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材分析】
(1)说教材地位,为学习打底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下)第五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课承接15课,着重介绍了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的成就。
(2)说教学目标,为学习立靶
根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内容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询答案。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情分析】为学习找路
通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外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各个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依然不易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询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归纳和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为学习架桥
(1)说教法
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和“材料导读式”教学模式
(2)说学法
1、提供相关材料、图片、影视资料等,训练学生掌握从各位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说教学准备】布置课题
提供网络信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
1.搜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资料;2.搜集中日建交相关资料;3.搜集2001年上海APEC会议相关资料。
【说教学流程】使“学习”上场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展馆一)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游览,参观新中国外交事业成就陈列馆,请同学扮演历史讲解员,回顾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以巩固旧知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展馆二)实物展示两份70年代的人民日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出问题:两份旧报纸刊登的是新中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在外交上取得的哪些成就,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陈列馆展厅二,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了解七十年代重要的外交事件,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乔冠华的笑”,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并进步一思考“恢复”一词的由来,结合多媒体补充材料,探究解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的席位的阻力是什么?中国是如何冲破这种阻力的?意义何在?”等问题。最后小结: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联系展厅二中所看到的第二张图片,有学生展示自己网络检索到的图片资料,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之后,用两张图片的对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中美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多媒体呈现中、美两国在70年代所面临问题的材料,让学生共同探究对比分析材料、提炼归纳有效信息最后得出结论,顺利突破了教学的第一个难点。
3、关于“中日建交”,多媒体展示多张中日领导人会面的照片,引导学生从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来理解学习此部分知识。
老师总结:中国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新旧中国的外交两重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