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借助GC,研究未知函数图像和性质
在学习函数的性质时,对于未知的函数,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此时,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图形计算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图像,总结性质,无疑将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数学能力。尤其是在研究复合函数时,学生往往不明白为什么需要判断“内、外”层函数的单调性,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教师往往也没用很好的办法,只能让学生先记住方法,通过死记硬背来做题。如果借助图形计算器,让学生能够首先直观的得到复合函数的图像,再来研究和理解“同增异减”,就容易多了。
案例二:复合函数单调性的研究
请你利用图形计算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的单调性与,单调性的关系?
可以让学生分别作出函数,和的图像,然后通过观察和教师的引导,得出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同增异减”。
内层函数的图像:
单调区间:单调减区间;单调增区间。
外层函数的图像:
单调区间:在整个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复合函数的图像:
单调区间:单调减区间;单调增区间。
总结: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单调递增,二者单调性相异,所以复合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也单调递增,二者单调性相同,所以复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接下来,我再以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函数——“对勾函数”为例,简单介绍一下GC在研究未知函数图像和性质中的应用。
案例三:研究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在函数的教学中,遇到函数的时候,老师会直接给出它的图像和关键点,并让学生牢记,以便运用。学生可利用图形计算器作出它的图像,总结出它的性质,和以前老师讲解的进行验证比对。
①利用图形计算器作出函数的图象
②画出函数图象后,利用坐标跟踪功能可度量出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最低点的横坐标是1和-1,
③归纳性质: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1)和( 1 ,+∞),单调递减区间是( -1 ,0) 和 ( 0 , 1)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一个奇函数.
④拓展延伸:由此,我们又画出了的图象,发现了图象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最低点的横坐标分别是和-,
可知:图象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最低点的横坐标是和-,并且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和(,+∞),单调递减区间是( - ,0) 和 ( 0 , )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奇函数.
小结:利用图形计算器研究未知函数的一般步骤:利用图形计算器的绘图功能,作出函数图像(可以先选择特殊的,如要研究的性质,可以先做出的图像);根据函数图象,找到图像的最值点;利用最值点,将图像划分为几部分,分别判断函数在这几部分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将这些性质推广到一般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操作,感知和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及数学问题的本质,方便学生对规律的探究和结果的验证。这样的学习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更具有实践性、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需要自己主动地建构。
3 借助GC,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因此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
学生借用图形计算器这一数学工具既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想,又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在使用图形计算器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建立函数模型,从而培养他们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应用》部分,我们就可以利用图形计算器来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案例四:利用图形计算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