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2:0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一般、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他所具有的抽象性是小学生学习概念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个特点我们认识到学习对客观事物认识,通常是从感觉开始的。学生在学习概念时,也应要有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直接观察,有助于学生感知概念,行成表象。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 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体、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教学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讲 到:“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人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些年这段话使我由衷的钦佩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从这两年的工作中,我的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的辅助教学到有机融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步步深入。我们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成熟,使一届届的学生受益。我深刻认识到,好的教学方式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短短几年的成绩而是终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可以说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
何谓媒体,简言之,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息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的工具。多媒体即若干种媒体的组合。概念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农远资源,挖掘多媒体的教学潜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以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助于感知概念形成表象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一般、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他所具有的抽象性是小学生学习概念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个特点我们认识到学习对客观事物认识,通常是从感觉开始的。学生在学习概念时,也应要有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直接观察,有助于学生感知概念,行成表象。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 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体、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例如:“体积概念”的教学,教材是这样定义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在这里,关键是对“空间”的理解,为了说明这一点,我用多媒体依次显示如下的动态过程:1、装满细沙的杯子。2、把沙倒出(不要与其他沙混合),杯子放在一边。3、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中。问:把沙子再装进去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会意识到:因为木块占据了沙子的空间,所以有些沙子将会装不下。然后通过多媒体显示火柴盒、工具箱、楼板,又认识了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这时学生们不仅充分理解了空间的含义,而且在头脑中也形成了有关体积的表象,对体积的概念也就更容易掌握了。
多媒体的使用,还使数学概念图的展示轻而易举。所谓“数学概念图”,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数学知识(概念、思想和理论等)之间的本质联系,使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加以运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概念图还可以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对学生来说,概念图能整合新旧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知识。利用多媒体,把数学概念图适时的向学生展示,有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2:07:26 | 只看该作者

二、有助于自主探索,发展思维
所谓自主探索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发现新知的认识过程,是对知识整合、建构以及进行发散思维和整合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将问题拓展,不断揭示事物间新的矛盾,能诱发学生展开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新的结论。
例如:在“长方形概念”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显示墨水瓶盒、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问:1、这些是什么图形?2、在立体图形中,有一种形状叫做长方体。你知道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吗?3、想一想: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吗?通过多媒体的画面显示,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形态、不同体积、不同位置的主体图形探索、研究、处理、评价,在解答前提的基础上,迅速作出调整,得出正确结论,从而锻炼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深刻性。

三、有助于形成体系,融会贯通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但概念与概念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数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迁移情境,一个概念掌握之后,可以有助于其他概念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概念体系,达到融会贯通。
例如: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可运用多媒体设计如下练习:屏幕显示分数“13 、34 、56 ”和假分数“33 、84 、115 ”的图像示例。问:(1)“13 、34 、56 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2)33 、84 、115 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一小?为什么?
对于这两题,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因为从图例中就可以观察比较出结果,此时引导学生归纳出真分数和假分数,向学生说明:真分数和假分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实质上是以“1”为分界线的分数,学生自然就会在头脑中把真分数和假分数联系起来纳入到同一个概念体系当中,学生在学习真分数与假分数及其相关计算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四、有助于对近似的概念及时加以对比辨析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其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又有区别。如数与数字,数位与位数,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化简比与求比值,时间与时刻,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周长与面积,等等。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及时把它们加以比较,以避免互相干扰。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就较容易理解。
    如学习了“整除”,为了和以前学的“除尽”加以比较,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下列等式中,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
    (1)8÷2=4               (2)48÷8=6
    (3)30÷7=4……2         (4)8÷5=1.6
    (5)6÷0.2=30             (6)1.8÷3=0.6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第(3)题是有余数的除法,当然不能说被除数被除数整除或除尽,其他各题当然能说被除数被除数除尽了。其中只有第(1)、(2)题,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而且没有余数,这两题既可以说被除数被除数除尽,又能说被除数被除数整除。从上面的分析中,让学生明白: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除尽包括了整除和一切商是有限小数的情况。
学习了比之后,可以用列表法设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的习题,从中明确“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是一个关系式”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2:07:30 | 只看该作者


五、有助于反映事实,理解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时就可利用电教媒体将教学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如何画角是“角的初步知识”一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看,这样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教师画时会有部分学生不注意看;其二,作图时,教师的身体会遮挡部分学生的视线。 而这一环节, 利用CAI课件来完成,情形就大不一样。 第一步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和方法,演示前,提出要求:“注意观察画角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由于用电脑来画,手段新颖,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非常深刻。第二步教师黑板上画,学生书空,进一步明确画角的步骤和起笔位置,渗透角的形成。第三步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的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
数学科学严谨的推理性,决定了搞好概念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首要条件,利用多媒体搞好概念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值得教师努力探索其中的奥妙。

六、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大放光彩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学生每天可以社会上接受大量的信息去充斥他们的大脑,而我们的课堂如果还是一如既往的呆板无趣必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们的教学任务也就很难完成。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情况将大不相同,运用教学媒体可以把本来是干巴巴的最难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变换成多彩多姿,生动形象的音响和画面。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便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感情的参与下进行理智的活动,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进行《黄河颂》教学时学生往往难以体会到诗中的意境,这时我就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信息化处理并借助多媒体,让文本和影像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我选用气势磅礴的黄河近景借助多媒体,再配上著名歌唱家黎信昌的演唱,以放飞学生的心灵,驰骋其想像,神游在想像的天宇,感受黄河那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泽被众生。这样壮阔的意境,高昂的气氛,自然会激发起赤子之心,让学生顿感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从而达到了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效果。所以,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

七、让信息技术为语文课营造学习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信息技术渗入语文教学,为课堂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还有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这种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功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不仅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而且可以发展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以及独创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譬如,在《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中,我首先广播“安塞腰鼓”片段一,将热烈击打腰鼓的情境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欣赏,激发兴趣,进入学习状态。接着集体朗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的精彩段落,将音像教材与文字教材融为一体。然后广播“安塞腰鼓”片段二,将安塞腰鼓昂扬的气势和击打腰鼓者豪放的身姿进行展示,让学生由表及里地欣赏安塞腰鼓之美。继而学生自由品读精要段落,理解精彩句子的深刻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2:07:34 | 只看该作者


八、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翅
大凡记人记事的课文都有一定的情节。在记人叙事的课文中,课文的主要情节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些篇幅较长的记叙文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如果使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就能使课文内容由繁变简,学生容易掌握。 如:《藤野先生》一文,在文章中,作者见到藤野先生前对东京的失望;去仙台途中,作者的忧国思想;以及与藤野行政管理相识相交过程和惜别的缘由等,集中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媒体手段这种密集形的信息提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挖掘人物形象。 课本中的许多优秀人物形象需要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中国人民铮铮骨气的文天祥;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于一身的我们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毫无民族偏见和有严谨求实精神的藤野先生……事先,制好课件,上课时把图文并茂的课件放映出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心灵震撼人,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了解了人物形象。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 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如:教《岳阳楼记》时,在播放整篇课文范读录音的基础上,重复播放精彩片断,插入切合课文主题内容的背景音乐,同时在屏幕上映出与朗读内容有关的画面,例如:晴天时的岳阳楼景,阴雨时的岳阳楼景等等,指导学生认真仔细地欣赏,反复体会语言的特点。通过统计对比,使用多媒体比不使用多媒体的学生体会感情高出46%
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优美,质量坚固,工艺精巧,就要分析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制作特征。但是学生,甚至教师连石拱桥见也没见过,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课本上虽有一幅插图,却无法与其他拱桥比较,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于是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有名的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雕刻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比较、分析等过程,学生们终于得出结论:中国的石拱桥优美、坚固、精巧,中国人民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性的人民
 以上就是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其中必有不到或值得商榷之处恳求各位同仁提出批评意见,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必将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教学水平必将随之提高而最终得益的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孩子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3: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