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获奖论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的六点体会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池北二中 石立森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已进入了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运用图片、图表、文字、声音、动画等,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兴趣 观察与思考 能力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从六个方面谈一下体会。
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接受知识。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植株的生长时,通过信息技术在学生面前展示叶芽发育成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蕾后慢慢开放的全过程。结果,学生很容易掌握芽的种类和发育过程。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重点是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这不仅是本章本节的重点,而且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心脏的结构,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心脏的四个腔、四个腔壁的厚薄、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及与各腔相连的血管,心脏收缩和舒张动画,学生理解了心脏的工作原理。然后,将血液循环路线图展现给学生,学生认真观看,积极思考,教师加以讲述,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讲述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不先指出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而是向学生指出:种子在贮存的时候并不萌发,在播种到田地里,它就萌发了,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明确目的)。然后,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看,同时跟学生谈话,把观察的结果逐步地写在黑板上(记录)。最后跟学生讨论(资料的处理),让学生自己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自身条件是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 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讨论, 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就会永远伴随着智能的发展。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就不但容易被接受,而且会转化为长期的记忆。
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新颖有趣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深入观察,此时学生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观察,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学习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时,应用信息技术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呼吸。通过画面,首先让学生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这充分说明了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里的脊椎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用鳃呼吸和用鳍游泳。同学们也知道鱼类是在水中生活的,但是学生不清楚为什么鱼类必须生活在水里。抓住这一点给学生提出问题:鱼类适应水中环境的特点是什么?并指导学生观看画面。(一)观察体色:学生很容易发现鲫鱼身体的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那么这种颜色对鲫鱼的水中生活有什么作用呢?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经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体色,使鲫鱼不容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因此这是一种保护色,起保护作用。(二).观察体形和身体表面:学生们发现鲫鱼呈两头略小而中间宽大的梭形,并且体表有鳞片和黏液。那么,梭形、鳞片和黏液对鲫鱼的水中生活又有什么作用呢?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回答了梭形和黏液可以使鲫鱼在游泳时减少水对它的阻力,鳞片起保护作用。(三)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鲫鱼身体两侧的侧线:它是由鳞片上的小孔构成的,与神经相连,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并能够判断水波的动态,是感觉器官。(四)指导学生观看剪掉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时,看到鲫鱼虽然还能向前游动,但是却不能保持平衡,它的腹面翻起来; 当再剪掉尾鳍时,看到鲫鱼已经不能向前游动了。由此看来,鱼的游泳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鱼鳍起着协调作用。
其次,观察鲫鱼的呼吸: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看到鲫鱼的口和鳃盖总是不停地张开和关闭,好像不断在喝水,其实是在呼吸。其呼吸过程是:当鱼张口时,口腔扩大,口腔内的压力减小,水流入口内,同时鳃盖扩张,鳃盖膜在外部水的压力下紧贴鳃孔,将鳃孔关闭。由于鳃腔扩大,其内压比口腔压力小,于是形成了真空的间隙,然后口关闭,口腔的内压增高,水便由口腔流入鳃腔,当水流经过鳃丝和鳃小片的表面时,就进行了气体交换:水里的氧气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血里的二氧化碳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同时鳃盖内移,鳃盖膜被冲开,水从外鳃孔流出体外。通过探究说明了鲫鱼的呼吸作用,是由于口和鳃盖不断交替启闭所产生的压力,使水流经过鳃丝和鳃小片的表面来完成气体交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