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小结,有利于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向渗透转化思想。
(三)应用新知 加深理解
1.(口答)下列各组角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吗?为什么?
(1)3°, 150°, 27°
(2)60°, 40°, 90°
(3)30°, 60°, 50°
2. 在△ABC中, ∠A :∠B:∠C=2:3:4
则∠A = ,∠B= ,∠ C= 。
3.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求下面各题.
(1)∠DAC=_____ ∠DAB=______ ∠EBC=_______ ∠CAB = ______
(2)从C岛看A 、B两岛的视角∠C是多少?
解:∵ AD∥BE
∴ ∠DAB﹢∠ABE=180°
∴ ∠ABE = 180°-∠DAB
= 180° - 80° =100°
∴ ∠ABC=∠ABE﹣∠CBE
=100°﹣40°=60°
在△ABC中,
∠C = 180°- ∠CAB - ∠ABC
= 180°-30 °-60 °=90°
问题: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解法吗?
学生口答,思考,计算,交流。
师生共评,强调书定格式。
本环节中,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运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问题;
(2)学生能否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生能否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学生从中是否感受到了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5)注意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解法一:师生共同探讨。
解法二:(利用过C点作平行线等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代表口述。
解: 过点C画CF∥AD
∴ ∠1=∠DAC=50 °,
∵ CF∥AD, 又AD ∥BE
∴ CF∥ BE
∴∠2=∠CBE =40 °
∴ ∠ACB=∠1﹢∠2 =50 °﹢ 40 ° =90 °
设计适当练习,使学生对刚学知识进行内化。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向学生展示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推理的严谨性及书写。
(四)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
作业:教材习题7.2第1、3、4题
学生口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师生共同回顾小结。
板书设计
7.2.1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图1 的证明过程
学生板演
论证练习
教学反思与评价
1.反思:
(1)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设计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便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有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拼图说出结论成立的理由,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学生易接受.
(2)体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2.评价方式: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复习巩固本节的知识,学会总结反思,初步学会自我评价。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