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1 22:01
标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丽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入,引起了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教学 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促进了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资源几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优化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学科整合 学习工具 多媒体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为目标的教育就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系统的使用,为个别化学习和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资源,已广泛地运用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借助它自身图形、声音、色彩、文字等优美画面的特点,将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教学中解放出来。
一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形势已刻不容缓,在学校教学中所占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入,引起了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教学 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促进了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资源几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优化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
二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工具性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1 22:01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主要内容有:
1、教学演示的工具。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2、主体交流的媒体。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外界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资源环境的生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书本知识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而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例如异地景观、背景材料、实物模型、重要数据、实验过程等,很多是课本所容纳不了的,而这类材料却能极大地丰富教学的资源环境,传统教学模式所受局限太大,根本无法全部生成。就拿数学学科来说,它的信息技术资源包括数学教学中所凭借的信息技术手段与相应配置,还包括凭借信息技术加工整合,从而可被数学教学所用的囊括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无限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资源被开发利用,数学教学的手段和条件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4、构建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缘在于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5、利于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近年来已经突破了课外活动的限制,而被提升成为基本的课程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习资源,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并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这极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学软件都可以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界面的支持。让学生在各种真实的复杂的条件下作出选择和决策,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1 22:01
三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教学中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1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数学应当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重复图象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的转换等效果,充分呈现给学生直观、形象、新奇的视觉,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
如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借助信息技术,浓缩时空,超越时空,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对数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信息技术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又如: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角,多媒体课件能生动、逼真地把整个过程演示出来,此时教师再作适当的讲解,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讲解会随着图形的呈现不断发展,很快就会理解了教学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去剪,去拼,由于有了前面的直观演示,学生很快就剪拼出来。
这样通过课件动态的、直观的、形象的演示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 利用信息技术分化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要么太“陡”,要么太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整合和优化各种媒体,有效地分化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分解圆柱很繁琐,而且很费时,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先引导学生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师用课件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思考,圆柱体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推导它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学生展开讨论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示圆柱的解剖图,教师演示叠加过程,学生一看就明白,然后观察长方形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又因为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就等于底面积乘高。这样在演示的过程中,分散了难点,突破了重点。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1 22:01
4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应用意识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地处理教材,把生活情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学数学,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小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为数学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分层练习和动画的内在感染力,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整合起来,进行创造设计,让它在课堂上发挥它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