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获奖论文合理选择合作时机,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广西梧州藤县天平镇新兴小学 唐宏芬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应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即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生、新的气象。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关键词:转变角色 新课程 兴趣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应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即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生、新的气象。我们教师如何在新的学习方式下,改变以往单一地讲解、演练,而组成许多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完成学习呢?我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设计主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围绕学习要求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如在《左右》一课,我就设计了大量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学中乐”。尝试着将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
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活动:教师做,请你观察并模仿。学生兴致盎然地跟着老师做动作。这时,我问他们: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学生纷纷说自己先动右手,再动左手,初步感知左右。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身上的“左右”,这一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同学们边说边比划,紧接着我又让学生们玩个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使学生感知了自身的“左右”。
在学生对“左右”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 “稍息”,随着口令,学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我说: “应该出哪只脚?你对了吗?”这时有几个同学低下头并挪动着脚步,还有的同学对另外的学生说: “右脚、右脚”。在第二次时,就几乎没有出错的了,这说明学生亲身体验了所学到的知识,并加深了对“左右”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出现了自由转自由说的现象,学生动了起来,并开始简单的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行动。
在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握手下课。你们见过别人握手吗?用的哪只手?这节课同学们合作得非常愉快。同桌之间握握手。这时,学生高兴极了,有说有笑地伸手去握。认识区分“左右”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理解“左右”相对性就更是一个难点,由于课堂上采用了开放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体验,师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切入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成长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经历和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他们的学习在活动中不经意就完成了。有趣的活动强烈的现实感,使他们不觉得学习枯燥乏味,而是快乐。
2、在活动交流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例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的数学中,要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发给每个小组数量不同的别针。在数别针过程中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亲身经历抽象出数是过程,同时还要说出数别针的方法。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去数别针,有的学生说:“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另一个却说:“一个一个数的,不能数错啊!”有的同学说:“数出10个别针放在一起,再数其他的”,还有的同学用一种方法数 ,用另一种方法检查……每一个小组都能拿出多种数别针的方法,全班同学的思维达到了高度活跃的状态。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了不同的方法,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反思、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