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摘要: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对小学教师不小的挑战和考验。我们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另外课堂纪律对于教学也有着助长和致弱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实践机会;教学方法;课堂纪律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课成为了小学的必修课程,而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则成为了小学教师的不小的挑战和考验。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我结合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重要的是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教师的“干”讲,根本起不到作用,学生还会出现厌学情绪,便无兴趣可言。相反,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我们可以把计算机键位学习放在游戏之中,因为男孩子很喜欢玩游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警察抓小偷” “青蛙过河”,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到底用那个指头来击键。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而且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枯燥使得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一)、直观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了理性认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接着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二)、鼓励创作法
学生其实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学以致用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可以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及插入剪贴画等手段制作班级板报和贺卡,也可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语文、科学、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课堂纪律对于教学有着助长和致弱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相信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纪律是良好的,对教学起着助长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下面就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引起的纪律问题
学生玩游戏,上网,却不喜欢听课……这类问题,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与热情。教师不能对学生玩游戏的现象视若罔闻,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管理。比如通过反面典型教育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沉迷于游戏会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谈心等方法疏导学生,淡化他们的游戏情结、通过屏蔽、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减少学生下载、安装、运行游戏的机会。
(二)、教学软硬件引起的纪律问题
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不能一人一机;机器配置低,运行速度慢;机器故障率高,影响正常使用……解决的对策:一是做好硬件、软件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二是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进行及时的维修,确保机器的正常使用;如果因为条件有限,确实不能保证学生一人一机,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可采用分组上机的制度。
(三)、教学方式方法引起的纪律问题
由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引起的“乱”,讨论,辩论演变成了“吵”论;小组讨论变成了小组“聊天”;小组协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不明,部分学生做其他事……解决的对策:教师在采用某些教学方法(如讨论,辨论等)时,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活动开展之前,必须把活动的规则告诉给全体学生。教师不仅要把活动的规则告知全体学生,更要把违反规则的处罚告知全体学生,使学生明白在活动中,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出现失控现象。
(四)、学生起点不同引起的纪律问题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起点不统一,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解决的办法一是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二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和任务。比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可设计若干个层次不同的任务,由学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
以上只是我平时教学的几点体会,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