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教育教学文章精选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7:07 | 只看该作者
难忘,难忘……

窦桂梅

  今年春节在东北老家过年。初一晚上,中央教育电视台邀请刘堂江等学者,及当年斯霞、霍懋征的学生——如今他们都已年过花甲,讲述小学时代老师给予他们爱的故事。静静看着,听着,心里闪念,好几年没有见到霍老师了,年后回北京应该去看望。
  初四晚,接到朱老师的短信:霍懋征老师已经走了。愣了。老人家身体很好啊。怎么?!

“我喜欢小生命”

  2003年北京海淀区召开“窦桂梅专业成长思想研讨会”。这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关系到对整个海淀区教师专业培养的方向定位。会议内容有一项是我上两节课并作专题报告。其间要请一位专家给我评课。
  当然请霍懋征老师!她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北京的老前辈,也是语文学科专家,海淀区领导们也意在让我向霍先生学习,在心中树立方向。
  教委联系了霍老师,她欣然答应了。那时她已经81岁。
  多么荣幸!和海淀教委张凤华副主任手捧鲜花到霍老家拜访。一进门,呵,仿佛进入植物园林。地上,窗台上,甚至天棚上,几乎都被绿色盆栽植物覆盖。初春的北京还是春寒料峭,而这里已经夏意融融。有趣的是,这绿树红花丛中,鸟在棚顶中飞来飞去,一会落在沙发上,一会落在窗沿上。东屋住着猫儿好几只,狗儿也好几条,看到有人来,纷纷走出来似乎排着队迎接客人呢……
  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家居。看到我们脸上的欣喜与惊奇,老人家笑着对我们说,我喜欢小生命,我说过自己是“海陆空三军总司令”。鱼缸里养着小金鱼,阳台上是鸟窝。退休后,她每天都在屋里写东西,屋外鸟语花香,屋里小狗围着。闲了就喂喂鱼,喂喂小鸟、小狗……
  “我喜欢小生命”,一句最本真的话透着霍老师那么柔软,充满爱意的心!不必说她曾先后提出设立教师节、制定义务教育法等若干重大建议,也不必说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老师”,被温家宝总理赞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单就“我喜欢小生命”就足够了!
  喜欢小生命,当然就喜欢小孩子。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位曾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本可以留校做一名大学教授,但却选择了到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一名小学老师的原因吧。而她,在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6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小学的课堂上为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做出了巨大贡献。教育部曾要调她去工作,她答应只能“借调”;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她当编辑,她不去,只承担了教材的编审工作;全国妇联、北京妇联等单位都邀请她任职,可她都没有离开孩子和小学课堂。
  曾经她的二女儿病逝;曾经她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曾经她13岁的儿子被人扎死,15岁的小女儿被吓傻……为什么这些残酷的人生考验没有把她压垮?为什么一年零九个月的“牛棚”生活后,没有使她屈服?我想,就是因为喜欢小生命,就是因为心中充满刚毅而柔韧的生命力。

“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

  坐在霍老师对面的沙发上,我拿起教材,双手递给先生,并送给她一本《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看到封面的“三个超越”,先生笑了。她的表情告诉我,先生是知道我的这一教学主张的。
  我们知道,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她曾实验和推广了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参加了五级分制的试行和经验推广;进行了从注音字母到汉语拼音方案教学的过渡实验,总结推广了汉语拼音教学法;为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学制改革编写教材,进行试教,并推广过教学经验;提出了“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教改目标,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趟出了一条新路……
  霍先生幽默地说,当年自己提出的“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十六字方针的教学改革,把着眼点放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其实就是小窦你说的“超越教材”啊。我告诉先生,在吉林工作时,我师父(已故原省教育学院的副院长张翼健)曾向我们介绍霍先生的经验:一学期在讲授教材设定的24篇课文之外,又讲授过71篇文章,学生的作业都在课堂上完成。3年实践后,全班学生的作文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无错别字,全班总平均成绩达到98.7分……“嗯,张老师还专门请我到你们吉林省上过课呢。”说完,又笑了起来。
  “小窦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把课堂上的主动权和课外时间还给孩子,学习质量就提高了。”她又笑着说起来。在与她的交谈中,还告诉我她曾经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说自己过去讲课过多过细,占用了学生课上“多练”的时间。因此,她提醒我,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多说多练。是啊,为孩子们松绑,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抖擞起精气神,回归童年的质朴,是霍先生,也是所有家长、教师、学生共同的期盼。
  谈到我教学的《再见了,亲人》的课堂教学设计,我没有说得过细,主要想多听先生的见解。只告诉先生大概框架——为了实践自己正在思考探索的“主题教学”下的“三个超越”教学理念,我以“亲人”为主题,以同一作者魏巍的《再见了,亲人》为主讲课文,《我的老师》为略讲课文,并补充相关资料,试图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体会“亲人”的内涵和亲情的重量。先生很赞同“讲读一篇带动阅读多篇”的做法,并说这样做的确体现了我的教学主张。
  思路得到肯定后,开始对课文进行分析。难忘的是,她就教材一字一句帮助我解读分析,就好比我是她当年的学生: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惟一的小孙孙。为什么这里用“惟一”而不是“唯一”,感情与程度不同啊。再有,课文还有这句“房子已经炸平了。”炸平了就是没有了。惟一的孙子没有了,家也没有了,老大娘是无家可归啊。这不就和前面描写的“老大娘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吗?对志愿军是雪中送炭,对自己是一无所有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不也是感动得要流泪吗?这不是亲人又是什么呢?……
  倾听先生的指导,整整一个上午!何其幸福!

“语文课的人文性要适度”

  2003年3月23日这一天终于到来。教育部领导、清华大学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教委领导、校长、骨干教师们等一千三百多人齐聚在清华附中礼堂。
  霍先生走上台来,安静地坐在台上听我讲课。课后,霍老师用那平静而又语重心长的话语肯定了我的主题教学的尝试。“后生可畏”的评价,是给我这个年轻人面子,也是一种激励。尽管评课优点多于缺点,但我记住先生提出一条重要的建议——当时先生很委婉地说:“依我看,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要适度一些……当然,这也是这篇课文的特点决定的……”正是因为“人文性”过强,接下来,霍老师进一步提出,课堂上咬文嚼字的环节还可以再多一些。在当时,我并不完全认同。我认为,巍巍的这篇抒情性质的报告文学特别适合朗读,采取“用读代讲”的办法更合适一些。也就是说,不是丢掉咬文嚼字,而更多的是,通过朗读来理解、发现语言文字的用意与魅力。这就和五十年代起霍先生创立的 “讲读法”有一些不同,即以“讲”为主,以“读”为辅。我心里想,先生肯定不完全理解我,曾经帮助我分析的那些词句,怎么都用朗读的办法来处理了?不过,我嘴上没解释,谦虚地听者,心里在思索着,咀嚼着……
  就“人文性”的议论而言,在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声讨语文课不是“人文性”多了,而是不够。不仅是这堂课,甚至那一阶段的课,我的课不是故意忽略工具性,而是着意体现人文性。现在想来,那一课的开头和结尾有些抒情内容和环节可以去掉,课堂的广度过多,导致“人文性”过多。这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我觉得里面所反映的是,我对学科属性把握如何恰当的问题。一句“人文性”过多,在我看来,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用理性的手,牵着我们的感觉走,而不是随着当时课改的“风向”走。
  七年后的今天,越想越觉得先生的评课是深沉的——学术问题不是心术问题,观点可以不同,但评课要充满爱心和真心。这是负责任的评课!后来,我也有了给年轻人评课的机会,正是受到霍老师的影响,每一次,我都是很真诚地,尽自己所能所想,站在自己当时的思考点上,努力把优点说够,方法给够,缺点不漏。意在体现评课是;评课在于研讨,在于给别人思考与启发,而不是鉴定。
  霍老师对我仅仅这一次的爱意与真心让我终身受益,对她学生的就更多了!先生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无论是高干子女还是普通市民的孩子,霍先生一视同仁,而且把爱更多地倾注在那些基础较差的淘气学生身上,以及那些贫困的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身上。学生病了,她带着去看病求医,为学生买药、送饭;学生家庭有困难,她就自己掏钱为学生买午餐;学生踢足球,没有鞋穿,她在比赛前为同学送去短裤、球鞋;学生的父母因公调外地工作,她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食宿……这正是体现了先生常说的:“我们的教育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学者、司长、部长,可我们应该把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好工人、好农民,好公民。”
  难忘,难忘,先生给予晚辈们的爱……
  如今,先生已去。我们该拿什么告慰霍先生等前辈?唯有用与他们一样的爱心和真心,甚至超出他们的努力,解放孩子,把美好的童年还给孩子——这才是我们对前辈最好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7:32 | 只看该作者
朝圣“帕夫雷什中学”的日子里之三:难忘,一座座“人”的雕像

窦桂梅

  雕塑,是一种静态的音乐或舞蹈。雕塑,雕刻出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或具象或抽象的形体,塑造一种特定的精神或文化内涵。塑像呢,更多是以人的形象为主,让你于塑像前凝望时,能倾听到来自人物内心的独白。与追求时髦雕塑意象的一些国家不同,走进乌克兰,所见最多的是一座座历史人物的塑像,你会感受到那种人文精神日渐稀有的珍贵遗产。你会发现,这些人物塑像——一种凝聚思想与文明的,内敛而富有张力的人文题材,表达一种乌克兰的精神内涵。

英雄——母亲的雕像

  最先到达的地方自然是乌克兰首都基辅,也叫英雄城,英雄的塑像自然最多。在基辅的花园、十字路口、广场中心等许多场所,都会有人物的塑像。这些塑像多灰白、褐色或黑色,凝重、庄严。这些塑像,让你感受到二战留下的印迹。虽然我对相关的内容接触不多,对前苏联卫国战争了解不深刻,但通过这里的塑像,也“眼见为实”地体会到了前苏联人民保家卫国付出的艰辛与代价。
  行驶在基辅的大街上,远望,最显眼的是绿色山岗上白亮的“祖国-母亲”塑像,这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而建。她高62米,是卫国战争纪念馆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基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她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意志和决心。这座顽石般的“塑像”,矗立在乌克兰人的心上。母亲的塑像显得那么刚毅,顽强,富有耐力,表现了从容笑对战争与死亡威胁的精神力量。
  有英雄母亲的塑像,一定有英雄儿女的塑像。保尔就是其中的一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在奥斯托洛夫斯基的故乡小镇,那里有保尔和作家塑像。据说在保尔纪念馆内还特意摆放了一台电视机,专门用来播放由中国人拍摄的最新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在乌克兰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个英雄塑像。他,可能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也可能牺牲在高墙电网的牢狱里,还可能牺牲在险象环生的地下斗争中。正是无数的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争取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他们没有被载入史册,让人们传颂;没有被塑成雕像,供人们经常瞻仰;更没有被写入歌曲,在民间传唱。无数个这样的“他”与“她”,只是静静地长眠在乌克兰的土地里。
  想起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塑像。杨靖宇、赵一曼,写下《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勇敢机智的王二小,更有那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英雄。他们同乌克兰英雄们一样,都是我们心中屹立不倒的雕像。

伟人——苏霍姆林斯基的雕像

  在乌克兰,我们可以随处看到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伟人们的塑像。
  在乌克兰,凡是有苏霍姆林斯基“声音”的地方,就有先生的塑像。我在先生雕像前留影最多。凝望先生,想到我们有他相同的经历——教书育人。可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先生置身于当时卫国战争之中的切身感受,体会不到那种高度的民族责任与担当。
  站在先生的塑像前,我只能说,我是个旁观者,仅仅是一个观看一段历史、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过程。但我的心情却不能平静。我,我们太多的教师,几乎是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走过自己的专业历程的。对教育的认识,大多由先生的“一本本书”——《做一个真正的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获得提升。而我,是多么幸运!真实走进一本本书籍背后的情境,真切感受到了,有可能被大多读者忽略掉的,重要的细节。
  来乌克兰的第二天,我们就乘车来到帕夫雷什中学。一进大厅,就看到苏霍姆林斯基乳白色的塑像。这是一尊半身雕像,仿佛先生安坐在办工作前。我们每一个人点燃了一枚蜡烛,敬献在塑像前。苏霍姆林斯基依然那么慈祥,望着这群来朝圣的人们。在先生的塑像前,人们发表演讲,并唱起了颂歌。
  教学楼的走廊里,又见白色苏霍姆林斯基全身像,就好像在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塑像的四周有鲜花芳草簇拥。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站在先生前留下了难忘的影像。
  队伍默默地前行,前往墓地吊唁。苏霍姆林斯基墓地前,是一尊黑色头像。先生的塑像最高,在这里也最为醒目。这里是一片墓地,大多以家族的方式群葬在一起。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母亲、妻子都安葬在这里。先生的墓,有围栏围着,里面荒草丛生,没有苍松翠柏环抱,没有有亭台楼榭相伴,更没有小桥流水衬映。在一个半山坡上,只显得有些荒凉。大家手持洁白的鲜花送至塑像前,每个人,默默地伫立在他的塑像前。先生的女儿卡娅流泪了,好多人哽咽了,我也禁不住流下泪来……
  我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座塑像都有共同的气质,就是表情中一种忧郁与深邃。参加过战争,身上留有弹片的他,经历33年教育生涯,写过多部著作的他,有着多么丰富的人生阅历!我们在采访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卡娅时,了解到他去世前三年遭受的政治“迫害”。这更让我们觉得,人在遇到挫折、遇到压力时,某种内在的却更本质的气质,会从神态中溢出来,从而出人意料地构成另一番人生风景。
  就要离开帕夫雷什中学了,我悄悄地拿起苏霍姆林斯基去世前三年照的一张最自然最普通的照片。手捧镜框,照片中的他,就像邻家的父亲一样普通。外穿一件旧毛衣,里衬一件旧灰白衬衫,目光依然如塑像中的眼神一样,沉郁深邃。就好像还有好多话要说,还有好多的思想要表达。带不走塑像,我却带来了最宝贵的,没有在任何报纸杂志上出现的照片——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每一次望见他,不得不用一种与过去不同的目光凝视他。于是,在乌克兰瞻仰过一座座先生的塑像后,最终雕刻在你心中的,是先生的眼神透露的忧郁中对教育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无限的激励。
  还想到一位伟人——列宁的塑像。为了纪念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列宁,前苏联人民曾在不同时期制作过许多他的雕像。我们在乌克兰也见到几尊。1958年,苏联基地科考队员还把列宁塑像带到了南极。2008年,美国探险家组成的科考小组来到南极,他们惊奇地发现,50年来,列宁的雕像在极度严寒中依然保存完好。每看到列宁塑像,就会听到同伴校长教授们提起列宁的故事及相关评价。印象颇深的是雅尔塔海滩前的高耸的塑像。在雅尔塔参观,我知道了末代沙皇一家的悲惨结局和列宁有关,心里的滋味很复杂。
  还有些著名人物的塑像竟然镶在建筑的砖墙一角。经过翻译得知,只要为民族文化,为科技发展,为文学等不同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会在他工作的地方或他们付出贡献的地方为他塑像。
  每一座雕像都好像被岁月洗涤了一番,留下沧桑古老的痕迹,让你觉得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品,而是一件件值得回忆与回味的珍品。这些珍品好像出自同一人之手,同一种色调,同一种品味,就让这座城市有了同一种风格,于是在这庄重的雕像中,你会发现,之所以这些雕像成了岁月的珍品,是因为雕像后面都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民族记忆。
  雕像,成了一个民族的面孔,一个国家的灵魂;雕像,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的个性与人文气质。用塑像做历史见证,用塑像肯定“人”的价值。这样的民族一定错不了!这样的国家一定是厚重的、富有历史感、文化感的民族。
  难忘,一座座“人”的雕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7:59 | 只看该作者
凭良心教书

——我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窦桂梅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踏过教学的脚印,回眸,却发现,当一切的西方“后现代”改革渲染我们的课堂时,蓦然,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成了我们面对的高山。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专业素养意味着什么呢?
  我以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这里的“语文”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那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语文老师不仅仅属于自己,他就应当成为语文。是否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以前我们说“我是教语文的”,那么,我们今天应说“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若爬过这座山,达到这境界,语文教师的素养必须提高。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干瘪,以本为本,拘泥教材,搬教参,对答案,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智慧疲软,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学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
  君不见,语文教学的原点不在上课的老师形象怎样的迷人、课件怎样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设计多么精彩、教学布局怎样的巧妙,以上这些都可以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辅助加以弥补。然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前者却是前提。
  在清华附小,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素养,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溶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引路、照明,成为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场,这或许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于是,每一位立志“用语文教人的”语文教师,是否就应当以一颗为师者应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课堂、自己的专业素养?
  专心行走于课堂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直接体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方式莫过于在课堂上的行走。一名语文老师是否至少应当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够有勇气行走于语文的课堂: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从这些年来的成长经验中提炼、总结而成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谈素养的蕴藉和提高。我要求清华附小的语文教师,就从这些最基本的素质谈起,我们的学生从清华附小毕业时也努力要做到这几条。
  第一,语言素养。结合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形式,更多来自于语言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副好口才。我着重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谈谈课堂上教师的语文素养。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话语没有语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动人心,无法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可爱。如果教师的语言不打动人心,无法让人有倾听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呢?老辈人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不无道理。 因此,必须从细节做起,以语言为起点,抓好语文素养的提升。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现在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基本的语言素养都需要提高。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的灌溉与滋养。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
  第二,语文素养。这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
  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而不是像大部分老师那样,所有的课文一律用“讲读”的方式来上。回顾我的教学,适应民间故事文体——《牛郎织女》的“聊”的教学形式,绝不会出现在,讲《秋天的怀念》那样文质兼美的散文的课堂上。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的教学,那对“小说三要素”的强调,也绝不会等同于《游园不值》中对“苍苔”、“柴扉”、“红杏”等诗歌意象的推敲。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如果有一天,语文教师的课上到了别人不敢随便毫无依据地品头论足的时候,我想,我们就具备了语文的专业性。
  第三,文学素养。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因为语文课堂,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呢,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总之,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在润泽着儿童。这就好比树的长大。我们从未看见,根是怎么延伸出来的,然而,我们却惊喜地发现,树已茂密参天。这儿童的语言之树,就植根于教师文学的颐养之中。所以,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以及呈现方式,不在多少、不限形式,只要是说得精彩、讲得有味,就可以称之为语文的文学方式,就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表现。
  尽心积淀于课堂后——
  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文学素养的提升。在清华附小,我和语文老师们一起以各种方式,在向着这样的方向前进。请专家做讲座、发动教师开教师讲坛、写随笔、进行阅读专项训练等等。然而,这一切依然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对于语文老师的而言,文学的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一个不读书的学校就是一所没有希望的学校。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不读书的教师是对工作的一种渎职,不带领教师读书的领导是一种渎职。
  我在清华附小引领教师队伍共同成长的一个特色就是“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建立共同的语言密码,达成共同的理解,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在这种“共同”中,体认各自的存在——从而让老师在读书中走向广博、深刻、独到。我经常和老师们共享的一段话是: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由此,阅读史就是一名语文教师的生命史。
  教师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比如07年下学期,围绕《三打白骨精》的教研,老师自觉阅读了《西游记》原著,更读了《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西游记与民俗文化》《名家读西游记》《西游记漫化》《看罢西游不成经》等等评论著作,《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当代西方文论》《中国叙事学》《叙事诗学》《叙事学的中国之路》《现代小说美学》等文艺理论书籍。《三打白骨精》的教研活动结束后,我们还陆续共读了儿童文学名著《长袜子皮皮》,推荐有益于提高教师朗读水平的《朗诵学》……伴随读书,我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考试、答题、研讨、讲座等等,教师们读出了兴趣、也读出了效果。
  第一,以教促读。目前,我校教师的读书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我发现,这种“校本教研”的体会是,书本是语文教师最好的老师。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读书不应该是盲目的,必要为“教学”,为“文学”保留一个特殊位置兼读其他的书。以教促读,读便有了更大的动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气。将书本给予我们的惊喜与力量呈现在课堂上,于是一节又一节的精彩教学就脱颖而出。
  第二,以备促教。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将个人阅读的心得、教学的经验,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彼此呈现、交流,于是不论读书,还是教学就因为这样的分享,而发挥出了1+1大于2的结果,教师因为这样的备课而成长,学生因这样的备课而获益。
  第三,以写促读。身为语文教师,不读者不知其可也,不写者不知其可也。当我们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把教的、读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我们就发现,读人家书的结果,就是那些方块字达成了我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一名语文教师读书、教书乃至写书的专业发展的记录,实际上就是这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足迹。
  读书,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拓展文化视野。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教师必须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我们要关注生活本身,要培养多个方面的情感,听歌曲,看电影,有更多人文情怀——感受大自然,感受人类一切美的东西。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时事,例如2008年的奥运会、中日关系、台海局势,努力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这些“事件”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的教育就会由空中楼阁变成脚踏实地。
  当然,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对本民族的糟粕你应努力有一种很深的把握,并由此延伸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里去。努力做一个“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说这些,似乎离我们太遥远了。我们不能回避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应体现在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但是,教师职业毕竟不同于其他,面对祖国的花朵、父母掌中仅有的明珠,教师没有斡旋的余地,必须无怨无悔,无愧天地。因此我说,教学是一种格外的专业,凭良心教书,你必须以宗教的情怀来面对。
  为此,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整自己,摆脱工于心计的市井之气,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专业尊严感的幸福,这样语文教师就走向了大气象——努力成为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成为三尺讲台上,学生百读不厌的那本厚重的、不倒的、书香四溢的大书!
  文品高了,人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也就高了。一句话,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无法抵达,但是凭着对教育、对孩子的良心,我想,我们会渐行渐远。

(该文发表于《小学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8:28 | 只看该作者
朝圣帕夫雷什中学的日子里之二:一切都是民族的

窦桂梅

  在乌克兰短短的几天里,无论是在基洛夫州政府会堂,还是帕夫雷什小镇,又或者是基辅的苏霍姆林斯基学校和基辅师范大学,以及帕夫雷什中学,我们总能看到专场文艺演出,回忆起来至少有不下五次。也就是说,我们每到一处,都会有这项重要的内容。而每一场演出,都向来宾们彰显着同一样的主题——民族化。
  每一场演出,都以歌舞为主。场场都会有学生演出的“旋风舞”——这是享誉世界的乌克兰舞蹈,节奏动感,技巧高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舞蹈形式,体现乌克兰民族从狩猎、农耕,直至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乌克兰歌曲呢,也不绝于耳,始终贯穿着“爱我乌克兰,爱我乌克兰人民”的主旋律,体现乌克兰民族的勤劳、坚强与不屈。起先,我很惊诧,为什么耳朵里听到的每首歌里都好像有“乌克兰妮娜”(Ukraine,我们简称“乌克兰”)这样的音节,陪同人员告诉我们,孩子们用乌克兰语唱歌,而不是俄语,他们在歌唱自己的民族——乌克兰。
  经过咨询,我们知道,乌克兰的中小学生,每周的下午都有艺术进修的时间,其中有一项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习乌克兰历史与文化。每一个乌克兰学生都要求会唱民族歌曲,会跳民族舞蹈——总之,要在孩子身上打上民族的烙印。
  记得刚刚进入基洛夫格勒市,恰是傍晚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长长的一队穿着美丽的乌克兰民族服装的老师、学生们。男士穿白衬衫长裤,外罩坎肩,显得很精神。女士着白衬衫和裙子,在袖口、领子、肩部、胸部及衣襟等处均绣有各种花纹图案。乌克兰妇女的传统服装大都呈流线型,样式很独特。女教师头上戴着花头巾,而小女孩们都扎着漂亮的小辫,有的还戴上用鲜花和树枝编成的花冠。    我陶醉在这绚烂的民族服装中,“陌上花开”几个字眼悄悄从脑海里浮了出来。据陪同人员说这是当地风俗,凡是高贵的客人来,都要在路边迎接,并将亲手制作的大面包,送给客人品尝。接着,他们也给我们唱起了乌克兰民歌……
  从帕夫雷什学校回基辅的路上坐车要五个多小时。车上,我们一个个昏昏欲睡——可是,前来参加会议的乌克兰教授专家们,一个个都唱起了悠扬的乌克兰民歌。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歌唱,还适当加上动作——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车厢。歌里流淌着他们对祖国,对母语,对生活的热爱。听他们唱歌,谁都会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快乐。
  我们是温雅、内敛的民族,也被他们感染了,不得不睁开眼睛,送去微笑。兴许他们从我们微笑的目光中捕捉到了默许快乐的信息,“逼迫”我们和他们一同演出。于是大家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喀秋莎》和《红莓花儿开》等几首经典的苏联歌曲。我们中国曾经和“苏联老大哥”交情不浅,这些歌曾唱遍了中国,而曾经作为“苏联”的乌克兰人当然也会唱。因为高兴,一位教授动作夸张,竟然把我手里的咖啡洒在我的白风衣上,成了彩色的图案。
  到了晚上,宴会后,他们又唱起了民族歌曲,跳起了民族舞蹈。我发现,这个民族,总是这么情绪饱满,唱得那么热闹欢畅,跳得那么兴高采烈。不仅这样,他们总愿意把快乐拿来分享,深怕有人没有感受到一样。所以,他们也拉我们到宴会厅中央表演节目。同行的李镇西老师唱起了奥运主题曲《我和你》,而我也被一位教授邀请跳起了舞蹈……
  如果仅仅评价他们能歌善舞,来印证这是个民族特色很浓的国家,那就显得过于简单了。其实,她的民族特点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衣、食、住、行……样样皆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那绣花的服装,那金色的教堂屋顶,还有那不变的三道菜:第一道,汤,第二道,面包、肉之类,第三道,水果。更有他们那交谈时的语言习惯——“我们乌克兰……”
  近些年来,乌克兰特别强调扶持地区文化,弘扬民间传统文学艺术。相继举行了全乌乡村文化站汇演,“小村艺术”、“乡村文化”等形式多样的展览演出活动,深受乌克兰人民的喜欢,有效地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加强青年人从事民族文化活动。不仅有效抑制了艺术学校骤减趋势,还于去年新增设了好几所艺术类院校。据官方统计数据,2003年报考文艺类院校的人数明显增加,反映出青年人献身艺术,致力于乌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势头。
  是否可以这样说,乌克兰的一切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那么,在这个民族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什么呢?陪同我们的教授彼得诺维奇强调,这体现了乌克兰民族内心强烈的自尊与独立意识。
  多少年来,独立建国一直是乌克兰人的梦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灭亡使乌克兰朝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20世纪末,苏维埃联盟风雨飘摇,乌克兰终于获得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大好机会。
  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苏联重大事件一个接着一个,令人目眩。在这个行将崩溃的联邦大国中,俄罗斯主权化的先例被许多加盟共和国竞相仿效,乌克兰也跻身其中。在群众组织和社会舆论强烈要求独立的压力下,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议会便发布了乌克兰独立法令,确定了新的国旗、国徽和国歌。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批准了乌克兰独立法令,随后选举了国家总统。就这样,一个新的国家——自主的、独立的乌克兰诞生了。
  不久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承认独立自主的乌克兰国。就领土而言,当代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第二大国。但刚刚独立的乌克兰,仿佛大病初愈,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它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在欧洲政治经济舞台上,与第二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当然是和乌克兰人民的历史遭际分不开的。
  在《由总统贺信想到的》一文中,我也做了强调,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岁月中,乌克兰人民没有独立发展过。被波兰、土耳其、俄国等诸多强势邻国先后瓜分和兼并。后来加入“苏联”,也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只要研究乌克兰民族文化就会被扣上“民族主义”的帽子。乌克兰人民渴望自由,期盼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可以说,乌克兰争取自主管理、自治与独立的斗争从未间断过。
  原来,乌克兰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被压迫民族为生存和保持民族和文化传统苦斗的历史。你会恍然大悟——她们为什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乌克兰国家,为什么民族意识如此高涨。这回终于理解了尤先科总统为什么在俄罗斯总统面前的强硬态度,理解了总理季莫申科头上为什么总盘着金色的发辫。
  几天来在乌克兰的几个城市里来来往往,在去帕夫雷什中学的路上,广阔的田野给了我满目的绿色,那简朴的农舍,再加上不太宽的公路,让你觉得这个国家很“乡村”。在乌克兰这些天,甚至包括去雅尔塔,我们一次也没有在高速路上行走过,我估计乌克兰并没有像我们国家那样多的高速公路,更没有那么多错综复杂、代表现代文明的高架桥。我们的车行驶在广袤的乌克兰原野上,向远处望去,原野的尽头是密密匝匝的丛林,很原始。原来,这里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被利用开发,就连城市里好多的工厂也显得很破旧,还有地铁,地铁也是那么古老(当然,在当时是多么先进。)
  总之,乌克兰就好像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初的景象。他们,也的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发展与完善自己。或许能像我们一样来一个改革开放?现在,乌克兰人正在努力走向开放,但我知道这是一群“有根”的人,他们一定会牢牢守住民族的“根”,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走得更稳健,走得更长远。
  反观我们自己,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们,有哪些东西被我们忽视了呢?我们绝对不反对现代化,但,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必须正本清源?看看我们的母语和英语学习,我们有没有“大国小语”的现象?再看看我们吃着肯德基,过着洋节而不知道本民族传统节日的孩子,我们有没有中华民族的子孙将被西化的危机感?
  是否可以这样说,乌克兰已经连续召开十五届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研讨会(包括这次会议),就是在强调民族教育的优秀,民族教育对世界的影响?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在乌克兰之行后,这句话在我心里变得更厚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8:55 | 只看该作者
谈主题教学的深度备课

——《三打白骨精》备课的漫漫取经路

窦桂梅

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深度备课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两本教材”的教学方式,以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参考书”的备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下的时代儿童对知识的渴求。过去的教育,过于把语文工具化,导致语文成了没有文学、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知识的跑马场,很多人觉得听不听语文课无所谓。甚至有人认为,语文,根本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这话当然有些绝对,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摆在当今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形式也需要变革,才能让他们学得轻松愉悦。要做到这些,只有从改变备课模式开始。
  俗话说,教要成功,备要当先。备课的水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由于网络资源的发达,教师的备课似乎越来越轻松,只要上网搜索,各种相关资料和教学设计就会纷至沓来,“拿来主义”成风。从不管“拿来”的东西是否适合自己的课堂,粘贴一下,剪辑一下就用上了。于是,形式代替了思考,课件代替了大脑,脑力活变成了体力活,备课成了简单的“手工操作”,有些课,形式新颖,花色齐全,但真正沉淀在教师心底的东西却寥寥无几。
  现在有两种现象:一是拒绝深度,二是深不下去。关于拒绝深度,我认为这是不妥的,没有深入的研究恐怕不会有高质量的“浅出”,失去“深入”的“浅出”,儿童只能变得“肤浅”;关于深不下去,我认为除了教师素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备课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因为素养是可以在不断的备课、上课中提升的。
  那么,备课需要怎样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呢?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有一种专业自觉,对每一节课抱有敬畏之心。要知道每节课,我们付出的只是职业时间,而儿童付出的却是宝贵的生命时间。教育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而这奠基,就应从我们细致的备课做起。备课的过程就是自己的专业走向高度的过程。深度不是难度,深度决定高度。近年来,主题教学在努力实现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三个超越”的过程中,都是借助深度备课来实现的。
  面对主题教学的基本理念,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证明其价值和意义。主题教学的课堂如何唤醒并感染学生,实现阅读的拓展、思想的延伸、意义的建构乃至人生的奠基。这都有赖于主题教学的课堂上由温度、广度、深度,通过梯度,所共同达成的高度。没有教师广博的阅读视野和充分的资料铺垫,课堂不可能实现有效的广度,没有细腻的教材挖掘与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堂的温度与深度就只是空中楼阁。课堂上要想呈现出这种高峰体验,必须有赖于语文教师的深度备课。这种深度备课,还是在专业共同体基础上的深度备课,姑且叫主题深度备课。
  所谓主题深度备课,就是指以教材为起点,在深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适度合理,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这种主题深度备课,从传统备课到主题深度备课,代表备课观念的转变,它强调备课的整体性,见树木,更要见森林。深入把握教材意图,以及教材背后的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在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上作阐释,实现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备课。
  这里所说的深度,不同于笔者在谈主题教学三个维度(温度、广度、深度)中的深度,它指“备课”意义下,教师要了解学生所达到的思维深度、情感浓度和理解高度,还包括教师借助各种途径解读教材、运用教材、拓展教材,乃至与学生事先的“预测”,比如共同学习教材,以及相关同构文本时所达到的深度。具体包括深入拓展、深度研究和深刻思考三方面。
  深入拓展——不仅是指对于“这一课”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且还包括对课文的相关评论、课文的原著、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题材的相关作品等的拓展阅读。通过对文本深入细致而又多角度的解读,选择恰当的教学主题,进而进行教学设计。
  深度研究——要在深度拓展之后对教学进行深度设计,如何预设好课堂流程,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浅出。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因此,反复琢磨,把阅读教材获得的认识,结合扩展得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如何基于儿童的接受心理,实现备课的再创作的过程。
  深度反思——一堂课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结,教学结束后要深入反思,将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收获条分缕析地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宝贵的思想闪光点,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可进行书面写作的形式,也可以是互动讨论、听课评课的形式,升华结晶。

怎样进行主题深度备课

  上文简要阐释了主题教学深度备课的意义,以及深度的内涵。那么,就文本而言,怎么实现深度备课的目标?笔者就结合《三打白骨精》一课的备课过程谈谈体会。
  一、初读教材及参考说明
  选定一篇课文作为重点研究篇目之后,首先要做的是从头至尾细读一遍。这种阅读应该像“地毯式”的轰炸、扫描,让每一个字,每一段话,从自己的口中,从自己的内心流过,沉淀出“大概内容”。
  初读教材后,还要看看编者设计的书后思考练习题,章节安排的内在逻辑,把握编者的意图。文章义、作者义、编者义都结合在一起,我们才好确定教学的内容。
  二、通读原著和作者生平
  就《三打白骨精》来说,细读课文后,我们还应当通读《西游记》,了解作者生平,看作品评论,仔细研究《西游记》中塑造的悟空等人物形象。再有,原文的《三打白骨精》出自《西游记》的27回,近2700多字,课文呢,只有几百字。这个时候,教者要比较,编写者把作者描写的哪些地方删掉了,哪些地方改写了。然后再深入想想,除了符合课文的“尽量短小”外,为什么删掉了那些语段。结合整本书,再结合课文与原文的对比,可提取几个阅读当中感受最深的关键词进行品读。如《三打白骨精》中表达的“修心”、“世俗”、“幽默”。对于这样一本已经渗入到中华民族骨髓的经典,要想做一个提纲挈领的评论恐怕很难,且不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自己一个人的阅读体验应当也是多元的。
  透过文字,一定要让儿童关注后面站着的那个人——作者。关于作者究竟是谁,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我们当以主流观点为准,所以,要读吴承恩的相关资料,了解吴承恩在科举晋升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经历。《西游记》大概是吴承恩中年以后创作,或许是晚年所作。作者之所以在《西游记》中既有娴熟优美的文笔、又有人情世故的练达成熟,还有不乏深入透彻的人生领悟,很可能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
  三、选读原著及相关评论
  了解该书的历史评价与文学地位。《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版本。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知。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通过阅读相关评论,我们重点要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比如孙悟空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集人性、神性和猴性于一身。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魔,从猴性的角度来看,他是一只活泼可爱的猴子。作为一位英雄,他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是胆;作为一个神魔,孙悟空还会七十二般变化,有翻江倒海的本领。作为一只猴子,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拐子步,活泼好动,坐不安生,还爱吃桃子——这些备课,对儿童来说,很好玩,他们眼睛会发亮。当然,还有人说的孙悟空代表明代新兴市民的形象,具有英雄好汉的特征,他对自由的追求反映出自然人和社会相冲突的结果,西天取经是孙悟空社会化的过程等。这些教学不必托出,但教师备课中,作为了解,还是必要的。
  再如唐僧。儿童眼里,唐僧具有不明是非、窝囊胆小等特点。李伟实的《唐僧形象分析》《唐僧,一个“鸡肋”人物的再剖析》等都为唐僧进行辩护,说唐僧言行一致,抱着求取真经、追求光明的坚强信念,满怀决不辜负天子、万民重托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一往直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些了解,都为教学中,让儿童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了有利的参照。
  四、再读教材并确定主题
  读了上面谈到的《西游记》相关评论后,对《三打白骨精》课文的理解,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偏颇,于是,我们就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文本问自己这样四个问题:
  1、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这里指的是,要弄情文本里面“究竟”说了什么。如果是故事,应当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对于课文《三打白骨精》,应当知道它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路遇白骨精,白骨精先后变成村姑、老妇、老公公,希望迷惑唐僧、骗取唐僧的信任,以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结果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发现后被打死。我们发现,其中还涉及到一种小说中的独特手法叫做“反复叙事”,即多次讲述同一个冲突。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比如《西游记》里的“三借芭蕉扇”。水浒传里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里有——三顾茅庐。反复不等于重复,这样的反复叙事要想吸引儿童,不致因为重复而引起审美疲劳,这就要求在反复中有联系、有区别、有递进。实际上这对文章写作的要求是很高的。由此,这就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儿童体现这样的写法,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2、文本想要说什么?
  这一步意在弄清最初作者“想要”说什么,哪些情节等待我们去挖掘。也就是说,作者之所以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条件;一篇文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比如《三打白骨精》是根据传统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上接“五庄观观音甘泉活树”,下启“黑松林三藏逢魔”。本文中的冲突,表层是师徒与白骨精的冲突,深层冲突则是师徒冲突:孙悟空有一对火眼金睛,唐僧却只是肉眼凡胎。作者通过这样一波三折的故事,也许还有这种可能,降服妖魔不仅要有与妖魔鬼怪斗争勇往直前的勇气,更要忍受和排除来自自己同一阵营中的好人的阻挠和误解。
  3、文本能够说什么?
  这一个环节就是尽“可能”想想文本还会写到什么。尽管通过搜集资料与广泛阅读,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认识,但我们无法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这时不妨将这篇课文所有可能作为主题的关键词都罗列出来,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从中选出最佳的教学切入点。这一个环节就是尽可能想到,文本还会写到什么。尽管通过广泛的阅读与资料收集,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们无法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我们不妨将这篇课文所有有可能作为主题的关键词都罗列出来,像我们语文教师中在《三打白骨精》中读到了“正义”、“惩恶扬善”等。当然,还有许多解说,就三打白骨精,读到人际关系,管理哲学等内容。于是就有关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下岗的原因:与单位领导唐僧在三打白骨精等问题上拒不合作;目中无人,常扬言一个跟头就能把经取回来,严重威胁单位领导职工的工作;档案中清楚地记载着五百年前的历史问题。这些“可能”教师要尽可能知道,至于让儿童了解多少“可能”,必须基于儿童的实际情况。
  4、文本应该说什么?
  这一环节就是说文本“最终”说什么,以此确定主题。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时,对文章的理解尽管有多种解读,但当问自己:它究竟说了什么、想要说些什么、能够说些什么?到了“应该说些什么”这一步,就必须提出个人的见解。《西游记》给我的感觉是一本讲“修心”的书,西天取经,取的究竟是什么?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西游记》中唯一一部完整出现的经文就是《心经》,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完成自我内心修炼的过程。然而,对于唐僧师徒四人和本书的读者而言,内心所要修炼的具体又是什么呢?我所读出的是“向善”。
  为什么会以“向善”作为教学主题?一是由课文唐僧的“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出发,读到核心词“向善”。二是在《西游记》中获得依据。比如关于师徒四人取的是什么经?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尤其唐僧,张口闭口把善挂在嘴边。或佛家之语,或自己的话,或引用古人的话,如“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犹有余”,等等太多了。再有孙悟空,的惩恶扬善,还有猪八戒,白马,沙僧等,在《西游记》中都有相关“善”的话语表达,而且自身都是“向善”而修成正果。因在《三打白骨精》中不是重要人物,所以略过。三是“向善”基于人性出发,把故事的幽默,想象等特点融入其中。不知不觉中,印留儿童心中,化作一种心灵符号。而且,事先也让学生阅读体察,学生大多都能说到“惩恶扬善”之意,而这,就是“向善”的基本表达。
  四、确定教学基调与策略
  准备了这么多,怎么在课堂上呈现?备课的过程怎么变成上课的过程?有了上面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备课的下一步就一定要想到面对的儿童。这一课的教学一定要结合儿童语言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氛围,要轻松不要沉重。
  《西游记》是一部快乐的书,《三打白骨精》是其中仅有的几段让人感到悲伤的内容,但其中悟空不乏猴性特点,英雄形象——这恰恰是儿童最喜欢的角色。《西游记》作为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小说,读的时候,你会感觉语言幽默,人物形象天真可爱,虽有故事情节的磨难,让人物的命运或悲或喜,但课堂的基调不应让学生感到悲伤愤怒,而应唤起同情与思考。
  2、教学结构,要网状不要线性。
  《西游记》是一部囊括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天马行空,上天入地,但教学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认为,教学《三打白骨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以它为引子去读《西游记》。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一般文章的水准上,要结合原文,体会体裁特点,文字表达特点,主题呈现的脉络,故事叙事的特点等,展开主题导读教学。但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既要放得开去也要收得回来,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不能单一,应当呈现一种网状结构,在散漫中将知识、文化和思想慢慢渗透给学生,最后以主题加以提升总结,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不会是牵强的和无选择性的。比如教学流程大致分成以下环节:利用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助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中的写作特色;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中的意义主题。
  3、教学方式、要聊谈不要串讲。
  以往,我们习惯于把课文当作种种大道理的载体,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出“故事”的情趣和意味。承接上学期教学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经验——我们期待着继续以“聊”的方式,超越“讲”,教学中努力做到,比“讲”更轻松、更幽默、更开放、更亲密。这种“聊”不仅是“说说”、“读读”,而是以儿童为主体,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故事因素,站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教学形式。因此,“聊故事”应该是语文课堂的风景之一。当然,聊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看似轻松,实则不轻松的“举重若轻”,那些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应当在师生不着痕迹的尽情对话中得以落实。可以说,“聊”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愿我们能籍此与学生的心灵实现对接。从而,在对《西游记》和《三打白骨精》的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以向善为主题,通过环境、情节、人物三大板块的课文与原著的比较阅读,实现名著导读的课堂基本模式。

深度备课带给我们的思考

  1、文本特质如何体现?
  按照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理论基础》中的论述,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因此要“因文而备”。由于多数情况下,我们将教材中的课文当作“定篇”来讲,很可能会忽视教材编者意图,甚至也是文本自身的不能承受之重。
  近年来,基于对传统语文教学观的继承与提升,我们提出,主题教学的备课,不应仅是指向“语言与文字”的教学,还要适度让学生获得“语言与文学”熏陶教学的思考。就《三打白骨精》这样的压缩文本,我们姑且也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用具”——希望让学生以《三打白骨精》为“引子”,获得相关的文体知识和读写知识,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但同时,又借助课堂教学中解读到的意义“主题”,引导学生导读《西游记》。因为是文学名著,就应以文学理论为背景,尝试从文章体裁本身的特点出发,尽量以文学理论,对于文章体裁的赏析方法,作为理论依托,打破以往语文教学,只见文字不见文学的屏障,让高年级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文字的表面,而是用“语文”的视角,对教学内容产生带有文学鉴赏意味的阅读理解。
  2、如何把握好取舍的度?
  像《三打白骨精》这样,以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和共同主题的内容来建立的教学内容,与一般以“课”为单位的备课组织内容相比,显然具有广阔的视角和灵活性。在寻求备课的道路上,如果我们跳出一个隐形的前提,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许一点一点打开,我们就有了更大的突破,当然,教学的效果必定会因为这样的备课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但,尽管如此,按照主题单元的形式开展备课,常常就感觉像自己手里有一桌满汉全席,每一道菜都想呈现给学生,但是知道的,不等于都要给学生,如何避免由于取舍不当而造成的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思想过深,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就是说,这个“度”的把握值得我们深思。
  不管怎么说,主题教学备课的思路,既注重教材自身的深度解读,又要体现“课外阅读课内整合”的特点,是带有“原创意义”的备课,希望形成一种介于讲读课与阅读课之间的新的课型。
  3、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基于专业共同体基础上的深度备课,是主题教学思想的发展,更是提高教师备课的专业水准、为个人专业发展打下深度储备的途径。不仅让教师,还要让学生得到深厚语文素养的润泽。可见,主题深度备课服从主题教学开展的需要、适应教师备课现状的要求,也是老师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出口。
  然而,为了获得更大的阅读背景,主题单元的备课,要找到相关的同构主题或者异构主题的相关内容去阅读,非常耗费时间精力,这样的备课放在假期里偶尔为之可能还行,但要把它变成自己每一天的教育生活恐怕有相当大的困难。所以,《三打白骨精》只是作为一个典型课例而已。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要呼唤这种备课精神。当我们一个学期能够深入钻研,钻研一类文章中的一篇,当我们对那些经典的例文或样本进行深入剖析时,往往就能带动起对其他文本的深入解读。
  西天取经之路,艰难险阻,酸甜苦辣,教师成立专业共同体,互帮互助,也时为了取得教育之经,实现通融完满人性的路,更是接近于佛性的路。
  漫漫取经路,漫漫修炼路。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9:25 | 只看该作者
在“朝圣”帕夫雷什中学的日子里

——参加“国际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90周年”的所见所感

窦桂梅

  按:
  2008年9月23日上午,应乌克兰之邀,我有幸成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与全国著名教授、校长一同前往乌克兰,参加“第三届国际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讨会,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9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参加此次大会的有来自捷克、波兰,俄罗斯等世界各国的学者,而中国代表团人员最多,当然中国热爱苏大师的教师也最多。夸张一点说,中国“苏迷”的人数,差不多比乌克兰整个教师队伍的人数还要多。
  遗憾,在此之前,我没有像同行的学者及教育家李镇西对“苏氏”那么深厚的研究,加之又恐个人才学疏浅,从乌克兰回来近一年了,我一直像朝圣者一样只是更虔诚地一遍遍读苏霍姆林斯基,思索着,沉淀着,敬畏着……却不敢触笔。因为怀揣这份“不敢”,就没有写下一个字。前几月接受《教师月刊》林茶居先生访谈的时候,聊起了我的感受,他强烈建议我写下来。其实,我的说,好于写,总觉文字不能尽述此行之妙,但也许只有文字才能储存我流动、纷繁的思绪,让其更好的沉淀,于是硬着头皮写了。
  目前,中国没有一本乌克兰史,没有译本,更没有中国作者撰写的乌克兰史。因此,我的笔写下的只言片语也仅仅源于我的眼睛、我的耳朵,以及我在乌克兰得到的手头资料。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在这里,我愿意更多地写我的所见,写乌克兰人亲口描述的苏霍姆林斯基。
  以下是拟定发表在《教师月刊》中的系列,有些已经刊载。心愿是好的,但愿您阅后能有所获。
  暂定目录:
  1、由总统的贺信想到的。
  2、一切都是民族的。
  3、风雨中的一座座雕像
  4、教师博物馆
  5、学校里的文学社
  6、坐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里
  7、这里原来也有“共同体”
  8、苏霍姆林斯基的时间从哪里来
  9、如果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他会不会成功
  10、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灵魂是什么
  11、有感于李镇西的《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由总统的贺信想到的

  去乌克兰一路的艰辛你可能想象不到。从莫斯科一路转机,经历的二十多个小时后,好不容易才到达乌克兰,没想到入境的时候竟然被拦截审查。会俄语的北京师范大学肖教授的解释是,海关人员担心我们是偷渡的。而辽宁师范大学的杜教授调侃——谁让咱中国这次奥运会拿的金牌比乌克兰多呢?!
  凌晨时刻走出机场,环顾四周——这竟然是首都机场?千真万确,逼入你瞳孔里就是基辅首都机场。破旧的建筑设施简直无法和我们国家的机场相比。不说和我们国家发达城市的机场相比过于简陋,过于落后了,甚至还不如我们国家某些二级市、县的机场那么现代。
  挤上小面包车,晃晃悠悠进入了乌克兰教科院宾馆。第二天上午九点,参观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博物馆。下午经历了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从首都基辅来到了“基洛夫格勒市”,苏霍姆林斯基从教三十二年的帕夫雷什中学,就在所属“基洛夫格勒市”的帕夫雷什小镇上,想到这里,走到这里,顿觉离他近了,心中沁出一份亲切来。
  第三天,带着一份景仰,伴随着乌克兰民族音乐,我们走进基洛夫州政府会堂。这里即将召开隆重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90周年国际研讨会”。
  会场布置得格外庄重。首先扑入眼帘的是会议大楼内部欧式风格的屋顶,高而空旷,整个会厅也十分宽敞、明亮,这环境一下子让你的心变得肃穆,不知不觉就沉静下来。会场走廊里呈示着苏霍姆林斯基生平介绍,展览着他的著作,再加上标语、鲜花、流动的人群,我在走廊间彳亍,心中愈来愈深的敬意不可名状。再看走在身旁的人们,每一个人衣着都显得高贵得体。男士身着西装或质料考究的大衣,女士身着合体、别致的带有乌克兰特色的正装。由于这里是没有完全开放的区域,我们也穿着正装在固定的贵宾位置上就坐——可是格外显眼——气质、长相和他们太不同了。
  不禁想,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所有的人都赶到这里,却为了同样一件事情——纪念苏霍姆林斯基。想到这,心里涌起一阵感动。
  坐下来,抬头看见主席台上醒目的乌克兰文,可以想到那一定是大会的标题——“纪念苏霍姆林斯基90诞辰研讨会”。主席台左上方悬挂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肖像,一如往常在教育著作上所见,他脸上露出孩子般纯真的浅笑,安详地注视着我们。那一刻,我就好像成了他眼里帕夫雷什中学里的学生,心里感慨:与常流露出这样一种神情的老师朝夕相处,做他的学生该多幸福啊!
  大会开始了。首先是乌克兰前教育部部长致辞。这次研讨会议的主题“思想、探索、前沿”。接下来发言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代表,朱小蔓教授也代表中国介绍了“不断出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借鉴苏霍姆林斯基思想进行的教育改革,以及在中国像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涌现的大批优秀教师和校长”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发言人中,我印象深的还有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卡娅院士,她讲到苏霍姆林斯基对今天教育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关于他思想的一些争论。在他们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对苏霍姆林斯基深深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开幕式上,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总统尤先科的贺信。
  由于不懂乌克兰语,再加上我们团队的翻译忙着给团长翻译,我做的位置离他们较远,听不见“同期”翻译,心中不免焦虑。好在卡娅的学生“夏蓝天”陪同着我们,她就坐在我的隔位,曾经在台湾学过中文,于是就“逼”她翻译。贺信的大意是:
  感谢大家来到乌克兰,来到这座因为有了苏霍姆林斯基而骄傲的城市。之所以你们能来到这里,是为了纪念苏霍姆林斯基。是苏霍姆林斯基,让你们认识了,来到了乌克兰。而我们乌克兰也因为有了苏霍姆林斯基,有了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的教育工作者,才培养出了一大批、一大批工程师、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正是这些人,建设改造着乌克兰……
  当听到“来到这座因为有了苏霍姆林斯基而骄傲的城市。之所以,你们能来到这里,是为了纪念苏霍姆林斯基。因为有了苏霍姆林斯基,让你们认识了,来到了乌克兰。”不知怎么,眼泪竟然流了下来。听,“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而骄傲”——这是怎样的评价!聪明的读者,当你听到这样的贺信,你一定和我一样的感受到——敬重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尊重教育啊!这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
  一说到总统,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种符号化了的威严、忙碌、权利等形象。一位总统,可以说日理万机,会因为一个教育会议亲自写贺信。这封贺信传递的信息难道仅仅是祝贺吗?这不正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治国与文化理念吗?这不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待教育的态度吗?
  后来回到基辅市后,我们参观了以苏霍姆林斯基命名的一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在那里,我们又听到美丽的总理季莫申科的贺信。信中也表达了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敬意,这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想想我们国家的领导,他们也不容易。教师节来了,也要对全体老师表示慰问,但,老师作为个人,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我们曾几何时听到过一个最高级领导,这么认真地、隆重地表示过敬意吗?似乎也有,曾经毛主席说过学习武训,结果后来又批判武训。毛主席为陶行知题过词……当代国家领导人也曾经专程看望教育界德高望重之人,但总感觉还缺少点儿什么。
  不仅如此,几天的活动中,乌克兰的教育部部长、市长、局长,一直陪同我们,直至离开。我们的教育部长们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他们真不容易,面对社会舆论,体制改革的步履维艰,一会儿奔赴这个会议,一会又奔赴另一个现场,倒真有些焦头烂额。尽管如此,回过头想想,乌克兰的部长就没有这么紧张吗?我们的部长能不能试试,哪怕咬牙坚持,像乌克兰部长一样,一直陪同直至会议结束?要知道这不是为了陪我们,是体现对这次会议的重视,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个活生生的人的重视!如果说部长忙可以理解,那我们的局长,校长呢?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建设,也是不停地走来走去。君不见,听课、开会板凳还没有热,人就不得已离开了。
  我们也重视教育,我们努力践行“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而乌克兰对教育的重视,也不是在口头上,更是在他们的行动中。让我们从以下几个实例来说。
  乌克兰的国土面积只有我们国家的十几分之一。1991年,乌克兰宣布从苏联独立,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岁月中,乌克兰人民被剥夺了独立发展的权利。乌克兰的土地被波兰、土耳其、俄国等诸多强势邻国先后瓜分和兼并。饱受异族奴役的乌克兰人民渴望自由,期盼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所以这些年不断“寻根问祖”,从教育、文化入手,建设姓“乌克兰”的国家。
  截至2005年底统计,乌克兰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级剧院135所,各级博物馆480家,394家,电影厂10家,电影放映场所4.1万个,各类图书馆近6万所,藏书9亿册。有2万多座建筑物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要知道,对于一个独立才十几年,且一穷二白的国家来说,这是辛苦积攒的多大一笔“财富”啊!如今已经是2009年了,以上的数字应该还在增长。透过这些资料,我们也能发现他们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截止2003年底,乌共有国家级剧院96所,电影厂家,电影放映机构2万所。
  再具体些说教育,乌克兰的教育体制所覆盖的人群是100%。和我们国家一样,主要由学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组成,还有校外教育、继续教育、副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自学教育。截至2005年底,乌克兰共有970所高校,其中国立基辅大学是“欧洲十大名校”之一,还有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蜚声世界。
  大家都知道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高得吓人,大多老百姓的孩子,尤其农民的孩子,上不起大学已经是事实。可乌克兰的高等教育是由国家来负担或者免费的。如果学生自己承担费用则可以免去大学入学考试。在国家承担学生大学学费的情况下,学生在每个学期末的考试成绩达到4分(学分是5分制),即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学金;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达到5分,奖学金的数额即增加25%。
  曾有朋友的孩子想出国留学,发现乌克兰对留学生只设立了极少量的奖学金项目,这主要是因为乌克兰一直采用免费教育制度,本地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都是由乌克兰政府负担,学生并不存在因为经济问题而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问题,因此,乌克兰政府也就不必设置过多奖学金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只有在针对外国留学生时,才会提到学费和生活费的概念,而这些必要的学费和生活费的额度很低,即使是中国的工薪阶层家庭也可以较为轻松的负担。
  还有一个细节,在好几所学校里观察,我都发现那里的老师显得比我们从容、精神,没有我们那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老师的待遇在乌克兰是高的。教育部设“院士”——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卡娅就是院士。这在中国教育界没有这个称谓。中国的科学界有院士——口头语是科学家,甚至文化届里能唱几首歌,有些影响力的就叫“教育家”。中国教师别说称为院士,就是被称为教育家的又有几人?况且往往还得是已故之人。可以说中国因为人口多,人均可享受的教育资源不足,难道非财力的,精神上的尊重也不足了吗?
  还有,让你吃惊的是——并不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就专门给他设立博物馆。我们参观的每一所学校都有教师博物馆,记录教师的点滴成长,记录教师的工作历程,这不禁让我们感慨万千啊!(这一点,后文专门叙述。)
  又想起教育部长念总统贺信的那份自然,基辅的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念总理贺信的那份轻松,仿佛,这些国家领导仿佛就站在他们身边微笑着,站在全国教师身边,微笑着……
  写到这,突然又回想起基辅机场的陈旧、简陋,禁不住释然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9:44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有效的小组讨论

窦桂梅

  “小组讨论”背后都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质疑不同观点,以及在合作中如何提供应有的信息,如何评价团队的互助等。可以说,“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起,是一件好事情。
  前几天参加“全国主体实验研讨会”。会议呈现了几节来自不同地区的研讨课。每课堂都能看到“小组讨论”形式。当然,有些流于形式,有些派上了用场。
  “累”一点的课,也就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教师进行了点拨的课,在大多听课的眼里是“预设”过于严重,学生主体发挥不够。然而,学生在课堂特别活跃,老师说得很少的课,比如《理想的风筝》,老师们就认为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于是进行评课研讨的时候,有老师就认为前者的课,教师“牵”的痕迹太浓,压抑了学生的主体。
  到底怎么才是“牵”?是顺着学生没完没了“跑野马”,还是必须拽回应有的轨道?是随随便便散谈漫议到底,还是删繁就简告诉学生必须明白的理儿?是学生停留同一水平的泛泛而谈,还是在此基础上教师的“点睛”和转化?
  在很多热闹的课上,学生畅所欲言,看似尊重学生,但他们的能力其实没得提升,他们只是把原来自己肚子里有的东西展示给大家。有时候他们不愿意说,但是老师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只好“没话找话”。
  《麻雀》一课里。老麻雀和猎狗的对阵场面是相当惊险的。可有的老师却定格处理,进行理性的分析。这位老师要求是——自学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动作与神态的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然后把自己感悟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从学生不紧不慢地平平静静地表达中,我感到,老麻雀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变成了学生旁观者的“无所谓”的评说和评价——多么令人痛惜。
  在《珍珠鸟》一课里。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边默读,边想象,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简单批注。然后练习用以下方式谈谈让你感动的地方——小组内一人读鸟的话,一人读“我”的话,体会鸟是怎么一点点缩短与“我”的距离的;展开想象,试着在文中添加小鸟的心理活动,然后相互配合,一人引读原文,一人补充想象。
  当学生开始汇报后,老师在一旁被“晾”了起来。你的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学生的表达。我发现,学生所说的特别“散”,东一句,西一句,尤其是想象,无边无际还缺乏深度。
  结果——发散下去,造成的就是“一个平面”。从学生内在的感受来说,根本没有进入一种“线性”的,或者螺旋式的“生成”中。因此,给你的感觉学生的发言就是平平,空空。最后根本没有升华到由于鸟和人彼此的信赖而创造的美好境界。
  难道这样的学习就能走进文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我想,教师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是否可以抓两条线:一条暗线——从字里行间抓“我”的一贯态度,另一条明线——抓“鸟”的逐渐变化。最后然后教师一点点归结到结尾的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上?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
  北京小学的李明新校长说:任何时候,教学都是“主动”和“受动”的过程。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整堂课的思想和行为的担当体。尤其是在小学,失去教师的作用是很可怕的事情……
  的确,无论对文本怎么处理,一定不要全盘推给学生,不然就破坏了文本的张力。如果老师因为自己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主体表现在时间和方式上的话,那么,我们语文将越来越肤浅。我们的语文就成了依赖学生情况下的“勾兑”。我们的语文,本来复杂的,却简单化了,本来简单的,却复杂了。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国情——大班额的教学目的既是够得着的,也是能够提升的。我们的课堂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马上有效,我们的形式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我们的课堂必须应有高度——哪怕队伍是一群“羊”,跟着“豹”跑,“速度”是差不了的。
  说到底,小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要看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是否有所收获。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交流的确很好,但,完全丢掉了教师的推波助澜和“指点江山”必将是肤浅和脆弱的。不妨借鉴文喆院长的建议——关于合作讨论,这个题目需要吗?有没有团体的氛围让其讨论起来?学生有没有能力进行讨论?你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吗?
  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的比方再恰当不过了——教师的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这是真理。但教师的服务不等于端上一盘菜:“噢,学生您吃吧!”学生处于独立的主体,然处于学的地位;教师服务于学生,然处于教的位置,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2: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