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初探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6: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初探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
吉林省通化市兴华教育中心通钢二中 于云
【摘要】高效课堂是一个注重学生精神成长和情感收获的教育概念,它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具学科,学习的内容都是些大众化的,而且在操作方面都是窗口式操作,结果的预见性较强,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因此比较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尤其是在信息、科技、网络比较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学好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 自主 合作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课程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探讨信息技术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个原则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每一章完成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子任务组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从确立适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及流程、教学过程设计、明确的任务目标、用好小助手(优生帮教)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的高效课堂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期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探讨。
一、确立适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及流程。
“自主学习,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提出的一种符合新课程要求,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它适应了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将“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和以能力、个性为核心的发展”的教育目标落实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4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是很显著的。通过教学实践,将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与“自主学习,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进行柔和,形成了信息技术课自身的“自主学习,当堂达标”模式的教学流程:自学指导→合作学习→点拨释疑→形成训练→完善提高。体现了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实用性的特点;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助;强调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提倡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纪律意识。
1、自学指导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了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家中都配备了微机,对于电脑、网络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知识,绝大多数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只要教师稍微做一点认真的准备,便不难通过自学指导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自学指导应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比如:由搜狐、新浪、网易等著名大网站的主页导入“网页的制作”;由设计精美的统计图表导入“表格的应用”;由学生自己动手处理本班成绩来学习“电子表格”等。总的原则是通过高水平制作的展示或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在自学指导时要对疑难问题提前作出疏导讲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6:48:28 | 只看该作者

2、合作练习
这是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确定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很大,有的学生能够很快的按照课本要求完成操作并且质量很高,而有的同学由于对计算机不熟悉甚至对于操作界面的菜单栏、工具栏、格式栏也很陌生,当自学自练环节结束时其操作过程才刚刚开始,既没有完成自学自练任务,也没有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小组交流中非常盲目,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将这一环节定义为合作练习。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本要求共同完成操作,一个小组一般由3至5人为宜,且小组内学生水平应有一定的差距,尽量做到各组之间的相对平衡。操作时由一人执机,其他人依据教材要求协助,遇到问题随之进行讨论。教师勤于巡视,发现问题,二次备课。
3.点拨释疑
教师根据学生合作练习的情况,对其中的疑难问题,随堂“二次备课”并及时讲解疏通,同时借题发挥,举一反三,适当补充、延伸、拓宽,指导学生探究与积累。
4.形成训练
在点拨释疑的基础上让各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局域网进行展示,通过自我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然后个人操作、针对练习,做到人人都能独立完成。
5.完善提高
这一环节是对形成训练的巩固和升华。首先通过局域网评选出最佳作品,请作者用教师机作示范演示。然后其他学生再进行练习,这时教师可以变换要求,增加难度,分层次提出操作要求,保证学生吃的饱,差学生吃的了,使人人都有收获、个个都有提高。
二、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所以必须搞好集体备课,这是准确把握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前提。在教学设计上我们主张”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即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大纲、教材,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状况,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中要整个学期的课程一起设计,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又有重复,这种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新的主题强化学过的知识技能;定期总结提高认识,深化教与学的过程。例如:ET电子表格,教学内容是:初识电子表格、建立工作薄、工作表的编辑、美化工作表、统计分析数据、生成图表、图表修饰。从整个教学过程看,下一节课都是对以前学习的重复、延伸,从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内化。在讲完工作薄的建立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了对一个工作薄就是一个文件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表格的建立,而且学到了数据分析、处理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等知识和技能。可以看到,通过”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反复循环,逐步深化”,课堂得到了优化,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三、确立明确的任务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6:48:33 | 只看该作者

在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任务的提出方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要结合到教师设计的典型任务中,学生完成了典型任务,也就达成了教学目标。当然,典型任务的设计必须善于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做好这一步,一节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我在讲Windows操作中新建文件夹、文件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造一间”房子”,然后”房子”内要布置”家具”,对于这种实用性的任务,学生兴趣很浓。老师示范一结束,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做起来了。为了巩固、延伸学习内容,我再提出:在不同的位置造一间”房子”,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四、联系实际,学做合一,在应用中提高。
在教学中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顺序,合理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做合一,在应用中提高。在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致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狂轰滥炸,把他们本来高昂的兴趣吓跑了,使他们感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深不可测,从而产生畏学、厌学。如果我们以用入手,在教学中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这是否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教”文件(夹)路径”时,可以先从学生学过的文件的打开与保存入手,通过解决学生日常出现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文件这一问题,引出路径的概念,路径如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一样,最后学生练习体会路径的含义,它的教学效果会比较好。在各小节教学任务完成后,还可从生活中设计一个实用的事例以复习、检查整个教学效果。
五、用好小助手(优生帮教),减轻教师辅导压力,提高课堂达标率。
信息技术课70%以上的时间是在机房上课,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几乎人人都喊老师我的计算机怎么怎么了,教师根本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能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运用广播功能展示他们的成绩,予以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问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通过实行,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都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学习、探索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