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在独立的思考中彰显教学个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1:0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在独立的思考中彰显教学个性
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中学 霍琛莉
一日,读了一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听课手记,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语文教师分析文章,几成模式,凡散文必是情景交融,凡小说必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让我想起黄子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写的《二十世纪文学三人谈》中举的一个例子:一西班牙女留学生在北大学中文,但汉语不怎么过关,一学期记了不少笔记。问她考试怎么办?她笑了,说不难不难。思想内容有两条:第一条是反封建。《诗经》是反封建,《离骚》是反封建。第二条是同情劳动人民。艺术特色也有两条:小说是白描,诗歌是情景交融。这可以说是切中要害。到现在我们语文老师解读文本仍然停留在这样的水平上。几乎是编写参考书的人最初编成一个什么样子,阐述一个什么意思,全国语文教师就都照葫芦画瓢,教案是“孪生兄弟”,观点是千腔一调,板书是千篇一律,不敢越雷池半步。问之,则曰:怕讲错了。尤其是初中,很少见转换一个角度去解读文本的教师。日复一日地麻木在或者说自我沉醉在自以为是的教条中,思维僵化到不知道自己僵化的地步。”



作为一个从教有年的初中语文教师,这段文字令人汗颜。我扪心自问:语文教学真的是如此简单吗?这样的教学于己于生何益?



诚然,课堂教学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的,语文教学当然也是如此。各种文体有各自的特点,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这些特点,并且掌握各种文体的答题思路。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是交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不是把各种资料、各种论述转述给学生。如今学生手头的各种参考资料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教师对文本如果没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从谈起,也就谈不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了。因此,一个优秀的、能得到学生广泛认可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有个性的教师,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教师,是在教学中闪烁着自身智慧的教师。



怎样成为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一、审读文本,个性解读



《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对每篇课文都有解读,但是《教参》就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范本吗?回答是否定的。《教参》固然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独到的思考后的解读,才能展现出教学的智慧。例如,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能告诉学生说这是表示作者对腐朽的封建思考的批判吗?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主题思想还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解读《范进中举》,范进仅仅是一个热衷功名,喜极而疯的疯癫者吗?我在听课的时候曾见到这样单一的解读方式,深不以为然。



《苏州园林》是一篇传统的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说明文。朴实的语言将苏州园林的特色娓娓道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态度是既喜且忧。忧的是什么?课文虽美但无从下手,很好的文章往往讲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学生学完后不仅没有生发出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与向往,甚至连原本也有的向往也抹杀了。我教学《苏州园林》数次,深有同感。然而去年在我校参加青年教师赛讲,课题恰巧是《苏州园林》。看来想要出新意,有亮点,必须得动上一番脑筋了。最终,我把这堂课设计了两个大的环节:了解精巧的结构,赏析雅洁的语言。大体构思如下:



我先引导学生诵读文章的第二段,明确苏州园林的特点是:设计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以“完美的图画”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找出与下文相呼应的段落,然后指导学生概括了3、4、5、6段的具体内容。板书如下: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完美的图画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然后追问学生,为何文章第2段总写的句子中没有写7、8、9段的“讲究”?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板书设计来填空。最后经过分析概括,完成板书填空。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完美的图画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讲究角落白墙的点缀



                         讲究门窗艺术的精致



                         讲究栏杆墙壁的清丽



之后是对文字的审读。



这堂课受到了评委的好评。一位评委如是评价:



“作家写的文章并没有准备给学生做范文,所以肯定会有某些细微的疏漏,某些不完美的地方。就如拉斐尔所说:当一幅画上不慎滴上几点颜色时,应当去想如何利用这个麻烦。这个教师的智慧就在于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了‘这个麻烦’,其实这种设计也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对叶圣陶这篇文章的创作和完善中了。这个板书结构设计巧妙,一个文本就像一座建筑,解读文本就需要找到一个门,才能进入建筑内部。而教学设计就像建筑一样,材料要先进,但设计出来的结构也一定要跟得上。结构决定了功能和趣味,决定着总体效果。譬如奥体中心‘鸟巢’建筑,钢材很先进,但结构才是入选的主要因素。结构是富有智力的形式,伍尔夫说得好:‘结构就是环环相扣的感觉,部分是逻辑问题。’这个板书结构就是一个‘富有智力的形式’,环环相扣,很有逻辑性。并为学生思维进行了很有价值的锻炼。”



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欣喜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更说明:个性的,才是智慧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1:08:25 | 只看该作者
二、转换角度,多元解读



小说的教学就等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就等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就等于告诉学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否!



《范进中举》也是传统篇目了,被选在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划分情节,说说描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通过文本的描写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了解范进所生活的社会的世态人情,了解到作品的讽刺意义,了解作家内心的痛苦。因此,我把这课的教学定位在“走进范进的内心世界”。学生熟读课文后,对情节自行进行了梳理。之后,引导对范进、胡屠户、乡邻、乡绅等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言行进行了分析。最后,我写下了这样一个句子:



(中举前的)范进——没有尊严,只慕功名



然后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写出其他人的特点。讨论之后,板书如下:



中举前



范进——没有尊严,只慕功名



胡屠户——不知亲情,只爱钱财



乡邻——失去真诚,唯知等级



乡绅——不懂真诚,只图逢迎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中举后这些人的丑态,概括出人物性格,更加深了对范进的悲剧性的理解。



中举后



范进——喜极而疯



胡屠户——嫌贫爱富



乡邻——趋炎附势



乡绅——勾结拉拢



范进生活在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他的悲剧性,作品的悲剧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一起欣赏京剧《范进中举》“秋风落叶飘不定”一段:



【二黄碰板】秋风落叶飘不定,



【原板】在街头愁煞老书生。


  河边人语舟争渡,道途尘飞马不停,


  举目纷纷来和往,都是赶考应试人。


  唯有我范进在家中困,立不安来坐不宁。


  我要走,走不成,囊中无有三两银。


  望省城路几程,多少长亭更短亭,


  山又高,水又深,无钱寸步也难行。


  我手上全无有缚鸡力,腹中只有八股文,


  倘若是流落在异乡无人问,岂不要死在了沟壑作孤魂。


  罢罢罢,且耐忍,待等来科登龙门。


  四十余年功用尽,废寝忘食不稍停,


  念经文念得我眼花头晕,我笔不停写,写得我手腕疼;


  目不窥远头不安枕,我口不知味耳不知音,


  春夏秋冬全不知那暑和冷,实指望苍天不负苦心的人。


  又谁知费尽了心机成画饼,事到头来功名不成。


  我问一问先师孔夫子,留什么四书作的是什么经;


  再问问太宗太祖高皇帝,留什么科举考什么文。


  害得我高不成来低不就,害得我死不死来生不生。


  倘若是转世投胎我将母认,


  【散板】发誓不作读书人!



在学生的凝神静听中,范进还仅仅是一个可笑的可怜虫吗?“走进范进的内心”的目标是能够完成的。



除了转换角度进行教学外,对一篇课文,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教学。如我校初中语文组进行某次教研活动时,要求对莫怀戚的《散步》进行多角度解读。成果如下:



板书设计一



劝母亲散步



散步   陪母亲散步    反哺之情



       背母亲散步



板书设计二



母亲熬过严冬——生命如春



春天   顺从母亲选择——温情如春



       背着母亲赏景——和睦如春



板书设计三



劝母散步——敬亲



孝    顺母屈儿——顺亲     顺



      背母看景——爱亲



每个教师都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了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看来,善于思考的教师,就是智慧的教师。



三、博览群书,深刻解读



初讲《社戏》,我怀着对鲁迅先生作品毕恭毕敬的心情,亦步亦趋地按照《教参》讲解了下来。文章分为三部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主要分析看戏的过程,又分为四个情节:月下行船、赵庄看戏、月下归航、月下偷豆。最后归结中心: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水乡生活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再教《社戏》,我开始了思考:仅仅这样就够了吗?作品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水乡的风貌,回忆了童年美好的生活,但是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作品从何处让人联想到那个在“铁屋子里的呐喊者”?百思之后,我在《社戏》原文中找到了答案。



《社戏》在选入初中课本的时候,为了适合学生的心理理解,进行了删节。把作者在北京两次看社戏的污浊不堪的经历删除了,成了一篇地地道道、纯正明了的社戏。但是这样一来,文章精神隽永的艺术内涵就无从谈起,最多只是一篇不失优美的儿童小说了。于是,我在教学的时候大胆地引用了原文中被删除的内容。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社戏,不是一场少年的游戏,而是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当年只是平常事,而今思之总有情”。从创作动因上分析,与其说鲁迅念念不忘既往的少年时代,还不如说鲁迅对现实的都市生活耿耿于怀。《社戏》原作的结构安排,突出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一开始,作者就用类似杂文的笔调、讽刺夸张的手法,记叙两次看京戏的经过,并得出在那种戏院里“不适于生存”的结论来。对两次看京戏的分量不轻的描述,目的在于反衬在赵庄看社戏的欢乐情景。这种对比,不就会让我们觉得美好的更加美好,丑陋的更加丑陋吗?而把看社戏的部分放在后面,也是为了能尽量发挥,得到充分的展开。



由于译者的不同,对不同的外国文学作品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九年级上册第四课选的是济慈的诗歌《蝈蝈与蛐蛐》。译文如下:



蝈蝈与蛐蛐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在备课时,我发现了查良铮的一个译文版本,和课本所选译文不太相同,也颇有可取之处。便灵机一动,推荐给了学生。让他们比较两个译本的区别,感悟不同的词语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查良镛译文如下:



蝈蝈与蟋蟀



从不间断的是大地的诗歌;



当鸟儿疲于炎热的太阳



当树荫里沉默,在草地上



就另有种声音从篱笆飘过;



那是蝈蝈的歌声,它急于



享受夏日的盛宴的喜悦,



唱个不停;而等它需要停歇,



就在青草丛里稍稍憩息。



呵,大地的诗歌从不间断:



在孤寂的冬夜,当冰霜冻结,



四周静悄悄,炉边就想起了,



蟋蟀的歌声,而室中的温暖



使人醺醺欲睡,我们会感觉



仿佛是蝈蝈在山坡上鸣叫。



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课堂上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还指出了课文译本的不足之处。虽然思想略显稚嫩,但是看得出来,学生们是真的在思考,在投入。



四、勤于反思,完善解读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因此,我在教学中很重视教学反思。每节课后,我常常问自己:这堂课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我是否注重了“沟通”与“合作”?我是不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是否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思考中,我对文本的解读不断进步,课堂教学也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总而言之,要做一个有个性的教师,就要做一个勤于思考,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的教师。唯有如此,教学才堪称之为艺术,教学者才堪称为智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1: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