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163|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教育教学文章精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2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4-2-6 17:29 编辑

转载资料 用理性而非仇恨的光照耀孩子

——《圆明园》的主题教学及其他

窦桂梅

  我讲授的《圆明园》一课,引起了较大反响。正面评价我不说了,在这里想讨论一下针对整体设计的不同意见。
  在武汉,有位老师听完之后专门找到我,要我去掉关于揭示当时中国人也参与抢劫的词条——她怕有损于中国人的形象;在山东临沂,有位男老师质问:“为什么让学生知道圆明园的被毁原因是外交上的失败,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毕竟烧我们的圆明园,我们就应该恨!”;江苏张家港的一位老师也建议这个环节不要——只要孩子知道帝国主义的无耻行径就可,如果学生知道这点就减弱了恨的程度,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反之孩子的仇恨就会更强;更有意思的是,黑龙江漠河的一位老教师用毛笔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让孩子知道那么多,今后不好办,这样讲解圆明园太残酷了……
  我的目的就是要从反思的角度来认识圆明园的毁灭。这样的设计真的太残酷了吗?我们需要为谁遮掩吗?
  先让我们把思绪回转到课堂上。
  课文讲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任意抢拿,放火焚烧圆明园的可恶行径……教学到最后的环节时,我让学生“走出圆明园”,做一个小小的体验——让他们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比如: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皇帝、辅佐国家的大臣、保卫圆明园的士兵、生活在圆明园附近的老百姓。如果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看到圆明园的被烧,会怎么做。目的想在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记得有个学生愤恨地大声说:“我要是老百姓,我就这样想:全都烧光了才好呢!反正是皇帝家的财产,跟我什么关系!”孩子说的是心里话,在当时的清朝统治下,老百姓这样想没有错的,就当时清朝的闭锁,他们的境界只能如此。因此,在老百姓的眼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是皇上住的地方,老百姓从来没进去过,圆明园的大墙把他们拒绝到“家”的门外——外国人抢,那我当然跟着抢。不抢白不抢。
  今天的我们,包括成人,对待当今的一些小事,甚至是“大事情”,不也是这样坦然:“跟我什么关系啊?”——这恰恰说明目前学生甚至是一些成人都没有明白圆明园是谁的圆明园,换句话说,不明白政府和国家的不同,古人说的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不是帝王的天下,天下的兴亡不是某个朝代的更替。那么圆明园似乎不只是皇帝的花园?
  伟大的作家雨果在《致巴赫莱的一封信》中,高度评价了圆明园这座恍若月宫的神奇得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圆明园。同时,作为法国人的雨果,重申了对自己国家军队这次远征的猛烈谴责——骂他们是强盗。尽管在当时,本来要烧紫禁城,但在那个已经拥有了歌德、贝多芬的西方的文明时代,他们还保留了紫禁城,为了给皇帝点颜色看看,才决定烧毁他的“家”——圆明园,好像是大发了慈悲。而这在雨果的眼里却是——圆明园修建了150年,耗费了两代人的心血,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历经岁月的沉淀,最终的一切是应属于人民的。
  为了让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思考,上这节课时,我是压着感情来讲的。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停留在很多老师期待的“恨”,以及“雪我国耻,振兴中华”的空洞誓言中。因为,这种“恨”和豪迈,让我觉得恐惧和羞耻。中华的复兴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够完成的,必须让孩子们明白,除了耻辱和仇恨,我们很要保持着理性的反思。对老师而言,我们要捍卫真相和历史的尊严,无论对我们来说是羞愧、耻辱、还是光荣,历史都有权保留自己真实的面容出现在不同时代人的面前。我们不需要替谁掩盖,也没有权力掩盖什么。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启迪智慧,让孩子们能够安顿好自己的人生,安排好自己和自然、国家、社会的关系。我们用被我们打扮过的历史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会是什么样的智慧呢,是不是会导向极端的诸如“民粹”之类的东西呢?
  所以我们应当思考:面对有缺陷的教材,理性的阳光应该怎样照耀在孩子的心上?是用政治的强光聚焦于学生稚嫩的眼睛,用存在的民族劣根让他们对世界得到一个变形、扭曲、背离事实的结论吗?
  隐瞒真相,一味的灌输仇恨,就是愚弄和扼杀理性——无论是对于渴求真知、真相的眼睛,还是面对民族的过去以及未来,这难道不是残忍?
  后来,再讲这节课时,我在课的结尾更加沉着冷静地说道:“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强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 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无非让同学们看到这一点风景,能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两节课的学习的真正的目的。”
  研究历史之所以让人着迷,因为很多事实本身就有待探究,更不要说基于事实的结论了。在这节课里,教师所以不给结论,因为教师确实有困惑。比如刚刚看到2005年3月31日的《南方周末》的《圆明园埋下了什么》的文章,心情又复杂了一层——1860年的被烧,1900年的再次重创,以及辛亥革命后徐世昌、张作霖等人运走剩下木料和汉白玉石料,还有民国成立后圆明园残料的运出二十年之久,再加上文革其间的砍掉1000多棵古树,运走石料又是几十年……如此,怀有真诚困惑的教师,不敢自称握有真理,更不敢盲目引导学生去恨和发誓。
  我们要相信未来——相信我们的后代会胜过我们,无论是视野、理性、智慧还是面对历史和人生的勇气。假如我们连这样的自信都没有的话,所谓教育就显得有些悲凉。因而,我们把事实本身留给学生,并不是什么残忍的行为,相反,我们相信他们总会有比我们有更强大的力量面对历史的尘烟。我们现在要给予孩子的就是那帮助他们穿透历史尘烟的理性和智慧的光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3 分享分享2 顶2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31:08 | 只看该作者
“母爱”落脚在哪里  
——我为什么这样教《秋天的怀念》
窦桂梅
  1997年,阅读《我与地坛》。
  2002年来清华附小工作,方才知道史铁生竟是清华附属学校的校友,不觉亲近许多,将他的《病隙碎笔》、《我与地坛》、《务虚笔记》一一拜读。
  诚然,我喜欢他的表达,敬重他的高贵。当我读到教材中选编的《秋天的怀念》时,激动许久。苏州市盲聋学校校长邀请我去给盲人讲课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这篇让我感慨良多的文字。我决定将它讲给这些盲人,当然更讲给我们这些健全的人。

发现的震动——“母爱”的特殊意义
  对于本文的教学,以往大多围绕“母爱”展开。有的老师为了体现这位母亲的伟大,甚而至于让学生将自己的母亲和她比较;有的老师干脆将课文的中的菊花视作母亲的象征。
  关注“母爱”主题,自有一番道理。不过,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后,得出文中母亲爱得深沉、伟大、壮烈的答案。试想,当我们把母爱理解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母亲是否已经远离了我们?母亲,不再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真实存在; 母爱,也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母爱被空化、泛化、伪化。
  于是,我细细品读着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我对母爱的意义有了特殊的发现:“好好儿活”——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所体现的母爱竟是那么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以自己残缺而悲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
  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那不张扬的“细心”、“耐心”、“小心”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小心翼翼;母亲的“挡”、“扑”、“抓”几个动作都反映出母亲的“伤心”、“揪心”、“痛心”。但,她都“忍”了下来——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活”。母亲这句话,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放出光芒来。大爱无形啊,母亲的“好好儿活”,就像家常的话儿一样,真实,可信,可感、可叹!

认同的舒畅——关于“好好儿活”
  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还更可贵在能掌握作品中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本质,从而自其中得到“感发”——叶嘉莹教授如是说。
  读史铁生越多,越发觉得母亲的“好好儿活”对于儿子的意义。试想,如果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一定支撑的时候,“爱”就变得空虚和缥缈。一句朴素的“好好儿活”,胜过多少高谈阔论。所以作者写道: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秋天的怀念》写在母亲逝去的七年之后——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正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要好好儿活。”
  文章的结尾又强调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谓点题之笔——“我和妹妹终于懂得了应当怎样好好儿活!”
  湖南岳阳的同学结合描写菊花的段落,体会到人活得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或淡雅,或深沉,或热烈,或高洁,但,不管怎样都会泼泼洒洒,烂漫一生,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
  安徽淮北实验小学的一个学生发言道:母亲没有告诉儿子非要活得“淡雅”,她只是要推着儿子去看菊花——菊花的各种姿态就是人活着的各种姿态,她只是给儿子提供一些建议,重要的是让儿子活出属于自己的个性。
  北大附小的学生体会到: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就是看母亲,菊花已经是母亲的化身,热烈而深沉的菊花,就是对母亲“好好儿活”的最好解读。
  清华附小的学生认为菊花的“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浙江义乌实验小学的学生认为,人可以活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他们还认为菊花的“高洁”,就是说人要“善良”和“纯洁”。在苏州盲聋学校的学生眼里,菊花的“热烈”就是“人活着要有激情!”
  多么富有个性的解读啊。
  我想,突如其来的疾病从肉体上毁了他,在心理上摧残折磨他,在此后余年,或卧病不起,或置身轮椅,命运剪断了他飞翔的翅膀,还要让他时时刻刻面对“生与死”的问题。到母亲去世的头几年,他肯定会一次一次想到死,也一次一次想到母亲的“好好儿活”,他必须用心叩问世界、叩问人性、叩问生命,这便让他高拔伟岸地活着至今。“子欲孝,而亲不在”——正是对母亲无限的愧疚和自责使他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尊严,活出了生命的高贵——这一过程也正是他用笔完成生命的过程——直到今天。那么,已经54岁的史铁生,轮椅33年的生活,“好好儿活”的理解又到了一个什么境界呢?
  他在《病隙碎笔》中写到: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接受”、“忍受”、“承受”的33年,也是与生命的疾病搏斗的33年。尿毒症,造成肾衰竭,经常发高烧,有好几次昏迷,一个星期都要透析两次,但你依然能看到他脸上单纯而善良的笑。现在的他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命的生存层面,已经到了一种俯视和超然的境界。正是母亲的这份给予,让他对生活有了另外的发现。现在,史铁生对命运终于醒悟到的是幸运、满足。如此,他把命运当作别开生面的游历,当作一种人生的另一种享受,用笔写着自己的“好好儿活”,于是他依然在——好好儿地活。他用笔代替他的双腿写出自己怎样“好好儿活”,写出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因此,“他的生命成长的变化,他的心的升华,成为他作品的境界,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在无数次与绝境搏斗中完成着。”(徐晓)
  余杰写过《敬重病痛》——在报纸上看到史铁生和世界长跑冠军刘易斯的合影。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快——“好好儿活”的殷殷期待,已经成为壮美的生命的诗篇。
  此时,对于史铁生来说,获奖的一切荣誉已经不能成为活着的成功的唯一标识……

思辨的悠远——发现自己
  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在音乐中朗读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
  (1)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2) 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听者、读者,泪不自禁。当我们读出了书中的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读出思考”: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的确,母亲的“好好儿活”照亮了我一生,给了我一生的影响!让我怀念一生!让我在有缺憾的生命中找到另一种延展!
  课上到这里,学习已经结束——戛然而止,会让你意犹未尽。但我还要问,他们的故事感人,跟我们自身有关系吗?没想到,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没关系。如果我们读书,总是停留于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 于是,我和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句的“我俩要好好儿活”,的“俩”改为“们”。成为——“我们在一起要好好儿活……”并讨论这里的“们”会指谁,指家人、同学乃至天下所有的人。最后,我让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好好儿活”留给自己的独特思考。当然,这“好好儿活”需要思考一生,感悟一生。不仅仅是问号,也是省略号……
  下面呈现的就是湖南岳阳实验小学学生的发言实录:
  生1:笑对人生,活出自己的尊严。
  生2:乐观面对所有的一切事,潇洒走一回!
  生3:凡是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人生。
  生4: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人生。
  师:面对曾经煎熬过你的困难,你痛苦过,请把这一家人送给你的“好好儿活”铭记在心。
  生5:我们应该把握现在的时光,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虚度自己美好的人生。
  生6:我们应该笑对人生,乐观向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能铺开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7:每天,当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这就是幸运。因此,无论如何要好好活!
  师: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发现一个奇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活着。你的思考和他不谋而合!(掌声)
  生:上帝要你怎样活,你就要怎样活呗。
  师:上帝要你怎样活,那是你的“命”。该怎样好好儿活那是你的“运”。命和运是分不开的,所以叫命运。用你的“命”走好你的“运”就是你的“好好儿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掌声)
  生:身体健康本身就是幸运,要好好善待自己的健康。因此,我们的一些打击啊,苦恼啊,在史铁生面前不值得一提!
  生:“好好儿活”中的“好好”这两个字 ,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让我难以一下子回答……”
  师:有这么多同学们都在思考,有这么多同学们都在把这句话送到自己的心。人生的路太长了,该怎样“好好儿活”?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一辈子。
  师:亲爱的同学们,“好好儿活”对于我的思考是什么呢?愿意和同学们共勉,那就是——身体的残疾是看得见的,可怕的是,还有看不见的残疾,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改变不了,但心理的残疾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下课!
  掌声响起来。
  掌声是给学生的,也是给每个一样会充满波折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32:1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有效的小组讨论
窦桂梅
  “小组讨论”背后都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质疑不同观点,以及在合作中如何提供应有的信息,如何评价团队的互助等。可以说,“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起,是一件好事情。
  前几天参加“全国主体实验研讨会”。会议呈现了几节来自不同地区的研讨课。每课堂都能看到“小组讨论”形式。当然,有些流于形式,有些派上了用场。
  “累”一点的课,也就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教师进行了点拨的课,在大多听课的眼里是“预设”过于严重,学生主体发挥不够。然而,学生在课堂特别活跃,老师说得很少的课,比如《理想的风筝》,老师们就认为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于是进行评课研讨的时候,有老师就认为前者的课,教师“牵”的痕迹太浓,压抑了学生的主体。
  到底怎么才是“牵”?是顺着学生没完没了“跑野马”,还是必须拽回应有的轨道?是随随便便散谈漫议到底,还是删繁就简告诉学生必须明白的理儿?是学生停留同一水平的泛泛而谈,还是在此基础上教师的“点睛”和转化?
  在很多热闹的课上,学生畅所欲言,看似尊重学生,但他们的能力其实没得提升,他们只是把原来自己肚子里有的东西展示给大家。有时候他们不愿意说,但是老师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只好“没话找话”。
  《麻雀》一课里。老麻雀和猎狗的对阵场面是相当惊险的。可有的老师却定格处理,进行理性的分析。这位老师要求是——自学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动作与神态的句子,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然后把自己感悟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从学生不紧不慢地平平静静地表达中,我感到,老麻雀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变成了学生旁观者的“无所谓”的评说和评价——多么令人痛惜。
  在《珍珠鸟》一课里。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边默读,边想象,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简单批注。然后练习用以下方式谈谈让你感动的地方——小组内一人读鸟的话,一人读“我”的话,体会鸟是怎么一点点缩短与“我”的距离的;展开想象,试着在文中添加小鸟的心理活动,然后相互配合,一人引读原文,一人补充想象。
  当学生开始汇报后,老师在一旁被“晾”了起来。你的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学生的表达。我发现,学生所说的特别“散”,东一句,西一句,尤其是想象,无边无际还缺乏深度。
  结果——发散下去,造成的就是“一个平面”。从学生内在的感受来说,根本没有进入一种“线性”的,或者螺旋式的“生成”中。因此,给你的感觉学生的发言就是平平,空空。最后根本没有升华到由于鸟和人彼此的信赖而创造的美好境界。
  难道这样的学习就能走进文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我想,教师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是否可以抓两条线:一条暗线——从字里行间抓“我”的一贯态度,另一条明线——抓“鸟”的逐渐变化。最后然后教师一点点归结到结尾的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上?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
  北京小学的李明新校长说:任何时候,教学都是“主动”和“受动”的过程。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整堂课的思想和行为的担当体。尤其是在小学,失去教师的作用是很可怕的事情……
  的确,无论对文本怎么处理,一定不要全盘推给学生,不然就破坏了文本的张力。如果老师因为自己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主体表现在时间和方式上的话,那么,我们语文将越来越肤浅。我们的语文就成了依赖学生情况下的“勾兑”。我们的语文,本来复杂的,却简单化了,本来简单的,却复杂了。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国情——大班额的教学目的既是够得着的,也是能够提升的。我们的课堂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马上有效,我们的形式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我们的课堂必须应有高度——哪怕队伍是一群“羊”,跟着“豹”跑,“速度”是差不了的。
  说到底,小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要看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是否有所收获。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交流的确很好,但,完全丢掉了教师的推波助澜和“指点江山”必将是肤浅和脆弱的。不妨借鉴文喆院长的建议——关于合作讨论,这个题目需要吗?有没有团体的氛围让其讨论起来?学生有没有能力进行讨论?你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吗?
  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的比方再恰当不过了——教师的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这是真理。但教师的服务不等于端上一盘菜:“噢,学生您吃吧!”学生处于独立的主体,然处于学的地位;教师服务于学生,然处于教的位置,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32:51 | 只看该作者
理想课堂:“理”“想”并蓄

窦桂梅

  我这个语文教师,一谈什么是“理想的课堂”自然爱咬文嚼字。所以,我就从“理想”这两个字谈起。

“理”字当头

  先说“理”字。理字可以组词为“理念”。现在我觉得不是缺乏理念,而是缺少怎样把更好地转换理念为课堂行为的逻辑能力。因此,理念要具有“理性”。“理想的课堂”在我眼里第一条就是要有“理性”。没有了理性的课堂,盲目随着时代的风向游走,忽视了课堂本来固有的不变的东西,那就成了天上的飘絮、水上的浮萍,再怎么改革最终会成为空中的楼阁、海市的蜃楼。
  那么,这种理性究竟表现在哪儿?我想谈三点:第一点,不管教什么学科,我们都要在课堂上完成。那么,你首先要知道你的课堂的学科姓什么。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是美术课还是体育课?就像弄清你的性别是男的女的一样。别弄成男不男、女不女。
  就语文课而言,一定要充满浓浓的语文意识。如果实现不了对语言文字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积累与运用,语文教学必然是劳而无功。以我上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在“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对于圆明园的情感的跌宕变化以及思考的深入,来很好的进行各种语言形式的训就是这堂课的特色。而且,语文意识的培养是“盐在汤中”的涵养。比如,引导学生用成语来形容圆明园拥有的辉煌;启发学生用“是……也是……”句式概括圆明园在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的地位;把课文中“有……也有……”、“不但有……还有……”的句式进行二度开发——将圆明园被毁的、原来拥有的,现在变成“没有了……也没有了……”、“不但没有了……还没有了……”的创造。当圆明园留给我们的,只剩一片废墟的时候,还把整个课文进行了改造——进行篇章训练的同时升华痛心、痛恨之感……可以说,这堂课时时处处有语文,感情和思想是在语言本身魅力的基础上生成起来的。另外,教师本身也是语文。像我在教学中眉飞色舞的动作,是一种语文的表达和启发。我的语言感染,努力达到文学性和启发性,乃至上升到文化的味道。当然,还有恰当的运用课件等等。总之,让这些因素在语文课堂上锦上添花。这就像给人美容、给屋子装潢一样。所以,面对今天的改革,我们要理性的认识到:任何课堂,该改变的必将会改变,不应变的永远也不会变。
  第二点我要说的是,理性的一条重要的标志,是要实实在在。无论你怎么创新、无论你怎样热闹,给孩子们的能力、情感、思考等,最终的结果是要沉甸甸的,要他们必须有真实的收获。
  现在孩子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他们的负担太重了。我们的课堂不能课内压担重重,课外负担垒垒。我们必须提高备课的质量,要让孩子在课堂上的单位时间内,得到应有的生命的厚重。因此,在涉及到我正研究的“主题教学”时,我尽量追求大容量、大密度、高质量。而且这一切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听到好多课,下课前老师总是留一大堆的作业。你想,学生回家还要练琴、画画、学英语,不光是完成你的作业,还要完成其他学科的,他们的夜晚是怎么度过的,你想象过吗?再比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总是强调朗读——这没有错,但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读而读——齐读、范读、傻读、呆读。读已经泛滥。语文也要随时代而发展。现在的生活太精彩了,网络时代,大家可以更加“白话”,不必像古人那样省纸、推敲。有些时候,我们不需没完没了的咏吟,因为还有那么多精彩的片段、书籍要我们去略读、去浏览、去收集、去整理——想想,这些能力我们怎么培养?该读的要书声琅琅,不该读的要静思默想,该范读的就范读,该精读的就精读,该略读的就略过,哪怕有一个字没有读准啊!所以,做教师的,就看你到底给学生多少本事,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上应该获得的东西。再比如说语文的训练,语文的训练怎么样能够实实在在?就拿对“任意毁坏”的理解来说吧,经过引导,沙洲小学孩子的发言太精彩了。通过“砸、踹、踢、扔,打,摔”等等生活的体会,用换词的方法懂得怎样叫“任意毁坏”。这样一来,这个词的训练就砸牢落实了。如果认为这堂课没有动笔,留下了些遗憾,其实这完全可以安排在下一课,进一步讨论“圆明园到底该不该重建”?写成文章,当作辩论材料,还可以就圆明园的体会写写你心中的感受,怎么体会就怎么写。
  我觉得理性的第三个特点,是还应该拥有遗憾。这人长得太完美你肯定无法形容,因为没有特点,你抓不着。其实这样的人也不存在。有的人不完美,但他保证能你记住——像我这样的,不是最漂亮但有特点,鼻梁很高,眼睛很水泠,再看我动作、声音,就是典型的北方的中年妇女。不像你们南方小桥流水,女人也柔美文静。我有我的特点——特点不等于是缺点。在你眼里是缺点,在我眼里是特点。这就好比课堂。一个不完美的课堂,就好比一个不完美但有特点的人。人哪,不要把这个“理想课堂”疯狂了到极至,这是很恐怖的。所以,教师怎么样自我认识自己的课堂太重要了。刚才王军老师谈的三点:驾驭能力、探究能力、亲和能力。我就想啊,我有哪条,哪条最出色?哎呀三样加起来真不行。就说这功底厚吧,我自我感觉我不如薛法根老师,各位请原谅我拿他来作比较,因为他和我都是特级。高万祥是中学的特级我就不举例了——男人和女人不一样,这个薛法根比较内向,我更感性一些。蒋雯丽在《温暖2004》中讲,女人感性了很天真也很可怕,我就笑得不得了。好在后面她还留了余地——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别失去自我。再比如说亲和力,我太遗憾了没有听我身边这位特级徐斌的课。但是你一看他的脸就面善(众笑),微笑迷人。我相信在他的数学课上,孩子与他一见就会钟情,“火花”一下就擦出来了(众笑)。不过,我琢磨琢磨自己吧,有激情。但有时候哪个激情啊,会变成体力活(众笑)。我现在还年轻,我自己感觉也很年轻。我总是在想,怎么样能把我的激情,我对教育的执着,化作我内在的一种精神。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白发苍苍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再在你面前上课的时候,大家再感受我,可能还是激情,但已经变成一种气质。这就意味着一个教师还要成长,这就意味着一个教师有不足,有遗憾——这样,你才有向上飞升的空间。有了遗憾的课堂我们才觉得它润泽,那个完美的课堂啊,就像那太完美了的人,你觉得他不可接近,是个假人。
  其实,这个“理”包含的内容很多。我想,只要我们讲的在“理儿”,我们做教师的,就会用理性的理念看自己的课堂。

“想”跟其后

  说到这个“想”,要组词那可就多了,什么“想象”、“想法”、“思想”啊等等等等。就我自己的理解,我把这个“想”理解为一种思考。这也许是理想课堂的一个重要的翅膀,还可以理解为像刚才张家港实验小学校长说的“智慧”。
  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课堂,无论如何最后要给孩子们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欲望,换句话说就是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说明他在思考,有了欲望说明他有了进一步想探究的热情,渐渐就生成了自己头脑中的智慧。
  我在想,我们的课堂怎样让她既有“厚度”——语文的扩展,还要有“温度”——情感态度,更重要的还要有深度——也就是我们的思考。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有一个误区,包括我在内,我以前上课一般停留在感情的层面上。我虽然能上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各种课,但爱激动。记得讲《葡萄沟》,要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跟我陶醉得不得了。我当维吾尔族的阿姨,戴了个小帽,倒挺像,进行口语情境的创设,学生竟然哭了:“维吾尔族阿姨,你不要走好吗?”但是,你想想,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讲的那样,人一激动,大脑爱麻木(众笑)。你想想课是很感人,孩子是挺激动。不过中午一回家就把我这“维吾尔”忘到后脑勺:“妈,咱今天吃点啥?”不怨学生,是教师没有给孩子深深的、余音缭绕的沉淀。
  所以我们现在的课,有的时候是给我们语文教师说的。我们的语文课不要光停留在感情上。理想课堂的这个“想”,心在下面,就是一定要有心里的想法,这是太重要了。说句老实话,我们语文老师有点毛病,总爱自我陶醉、激情演讲。所以我的课要变。小学教师不能小,不能光停留在文本和参考书那一点点最原初的东西上。我上的圆明园,最后是“走出圆明园”——我为什么要“跳出”这个台阶,就是想打破原来教学的两步曲:先是圆明园辉煌时候的那个激动,然后一下子就毁灭了,于是放电影,接着问学生:“面对圆明园,你想说什么?”学生说,我恨!“雪我国耻,振我中华”一番口号响起。在这一次次“爱国”的呐喊中,一个个愤青就这样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上培养起来了。
  也许你认为这个“走出”太深,揭露当时的真相不太好。我琢磨,我们不是高中课堂,我们也不是大学课堂,但我们要种上这颗思考的种子,所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子慢慢扎根发芽……可见,我们的课堂应该想办法,在种上语言文字的种子的同时,也种上透过这语言文字、背后藏着的东西。这堂圆明园,我在想怎么样给孩子们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所以不能讲完了两篇文章就完事了,你更应该引发思考的活水让学生再去读书、再去思考,这就是学语文最重要的目的。
  所以,理想的课堂这个“想”字应该是让孩子有智慧、让孩子有大脑、让孩子真正的学会思考,这是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把这“理”字和那个“想”字加起来,可否用德国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的一句话,作为迁移、作为一种比喻,来说明我们的语文课应当变成有理性、有思想的哲学意味上的课堂。那就是——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反复地品位、思索它,它们就日日增新,有增无减地让我产生敬畏和赞叹。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33:2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过去的未来

窦桂梅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摘自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

  “作为过去的未来”。这是下笔前跳跃在我眼前的一句话。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张康桥评说我的《晏子使楚》时说的。当时为之一惊。他还告诉我,这句话也是一本书的书名,作者是哈贝马斯。
  认识张康桥之前,他已经是我许多朋友的朋友。第一次接触,却是因为他对我的批评,见解独到而真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人孰无心,道不外索”。他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为很多同行所津津乐道。课堂结尾的最后一句话是“请用自己的眼睛看”——这句话不仅说给学生听的,也是说给听课的老师,还有他自己。或许,这就是他自己内心的人生态度的写照。
  里尔克说:“噢,谁知道在自身中那不可称量的究竟是什么?”张康桥的教学是否也在不断追问自己究竟是什么,而不是照顾别人的评论,“顾左右而言他”?
  答案是肯定的,他总是追问蕴藏在周围的儿童的生长的力量。就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公开课上,课件上忽然冒出来了瑞星杀毒软件,还伴随着细微的声响,他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结合课文中的“突然”,展开了“现场化”的教学,其间透露出的教学机智,也可以说不仅仅是机智,而是一种智慧——着实让我们为之喝彩。
  从外貌看,有着江南才子的内秀与内敛。但你如果细细品味了他的《九色鹿》、《三借芭蕉扇》、《普罗米修斯盗火》,就会发现他不乏北方人的大气与豪迈。而所有的这些“外显”感觉,明显指向儿童。
  不仅仅是这几节课,那些家常的课,张康桥更是想尽办法让儿童周围的一切苏醒,用来唤醒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哪怕那些仅供“示范”的引路课。可想,这样的独立与真诚是危险的,因为这样的课堂很难确保基于精心策划的精彩和完美。
  张康桥的《望月》有五六个版本。第一次听是在清华附小,行云流水如“空潭印月,上下一澈”,真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心中”——学生们陶醉,老师们赞叹;不够圆融完美的我也听到过,那是在南京东南大学的礼堂。但也足以使人感叹——在众目睽睽下,一个教师是如何保持教学尊重儿童,须“以学定教”的思想境界。
  你会发现,不管课成功与否,他的表情始终释然,平静得不能再平静。课后和我们探讨的一定是这次“探险”的成功在哪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虽然年轻,还真不是“宠辱若惊”的样子。其原因就是他自身的坚强内核,在这个“内核”里,我个人以为,充盈着的是超越一般人视野的阅读与感悟。
  知识决定胆识,底蕴决定底气。我不知道他具体读过什么,但我读过他的许多文字,知道他是一个具有广阔的阅读视野的人,至少对哲学、美学与社会伦理学是颇为熟悉的,至于教育学、课程论与心理学更是在行。所以有人说,作为全国新生代小学语文教师代表之一的张康桥,是栖居在课堂上的思考者。我呢,更愿意称他为一个坚定的教学探险者。
  探险,作为一种人生也作为一种教学,其全部内涵就是探寻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最美的关系,然而,他却把这种最美的关系命名为“游戏”。
  教学就是游戏!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轻松的表述。谁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沉重?举重若轻,寄托着我所了解的张康桥本人对待生活的理想态度。莫非作一名苏格拉底说的“俗世圣徒”?好玩。
  其实,这游戏让你感觉到的好玩,既是他认真严肃地对待现实生活,而又随时可以超越现实生活;既毫不避讳成就自我,又不刻意追求成就……难怪“好玩就玩”会成为他的口头禅,难怪有时候他评课的标准就是“好玩”与“不好玩”。
  于是,游戏成了一种轻松,好玩成了一种境界。这境界就是,教师不仅拥有一种独特的教学理解,更为重要的,还要拥有真正的生命与教学合一的幸福。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命与教学的分离;生命的本质是精神需要,同样,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精神需要与教学理解的合一。因为这样的合一,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与生活就是一个好玩的世界,等于说自己能够创造自己,于是“要有光,就有了光”(诺瓦利斯)。
  或许过去总是轻轻地过去就有了未来,恰恰是因为自己看不明白自己。“看、看、看,古岸谁人把钓竿?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苍雪如佛语般的诗不也揭示着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道理:一切发展必须通过自身内在力量起作用,所以一切发展必须从看自己开始。
  既然从看自己开始,便有了“自我观照”的哲学意义。游戏也好,好玩也罢,都从自我“精神快乐”出发,教学不再沉重,而成了幸福的旅途——走向儿童的“自我观照”。
  或许未来正是因为过去而充满期待,因此我希冀着张老师的每一个冬去春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34:03 | 只看该作者
带着使命,出发

窦桂梅

       花开花谢又一年。
  依照往年的惯例,在年末岁首之际,我会写一份“岁末盘点”,记录自己一年里所走过的路。
  感谢关心我的专家领导、同仁教师对我真诚的指教,有心的栽培,无意的指引。在他们或当头棒喝或极尽赞美的激励下,触发我思考,给予我影响。让我深深懂得,人生能走多远,有时取决于他(她)与哪些人同行。就这样,我们没有分离,一起走过了2010年,还将相互支撑,继续走过一年又一年。
  2010年,我有幸参加了《小学生常用字典》的评审座谈会;参加了全国希望工程阅读评审;参加了北京市引进特级教师的评审;参加了海淀区后备干部的评审。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懂得,评审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光荣;让我懂得,落笔要慎重,写下结论要客观 ,因为这是决定某个人前途或者某一事物发展的时候。
  2010年,我带领的“北京市骨干教师吟诵研修班”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了。这一年,拙著《跟窦桂梅学朗读》出版,同时也正式出版学员的结集《我们的朗读课堂》。在结题汇报期间,我带领学员班成员和附小语文教师们,为新加坡教育部选派的中文教师进行了汇报和“朗读与吟诵”的专题培训,效果显著,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2010年,我跟着清华大学扶贫办去北川义务支教。到那个在“5·12”地震中失去近800师生的,初中部只剩一面国旗的北川中学,我和全校的老师们交流,和在地震中失去儿子和爱人的刘校长交谈——面对他们坚强的眼神,不堪入目的遗址,除了泪水还是泪水!这哪里是支教,而是受教!
  2010年,我应邀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邀请,参加了全国首届文学教师就“儿童文学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专题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为专家代表发言致辞,期间献课并专题报告,应该说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效应,有了一批教授粉丝。这一年我还去过哈尔滨、杭州、常州、郑州、濮阳、淮安、长春等地给教师们做专题培训并现场教学,积累了经验,丰富了人生的阅历。
  2010年,是我认识朝阳区教委领导,并和他们结下深厚友情的一年。也将注定和他们建立教育关系的一年。如果可能,附小历史上将第一次与外区合作成立学校合作办学,这将开辟一种新的学校办学模式!这种教育友谊将和清华附小联系一年又一年。要知道,朝阳,发音时,语调向上,内涵欣欣向荣。说心里话,我很敬重也很喜欢他们。和朝阳区领导老师们交往是一种轻松,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彼此的欣赏。另外,合作的新学校就在北京经济最发达的CBD区。一头是厚重的近百年历史的附小,一头是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即一所国际化现代设备的新小学。形容这种两极的反差,可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地球南北两极完全不同,可正因如此,地球却转动了起来。
  2010年,我的丈夫和女儿都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度过了充实的一年。丈夫为我付出了太多,女儿双修两个学位实属不易,但却拿到了奖学金,真为她高兴。这一年贷款为父母在我弟弟生活的城市里买了房子,让他们和自己的儿子住得近一些,这也躲避了北方零下近三十度的寒冷,体验了亲情,感受了城市生活的幸福。这几天北京正是寒风刺骨,想起父母可以在南方不必遭受如此寒冷,心安许多。
  2010年,我还有很多遗憾和教训,一些事情辜负了领导,一些事情怠慢了朋友。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出于本心,也是真心,不是成心,也许让有的同事至今不能释然,这里一并表示歉意。相信今后的岁月能一点点理解,一点点包容,一点点忘记……
  2010年,学校班子换届,我当选清华附小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战战兢兢,也诚惶诚恐,因为这是我从未想到的。既然如此我必须从谦虚做起,从感恩出发:努力学习做一个好校长;能力不够,但我必须全心全意领导并服务学校师生!
  在继承与发展中,出台《清华附小“十二五”办学文化的思考与规划》,围绕其理念,带领干部、教代会代表,以及全校老师们拟定《清华附小“十二五”规划行动纲领》,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清华附小“十二五”制度》……
  这是艰难的拟定与修订过程,但也是达成彼此共识的过程!不是口头宣言,不是概念或理念的堆积。词语后面是思想。因为有你,因为有他,因为有你们,因为有大家——是一个又一个亲爱的清华附小同仁们,一个人梦想变成了一群人的梦想,一个人的教育理想,变成了一群人的教育理想。一个人的教育行动变成了一群人的教育行动。
  站在2010年的岁尾,回望过去,一代又一代校长、老师们的共同努力,让附小走到今天。我、我领导的团队,所承担的一定不仅仅是尽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我们承担的是使命!是一种对清华大学添砖加瓦的使命!是一种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含辛茹苦的使命!是为了让儿童更好适应未来生活,我们必须为他们的幸福、完整的人生奠基的使命!
  正是这种使命感,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将附小102位教职工,1293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当成自己的事。我们必须以杜鹃啼血式的呼唤,期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是愉悦的,完整的。也正是这种使命感,我们才能够在困难与问题面前,咬紧牙关,我们才能够在伤感的一霎那,牢骚的瞬间,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收回了蹦到嘴边的“这事于我何干!”,“愿意怎样就怎样!”等不良或不满情绪。
  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懂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惟有使命,才能让我放下优厚的待遇,回到我必须修炼的人生道场;让我懂得,惟有使命,才能心无旁骛,从柴米油盐,从“人是人非”,从一切世俗的羁绊中,找到自己应该者坚守的方向。
  因此新年之际——
  我向你们致敬,因为你们没有将报怨与懈怠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向你们致敬,是你们没有将“立人为本、成之于学”的校训丢弃一边,而是以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良知,以一个普通人的爱,担当起一个附小教师对民族、对清华大学、对附小学生的责任。
  在这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请允许我以一个始终和你们站在课堂的教师身份,向你们说一声感谢,道一声辛苦,贺一个新年。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向上、向善的种子一旦落入泥土,就会开出迷人的花,结出可供附小所有人分享的精良果实。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也请允许我代表我的领导团队表一表决心,我们会秉承“公”“勤”“坦”“廉”之训诫,通过我们的理念,我们的行动,办一所让彼此感到温暖、感到信任、相互欣赏、彼此分享的优质学校。
  我坚信,2011年的清华附小,将会带着你们的使命,你们的爱,你们的坚持,出发!

(2011新年教师联欢会上的致辞。发言时,前半部分几句带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34:39 | 只看该作者
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之六)

窦桂梅  

  在帕夫雷什中学诵祷仪式后,领导们开始讲话。我和李镇西悄悄来到苏霍姆林斯基书房。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和他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据说这是后来改造的,原来还有厨房、卧室。苏霍姆林斯基一家五口人就生活在这帕夫雷什中学一楼狭长的一角里,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四十平方米——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世界。除了睡觉的几个小时外,他一切的时间都在这里——构成他全部生活的不仅有家人、老师、学生这些生动的人,还有铺展在三面墙上浩瀚的,两万余册的藏书。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每一天傍晚,当孩子们从校园散去,当家人酣睡,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这简朴的书房里开始了他海量的,安静的,一心的阅读。较之我们,他的时代没有纷繁的网络,也没有扰人的电讯。每一天清晨五点,他便坐在书房开始阅读或写作——直到早晨八点来到学校门口,迎接每一个来上学的孩子们……
  书房里,布局简单而温馨。一对沙发,茶几上一盏古香古色的橙色台灯,旁边还放置苏霍姆林斯基用过的白色小收音机和一盏旧式蓝色手摇电话。而书,从地面一直排到墙顶,为了方面取阅,旁边还有一个取书用的梯子。
  细细端详周围书架里的书。如果当时没有数错的话,分九层。从类别上大抵分三项。底下两一层似工具书之类,有的也是精装;中间几层是文学、学术之类,最上一层是大部头经典丛书。中间一层以上几乎是精装本。虽说厨房和卧室已经不见了踪影,可书一本没少,而且,所有的书,基本按照原来的样子摆放。因我不懂俄文,摆放的书不知道具体名字。后经人介绍,知道这里有前苏联著名作家的作品,有的是当时作家赠送给他的,有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出外开会买回来的,有的则是邮购回来的。从书的种类来看,苏霍姆林斯基涉猎广泛,有文学的,教育的,科普常识的……一本本竖着排放在不同的书架里,尽管已经发旧泛黄,甚至被灰尘侵入,但可以想象出这个爱读书之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惬意。  
  文学作品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里摆放最多。“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的作品这里都有,这正为苏霍姆林斯基在语言,诗歌、小说乃至童话等领域的写作提供了典范。不用说,果戈里的,妥斯托耶夫斯基的,托尔斯泰的,契诃夫的,还有高尔基的,这里都有。不仅是自己国家的文学作品,国外作家的作品书房里也应有尽有。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书房,就知道一个人的品位,看一个校长的办公室,就知道校长是不是一个读书人。此言不假,但须细细分析。君不见有多少校长书房、办公室像豪华的宫殿,虽然书籍也是琳琅满目,藏书量甚至要超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藏书,但关键是看他们是否真正读过这些书。苏霍姆林斯基这小小的书房,伴随他在这所学校走过33年,应该说,每一本书都被苏霍姆林斯基抚摸过,阅读过。书中的文字与思想,便活了起来,如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他行为、情感与思想的大河。
  那发黄泛旧的一本本书,就是苏霍姆林斯基阅读的见证,也是他精神与思想的阅读史。只有真切地站在这个属于他的书房里,看到这真实“存在”的书,你才会真正懂得他告诉我们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日程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阅读。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教学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常叹: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与人文修养如此之深?当面对书房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时,我们终于明了——广阔的阅读!正是如此博览群书,让他如此这般丰富——读各种著作,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各种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宽到无可比拟的境地,教师才能成为教育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的确,读书的关键,第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第二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更复杂,这是计算机领域里的常识。可以肯定,人文素质不佳将成为21世纪广泛流行的营养不良症。人文知识不仅会决定你的职业,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生活习惯。
  我们知道,20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俄国革命。而随着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涌现了大批如赞可夫,巴班斯基等影响世界的教育家,而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对于中国广大一线教师产生了尤其深刻的影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公民是诞生》等选集五卷本。他所在的乌克兰(当时属于前苏联),1948年到1970年,是前苏联的“政治挂帅”时期,也是强调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时期。在那个政治、科技、经济至上的时代,他敏锐地把时代定位为人的世纪——强调把人的主体和客体结合,并与现实结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完美和谐的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突破!
  书中写出的,这些五十多年前的真知灼见,在今天,对于我们是多么受用。尽管我们和乌克兰存在社会问题的差异,尽管经济不同,但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相同的。比如教师发展的问题,学生发展的问题,学校发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大家熟悉的那几本书中找到答案,甚至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相信孩子》等书中,获得重要启示。
  这又是一个启发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能够经岁月淘洗而愈发可亲呢?
  是否还可以这样说,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也源于书房里的这一本本书?想想书房中那些经典的书籍,以坚劲不弃的拯救意识和真诚的道德使命感,为苏霍姆林斯基提供一种精神向度。苏霍姆林斯基从这些经典中,获得正直善良的人品、民族的良知与勇气,从而获得了“美可以拯救世界”,“心灵辩证法”的教育思想与担当。  
  普希金曾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我想化用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也是他个人“一切开端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些书的阅读中,和书中的这些作者一样,“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以真诚优美,而又入木三分的笔触,指点教育的迷津,指出教育滑坡的社会现实,指引教育发展的方向。就这样,在这个书房里,将思想一笔一笔写出来,为后人呈现一本本经典之作。
  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不禁感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改变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阅读成就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里,君不见小沈阳、周立波,“超男超女”的各种表演渐渐成为社会人唯一消遣的形式。而教师呢?他们的教育生活形式也越来越单调。难怪有人说,我们正在培养贫嘴的男人和女士。作为从事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教育的我们,该怎样在经典中成就自己?怎样在这样平心静气的阅读中安放我们的灵魂?多少次我也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我以及我的同仁、学生,读书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的生活。然而,今天,站在苏霍姆林斯基书房,深感惭愧。尽管大家夸我爱读书,我也曾写过一些关于读书的文字。说真的,站在苏霍姆里斯基是书房里,我自问,究竟我读过几本?
  书房隔壁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小办公室,只容下一张桌子和一个长条沙发。桌子上,一束插花,一张他办公时候的照片,上面还放有他曾用过的钢笔、笔记本、绿色台灯、眼睛等用具。只见李镇西老师拿来桌子上的眼睛戴上,他甚至感到眼睛上还留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体温。我没敢上前试。总觉得自己不配。而是静静地看着看着,心想他带着眼镜看书或写作时是什么样子?我所见到的每一张照片和录像,都没有看到他戴眼镜的形象。我自语道:大概是花镜吧!我轻轻地靠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公桌,手捧从中国背来的,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读了一段,仿佛在读给桌子上照片里的苏霍姆林斯基听。而后,我又轻轻来到书房,坐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坐过的椅子上,胸前摆放他的照片,只见李镇西老师紧摁相机快门,留下了在书房的镜头。
  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从书籍中寻找力量,找到我们的诺亚方舟——载着我们远行,寻找我们的精神与思想家园。回头又望了一眼书房,才悄悄地离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3: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