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4: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利川市忠路镇老屋基小学: 陈蓉

【论文摘要】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难学的学科,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难于理解和运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粉笔、黑板、挂图为媒体,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很难表达出来,导致课堂气氛较易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久而久之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随着现代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多媒体将走进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 小学语文 ; 有效运用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而多媒体教学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走入了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成为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多媒体教学向传统教学发出了挑战,为了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率,必须要求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与当代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此,我将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自己的认识。
1. 多媒体教学是当今不可扭转的趋势之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网络化时代,世界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逐步深入课堂,以作为当今学校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的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多媒体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后形式的不同认知感受。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以查找出学生学习的误区。实践证明,只有灵活有效的运用多媒体,一定会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教师在远程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充分认识教师在办学中主体地位,使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优秀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三种模式下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而且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2.1. 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直观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2.2. 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
  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顾此失彼,不可滥用多媒体技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滥用多媒体技术,过多依赖大量繁杂、色彩艳丽的图片等来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用电脑的机器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3.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3.1. 认识多媒体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有利影响

  3.1.1. 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境,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画面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讲解“地震”一词时,就是利用图像及声音,让学生一边观看房屋坍塌,地面震动录像,一边配合听巨大轰响的录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那就是瞬间来临的可怕的“地震”,并能把这一词语应用到相类似的场合中。

  3.1.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
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学生能方便地查阅、获取相关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如:教《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在网络中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张衡是什么人?他发明的浑天仪和地动仪是什么样儿的?他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等,学生查找的过程,超越了阅读本身。

  3.1.3. 多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知识观、数量观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语文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和数量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如:我们在讲《将相和》一文时,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字、词、句的传统做法,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的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将相和》的多个视频片断一起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

  3.1.4. 网络环境下基于游戏的自主学习方式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在游戏环境中,他们能快乐地进行学习而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为小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特别在低年级的拼音及生字教学中,为了辨认平翘舌音,同音字,形近字等,课件中的游戏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所学知识重难点的记忆效果更佳。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4:18:24 | 只看该作者

3.2. 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媒体教学有着诸多的利,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3.2.1. 易使语文教学走入“图解”的误区,束缚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把与文字或文章有联系的图片、录像资料变成电脑素材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失去了咀嚼语言文字的机会,降低了对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使语文教学走入“图解”的误区。这种图解是多媒体技术直观性的表现,任何问题放在“图解”上都变得一目了然,学生思考空间被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

  3.2.2.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文字为主的地位。
    现在许多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用多媒体代替了课本,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对课文的理解也容易多了。但是这种活跃、这种理解多是表面化的,学生并未真正体会到语言优美、形象丰满、哲理深邃、妙趣横生。可以说多媒体技术严重剥夺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剥夺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处理问题的权利。

  3.2.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限制了教师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科知识包罗万象,教师对每一知识的理解也会因人而异。在讲解知识时也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把他人的经验方法完全照搬过来,不经过个性加工就展示给学生。长此以往,一旦惰性形成,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也就逐一消亡了,语文教学也真正成为“千篇一律”了。 
 
3.2.4.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于一体,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素材。有些素材可以到互联网上下载,有些素材则需购买,有些素材需要教师自制。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财物和精力。而做出课件后,往往只是在公开课或评选优质课时才用,平时教师根本不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4.如何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而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是途径之一。

4.1.应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说”与“识”相结合。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更是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汉字中许多都是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环境中的文字符号,社区、亲友的姓名用字,动、植物的名称用字等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汉字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把汉字的音、形、义与学生认识的事物、环境等语言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说”与“识”相结合。
  比如,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字字音。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影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

4.2.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画》,是一篇谜语形式的古诗,。但是在教学中只出现课文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时,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一副静态山水画,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远不能达到的。
  再如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如果仅仅从文章标题和教材内容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那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同学们“实地”观察和探访北大荒,可以亲身感受北大荒的秋天,这既适应了中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情趣性,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3.应用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
一篇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可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4.4.处理好教师、多媒体、学生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同时还是情感活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在协调中,教材、教师、学生的“共鸣”是情感的突出表现。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由于多媒体的介入,语文教师特别是操作不熟练的教师注意的是监视器屏幕上的图像,学生注意的是接收屏幕上的图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变成“师——机、机——生”间的单向传递与接收,流动在师生间的情感因素被削弱,所以多媒体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这一环节。

4.5.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文字载体所承载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文字载体这一工具本身。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语文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滥用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优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改善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将是一种有益的帮助,值得我们继续去研究和实践,以便于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不可盲目使用多媒体 [N];教师报; 2002年
[2].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N];教师报; 2002年
[3].于丽.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08(36)
[4].一分为二看多媒体教学 [J];福建电脑;2003年09期;52-58.
[5].李飞,邢晓怡,龚正良编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6].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文教资料,2006年9月中旬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