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个性化教育——浅谈学生个性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2: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个性化教育——浅谈学生个性的发展
临汾市尧都区实验小学     赵盼
     内容摘要: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可变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相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现出个性特征。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教育要从“人性”出发,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从“人性”出发的教育,满足人的发展的多方面的需要;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学校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学生个性、   、 创新型人才、   个性化教育
 
         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只有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与技能运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呈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背景下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2、我们应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使每一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但每一个人的潜能发展方向可能是不同的。那么在学校里,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就有根据自己的潜能上特点积极发展的权利,每一个学生不仅有自己的潜能,而且这些潜能由于个人后天条件的差异,开发的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一些学生由于处于不利的环境下,潜能的 开发会受到压抑。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需要,而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给予学生以有效的帮助。
3、从“人性”出发,提出“人性化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的明智选择。“人性化教育”包含诸如宽容、民主、平等、激励、赏识等多种教育艺术。也只有在“人性化教育”的氛围中才能诞生丰富个性的个人。允许多样化的存在是现代人现代意识的重要体现,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的教师应首先具备这种意识。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处处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彰显人文性关怀。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凸显学生个性化发展,彰显人文性关怀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2:22:57 | 只看该作者


        一、创设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生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感兴趣的教学寓以一定的情感表现。课堂上当孩子们对教师讲课感兴趣时,精神格外集中,孩子们用表情和眼神向老师输送信息。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反馈信息中不断地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积累了不少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如:直观教具、彩色画面、电教手段等都被学生所欢迎;又如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讨论、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此外,还有情趣的引入、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良好的示范,在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亲切愉快之感。课堂教学切入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首先给提供学生各种实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观察、感知,摸一摸、看一看它们上面的角。这个活动旨在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激起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剪刀、吸管和扇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逐步摆脱实物,抓住角的本质属性,初步感知角的特点。通过上面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这时我及时组织学生观察、对比、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设计一组“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本环节的最后,我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安排了“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寻找周围物体上的角,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及时对某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与弥补,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并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望。例如,教学“加和减”,以生活中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浇花、游戏活动,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栽树等劳动场景为素材,创设动态变化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教材选用童话题材,以“森林运动会”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习“等于”“大于”和“小于”,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助于体会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教师讲的少了, 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 学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 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说数学”时间少了, “做数学”时间多了。教师少教学生反而多学, 让人感到踏实、放心。老师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或数学活动,激励学生去“做数学”,从做中学。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必须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交流的愿望;在做数学中,人人依据各自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课堂上闪烁着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创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2:23:02 | 只看该作者
         
      
        二、 观察操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法实施的过程。运用动手操作的教法,显得十分关键。因为教法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课堂教学中把繁难问题化为简易问题的桥梁。教师的工夫在于架桥,让孩子们顺利过桥,而教师架桥的过程正是分散知识难点的过程。如何架桥,数学知识逻辑性很强,新旧知识衔接很紧。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原型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相似原理充分发挥知识的原型作用,为学生提供线索,方能促进学生获取知识。
        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必须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和除数是整十数的方法,才能促进以旧引新,以新忆旧,新旧结合。运用这种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气氛,掌握了知识。成功的教法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如:在教学《角的认识》第二个环节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棒,用自己的方法来做一个角,同桌互相说一说,摆的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什么地方。在这里班上有一个孩子有新的生成,他利用两根小棒摆出了四个角,说明这个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是比较好的,我在课堂中是抓住了这个生成的,让他将自己摆的角介绍给了全班同学听,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其后在教师示范后,让生用纸片动手折出一个角,并标出角,指出顶点和边,展示学生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通过直观的具体实物,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角的了解更加深入。         
      

三、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基础不一样,兴趣不相同,个性有差异,把他们混杂在一起施教,是很难把他们都教好的。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尽管有统一的进度,但教学目标却难以达到。他们的年龄,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为,教师就必须心中有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达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分析研究造成家庭、社会、历史差异的各种原因。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个别辅导,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创造精神。为此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教师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的成长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记得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课堂始终以“做数学”作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做数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倍的认识》这节课时,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2:23:09 | 只看该作者
         
      
        二、 观察操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法实施的过程。运用动手操作的教法,显得十分关键。因为教法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课堂教学中把繁难问题化为简易问题的桥梁。教师的工夫在于架桥,让孩子们顺利过桥,而教师架桥的过程正是分散知识难点的过程。如何架桥,数学知识逻辑性很强,新旧知识衔接很紧。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原型启发式”教学法,运用相似原理充分发挥知识的原型作用,为学生提供线索,方能促进学生获取知识。
        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必须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和除数是整十数的方法,才能促进以旧引新,以新忆旧,新旧结合。运用这种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气氛,掌握了知识。成功的教法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如:在教学《角的认识》第二个环节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棒,用自己的方法来做一个角,同桌互相说一说,摆的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什么地方。在这里班上有一个孩子有新的生成,他利用两根小棒摆出了四个角,说明这个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是比较好的,我在课堂中是抓住了这个生成的,让他将自己摆的角介绍给了全班同学听,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其后在教师示范后,让生用纸片动手折出一个角,并标出角,指出顶点和边,展示学生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通过直观的具体实物,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角的了解更加深入。         
      

三、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基础不一样,兴趣不相同,个性有差异,把他们混杂在一起施教,是很难把他们都教好的。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尽管有统一的进度,但教学目标却难以达到。他们的年龄,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为,教师就必须心中有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达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分析研究造成家庭、社会、历史差异的各种原因。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个别辅导,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创造精神。为此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教师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的成长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记得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课堂始终以“做数学”作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做数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倍的认识》这节课时,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2:23:14 | 只看该作者


四、为学生营造宽松氛围的课堂。
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下可以激发人的思维,,可以使人禁锢的思维热情高涨,可以激活人沉睡的潜能,可以使人幽闭的心智活泼起来,使人的思维遨游在自由畅想的空间。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如果不断刺激一个人做出主动地、独特的反应,为他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他的个性自然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
过去我们的教师、家长、抑或是全社会都有一种共识:认为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使服从者,而我们的学生也是一味的推崇老师,从不敢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个性受到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所以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师生关系,前往不要把“教师至上”的态度带到课堂或是学生的生活中。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我们都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见解、情感意志和行为,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最高教育目标,我们要把握好每一堂课,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做到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既要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育职能的核心.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只有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个体特点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不断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容的个性,从而培养优良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成为创造性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20: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