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以及应对措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2: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以及应对措施
摘 要:在教学领域内,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给教育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知识得以迅速传播、积累、分析、组合和存储、再现,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到来,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变革;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挑战;应对措施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知识得以迅速传播、积累、分析、组合和存储、再现,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领域内,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给教育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
    一 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育本身产生的变革:
1.改变了学校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1]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同时改变着教育形态,课程与教材更加智能化、群体化、综合化、多元化和系统化。例如,利用电子载体的可读写性、可存储性,使新教材能实现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过程的记录,学习历史的动态追踪和评价,即时的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可以实现“专家诊断”式的教材、“智能化”的教材。
    2.教育观念的变革[2]
现代信息技术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首先引起教育观念的革命。
(1)教学观念的变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总是被假定为知识渊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桶水”;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他们往往被比做海绵、白纸,或者他们的头脑被假定为空空的容器。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这种传统的线性封闭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共性化的人格,却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不再仅是盛水容器,他们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课程观念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会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2:01:47 | 只看该作者

    (3)教育评价观和人才观念的变革
    传统教育模式属于应试型教育,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评价标准。它通常表现为及格率、优秀率、上线率百分比的高低。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人才的定位就是脑筋灵活,记忆力好,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善于应付考试,能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和人才观念往往造成传统教育的畸形产物——大量高分低能儿的存在。信息化教育模式则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不再单是高分数,而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的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是精神、智慧、毅力与创建性的综合体,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须具备应对高科技发展的高能力、高综合素质、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变革[2]
    与教育观念变革同步的是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传统的以纸版等印刷品为主的教材向多样化的信息载体过渡。传统的纸版类印刷教材,虽具有稳定持久、使用方便、容易携带、不需相应设备等优点,但信息传递单向,不能实现交互;且信息承载量少,也仅能提供抽象的、静态的信息。传统的音像教材,能通过声音和影像信息使真实再现,却需相应的播放设备或受特定播出时间制约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化教材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CD-ROM教材包括计算机课件、专业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等,可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Web教材则可利用Web传播媒体,以最快速度推出新的教材或对现有的教材不断翻新充实。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三)教学环境的变革[3]
    一想到教室,我们的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教室的墙上嵌着宽大的黑板,黑板前是一台一桌;桌上摆着教科书、备课本和圆规、三角板之类的教具;台上站着一手拿粉笔,一手拿教鞭的老师;台下是手拿钢笔,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新颖活泼迈进。多功能教室配置有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即信息的接收和输入、输出装置,可连接学校有线电视系统和各种国际因特网、学校校园网以及大屏幕和音像系统,面向教学把各组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呈现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展示。从而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料限制,向学生展示最大信息量。除了课堂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虚拟实验室的出现,为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创造了仿真和模拟的教学环境,给实验教学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实验室里堆满各种实验器械及各种有毒、有害的溶液和放射性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而对于有些周期长或在真实世界里难以观察到的实验,传统实验则显得无能为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人类视觉的时空盲点和生理极限所带来的实验困难,使现实中或短期内无法观察到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瞬间呈现在眼前;同时,虚拟实验使得实验的进行不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课堂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四)对学习本身产生的变革: [3]

1.引发文化—教育三大基石(阅读、写作和计算)的革命:


(1)阅读方式的变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2:01:53 | 只看该作者


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的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通过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进行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2)写作方式的变革:


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3)计算方式的变革:


借助各类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算已成为当代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文字的数字化使读、写、算融为一体;运用信息技术建模,仿真与预测的能力将会越来越重要。


2.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


继文字和印刷术后,当代信息技术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人类文化传播方式和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推动学习方式从工业时代迅速跨入信息时代,与时代相适应的学习模式将被创造出来。


    与此同时,它也极大地改变了学习的内容。例如,互联网实现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为教育机构创造着新的扩展其市场的机会。教育机构可以向全世界的学生提供单独的一门课程,也可以提供整套的一个专业所包括的课程。技术还对教育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育以及相关服务的提供者开方便之门。


(五)教育方式变革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得以创新和发展,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基础上,在象原先那样采用的文字教案的同时,教师开始利用教师备课系统和教学工作支持系统,筛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制成CAI课件,学生也可自主制作CAI。现代信息技术还使得另一种教育方式——网上远程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今网络化时代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1999年,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还明确规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并首次在浙江大学建立远程教育中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所采用的授课基本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网上异时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通过网上浏览器获取学习材料进行自学;通过Internet或其他异步通信工具,向导师提问和与同学讨论;其二是网上实时教学。在这种方式下,师生通过网上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通信工具来传递教学信息或进行讨论网上远程教学。这种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扩大了共享面。
    现代信息技术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整个系统,使学校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校办为核心,学校教务处、后勤处、政教处等各个构成部分组成的综合体转化为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结构,由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信息资源、课外教育、信息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功能的信息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
    目前,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地区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软件研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上网行为的难以控制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网络的应用存在能力和学科的限制等方面的不完善。而传统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身的许多优点,如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针对性较强;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师生面对面交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随其发展这种影响还会继续扩大和深化,未来的教育变革我们无法预料,那么如何将传统教育的优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整和起来,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我们现在就迫切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2:01:58 | 只看该作者


二 信息化下的教育变革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一些已具有一定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学校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资源、教育技术运用和设备有效利用、人才问题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些学校相当多的教师没有熟练掌握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设备闲置和浪费。伴随社会转型的教育变革过程会给教育的诸方面带来许多不适应,具体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将会面临如下挑战:


(一)教育教学工作者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否适应信息化社会
Intemet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宝、资源库。掌握上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获取、应用、处理信息的方法则成为教师教学的必需。而在现实生活当中,许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不熟悉教育教学软件的使用。据相关调查显示,有65.38%的教师认为教师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部分教师存在信息技术焦虑症,惧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有的教师只是初步地学会了PPT的简单运用,没有深入灵活地去挖掘,远远赶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是否相适应
以前学生的阅读习惯一般都是直接文本阅读,思考时会在文本上写写画画,做上记号。现在的学生都是超文本阅读,进行电子读物的阅读,然而现在的电子信息量巨大,诱惑性极大,学生往往选择阅读与学习无关的电子读物。在写作方面,学生都是采取手写,然而现在都是键盘输入,是否会影响学生识字。在计算方面,以前都是算盘、手写,现在都是用计算器、电脑来计算,是否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否会影响到教育公平
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离不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各地区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差距仍很大,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带来一定的挑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环境方面,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城市、县镇、农村地区学校生机比例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地区生机比例达到15:1的学校占80%,县镇地区为54 %,而农村地区仅为37% ,低于被调查学校的平均水平,而且有40 %的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这就意味着与城镇小孩相比,许多农村小孩子因为条件不同,无法享受到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
三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适应信息化的教育变革[5]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经。因此,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已向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那么,如何迎接挑战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呢?在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谈谈应采取的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2:02:02 | 只看该作者


(一)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建设适应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出资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实用的培训,例如,着力提高在职教师的编辑、修饰、处理、存储、使用和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培训;也可以通过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的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对于网络信息方面比较好奇,再加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因此,教师、家长和社会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正确指导学生上网,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另外,学生在信息技能的培训不够充足,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学会正确收集、提炼和使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加大投入,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实现教育公平


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信息化程度不高,政府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筹措经费,设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专项基金,确保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特别是卫星电视教育网,为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开辟实实在在的绿色教育通道,把各种教育资源辐射到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确保这些区域的学生和公民享有同发达地区的学生和公民同样的教育权利与待遇,实现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庄、每一间教室、每一位学生都能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上网学习的理想目标,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01: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