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说课稿讲学稿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说课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我计划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课后反思六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主要教学内容为公平的概念及其意义。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框题是对前面公民权利和义务知识的总结,特别强调了公平就是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深化了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识。公平问题还是正义问题的基础和铺垫,引导出最后的社会正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正义的含义。因此,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公平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正确运用公平的知识分析问题,合理处理不公平现象;
3、树立公平的意识,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教学重难点
公平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
公平的概念是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深化,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也是理解社会公平的意义,认识和把握社会正义概念的基础和前提;
2、公平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对其人们的看法千差万别,而公平的社会影响也非常大;
3、公平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涉及到责任和义务的关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特别是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理解了事物的两面性。但是,公平是一个很抽象、争议也比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无论从理论难度还是社会影响,对初中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课堂讨论和教师举例讲解就占有重要地位。
设计理念
坚持主体性教育为指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在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主要采用了教师讲解和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疑难和误区;教师的举例讲解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及时认识自己在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不足,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
五、教学流程
(一)案例导入
我选择把“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是否公平”这个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中学生都比较向往大学,对高考政策也十分关注,以此切入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高考加分问题也是一个影响广泛、关注很高的热点问题,利用它可以扩展学生对社会的知识。如果对这个问题讨论的引导及时有效的话,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可谓“一举多得”。
(二)课堂讨论
课堂分组讨论主要围绕“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公平”进行。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不同意见的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使他们能够在辩论中发现自己和对方观点的不足,进而启发思考。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上,教师可以使用苏格拉底式的“反诘法”即让学生提出概念,分析概念的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概念。
(三)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是对学生讨论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是学生系统全面准确掌握概念的主要途径。由于公平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要细致,多举例和对比,让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方向。
(四)效果训练
教学效果训练,重在检测学生对知识把握的程度,同时好的检测及其讲解则对巩固知识,改正经常出现的误区,起到很大的作用。
课堂总结
我采用梳理知识之间关系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重在指出和讲解公平的历史发展、概念及其社会意义的关系。历史发展是概念讲解的铺垫,意义是概念的延伸,而概念是本课的核心。
布置作业
由于本课内容比较难理解,阅读教材和整理笔记就成课后作业的主要内容,只要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公平概念,深刻认识到公平的重要意义。本节课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六、课后反思
充分发挥课堂分组讨论的作用,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以前课堂讨论和争论很少,本课在教学实施上的效果很有限,学生提出和阐述自己观点的不多。在以后教学活动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再根据学生的看法加以引导和补充,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