;还有的学生将24分解成三个整数相乘的形式在设计……如此教学,学生的活动是自主开放的,自主开放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2、其次是探究活动。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教学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存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那么,这种教学的功能就没有达到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知识的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不仅智慧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可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最后是合作活动。由于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由于学习内容的开放,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独立自主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教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基础上进行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学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创设课堂练习的开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一、二年级实验教材的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不仅重视数学知识的结构,更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例题,巧妙设计开放习题,才能使教材的知识结构不断同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条件的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10以内加法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0=()+(),9=()+(),8=()+(),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掌握了10、9、8的组成和10、9、8的加法算式,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搜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数学课程标准关注对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允许以不同方式理解、思考和解答问题。在二年级学生掌握了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组开放性问题:果园里有桃树20棵,李树30棵,杏树25棵,请同学们从以上内容中选出几条信息,编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兴趣浓厚,编出了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如一名学生这样编:桃树与李树的和是杏树棵数的几倍?

    3、思路的开放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习题,让从不同思路入手,去探索多种解法。如教学6和几的进位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时,有位教师在学生计算6+7=13时,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不同的想法,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解题思路,学生甲说:因为6+6=12,7比6多1,所以6+7=13;学生乙说:因为7+7=14,6比7少1,所以6+7=13。学生打破了常规“凑十法”思路定势,创造性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又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8页第一题,教材提示按公鸡数和母鸡数相加,即8+4=12,做完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学生得出可按白色鸡数目和彩色鸡数目相加,即9+3=12。这里不但体现了思路的开放性,同时也是分类思想的渗透,并且渗透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的价值观。

    4、结论的开放性。 有的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必须将已知结构进行组合与重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萌芽时期,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势,所以他们看问题和分析问题角度不同,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类习题,是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有利时期。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分类”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请到讲台前来3个男同学和3个女同学,请下面各小组同学讨论解决怎样对他们进行分类。通过本题练习,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作出不同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六、重视实践作业的开放——让理论应用实际

    (一)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比如,现在农村各地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组织学生到农户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效益。再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或收集几家商店的商品价格,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或收集乡镇企业近年来产值和利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制成的统计图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

    (二)自办数学小报 这项内容适合中高年级。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在每月一次的自办小报展评活动中,学生广泛地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积极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编进自办小报中去。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办报设计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办报质量。例如,一张8K纸的有效面积多少为宜?报头及各个栏目的内容在整个版面中占多大比例合适?如此,学生在摘抄、编排、设计中,将艺术美、数学美有机融为一体,真正体会到创造美与欣赏美的快乐。

    (三)开设“数学乐园” 数学乐园是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发现、搜集的数学问题进行整理,做出答案,并把整理运算的过程记录下来的一种数学游艺活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从报刊、电视及生活见闻中发现数学名人、数学谜语、数学趣解,巧妙地加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有的还配以插图、注解和说明,形式活泼有趣,是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理想园地。

    (四)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如五年级有个学生在学习了自然数、整数之后,对“数”产生了兴趣,把观察学习的收获写进日记里。他这样写到:“今天最高温度5度,可以用自然数‘5’表示,那么零下5度怎样表示呢?前进了五百米与后退了五百米又是什么关系呢?经过查资料我才知道,有些数可以在它的前面加个“-”,爸爸说它表示负数。真想不到,看起来很枯燥的数原来有这么多奥秘。”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制作、数学故事会、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七、创新教学评价的开放——树立学生的自信 传统的数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人、权威,妨碍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数学评价应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展开。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            

    总之,让数学课堂开放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今天的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呼唤开放的数学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六、重视实践作业的开放——让理论应用实际

    (一)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比如,现在农村各地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组织学生到农户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效益。再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或收集几家商店的商品价格,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或收集乡镇企业近年来产值和利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制成的统计图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

    (二)自办数学小报 这项内容适合中高年级。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在每月一次的自办小报展评活动中,学生广泛地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积极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编进自办小报中去。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办报设计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办报质量。例如,一张8K纸的有效面积多少为宜?报头及各个栏目的内容在整个版面中占多大比例合适?如此,学生在摘抄、编排、设计中,将艺术美、数学美有机融为一体,真正体会到创造美与欣赏美的快乐。

    (三)开设“数学乐园” 数学乐园是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发现、搜集的数学问题进行整理,做出答案,并把整理运算的过程记录下来的一种数学游艺活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从报刊、电视及生活见闻中发现数学名人、数学谜语、数学趣解,巧妙地加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有的还配以插图、注解和说明,形式活泼有趣,是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理想园地。

    (四)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如五年级有个学生在学习了自然数、整数之后,对“数”产生了兴趣,把观察学习的收获写进日记里。他这样写到:“今天最高温度5度,可以用自然数‘5’表示,那么零下5度怎样表示呢?前进了五百米与后退了五百米又是什么关系呢?经过查资料我才知道,有些数可以在它的前面加个“-”,爸爸说它表示负数。真想不到,看起来很枯燥的数原来有这么多奥秘。”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制作、数学故事会、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七、创新教学评价的开放——树立学生的自信 传统的数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人、权威,妨碍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数学评价应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展开。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            

    总之,让数学课堂开放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今天的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呼唤开放的数学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17: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